治疗白血病需要多少钱?

精神也很沉重!

白血病患者一次性治疗总费用在50-80万价格区间。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不仅满足于患者完全缓解,还致力于使患者长期存活甚至康复的研究。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移植、生物调节剂治疗、基因治疗等。

●第一,化疗

6月1946用化疗药物治疗的1例白血病得到缓解,开启了白血病治疗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化疗、维持和巩固治疗的策略逐渐完善。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白血病的疗效有了很大的进步。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儿童all的完全缓解率已达到85%-95%。5年无病生存率≥50%-70%。成人ALL的完全缓解率接近75%-85%。5年无病生存期≥40%-50%,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CR率65%-85%。60岁以下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40%-50%。随着白血病治疗研究的发展,疗效仍在提高。为白血病的根治带来了希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整合现代治疗方法,充分认识到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整体,特别要分析了解每个患者的特点,如年龄、性别、白血病类型、血液学特点、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动力学等。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设计最佳治疗方案,合理利用现代治疗手段,如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和基因治疗、中西医结合等手段,相互配合、协调,尽可能避免各种毒副作用。杀死白血病细胞,使患者达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目的。

化疗一般分为诱导缓解治疗(白血病初始治疗达到CR的化疗);巩固治疗(CR后类似诱导治疗的化疗);维持治疗(指强度比诱导化疗弱、骨髓抑制少的化疗);强化治疗(指比诱导治疗更强的方案化疗)分为早期强化和晚期强化。

化疗的重要原则是早期、充分、联合和个体化治疗。化疗剂量和强度的增加是提高白血病患者CR率和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白血病患者CR时骨髓的形态分类,虽然白血病细胞

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血病的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注重细胞周期和序贯用药。一般选用多种作用于不同细胞周期、能相互促进和增强杀伤白血病细胞能力、但毒副作用不同或能降低毒副作用、相对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药物进行联合化疗。

白血病化疗的个体化原则是白血病治疗研究的发展,强调四个方面:①针对不同的白血病类型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对所有人选择不同的药物、剂量和疗程。②对于不同预后因素的白血病个体,治疗方案应有所不同。例如,对于T-ALL和B-ALL,除常规治疗外,加入CTX或MTX和阿糖胞苷可明显提高其CR率和生存期。③化疗前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是个体化化疗需要考虑的问题。肝、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化疗药物。④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和骨髓像的变化,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增减化疗剂量。

白血病化疗失败的原因:化疗失败主要是因为化疗过程中感染、出血导致早死,或者白血病细胞耐药、无效。一般有几种失败的情况:①白血病细胞完全耐药,表现为化疗后骨髓增殖受抑制但白血病细胞不减少;②白血病细胞部分耐药,说明化疗后白血病细胞部分减少,但不理想,然后白血病细胞又重新增殖;③化疗4周后骨髓增生异常骨髓未恢复;④骨髓发育不良,四周内死亡;⑤化疗期间因出血、感染无法控制而早期死亡;⑥化疗后CR但髓外白血病存在。还有少数患者化疗后白血病细胞迅速减少,骨髓和血象也迅速受到抑制,但很快白血病细胞和WBC又迅速繁殖,病情迅速恶化。这类患者难以处理,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第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中药可以弥补西药在化疗方面的不足,也可以解决耐药性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殖性白血病,本来白细胞和血小板就低,经不起强化疗药物,可以用中药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缓解了病情。中西医结合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纯中医治疗,适合低增生白血病,不能耐受化疗,可以用中药。那么,那些在发病初期从未使用过化疗药物,且尚未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可以使用中药,这种中药适用于幼稚细胞低的患者。每日服药,一段时间后(一般3-4个月)可达CR。我院在治疗该病时,提出了一系列药物组合,有效控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使其逐渐转化分解,同时杀死部分白血病细胞,进而调节人体免疫力,改善人体代谢,排出毒素。通过上述对人体的整体调节和有针对性的综合作用,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中医给我们带来了治疗白血病的曙光。

2.中西医结合,即化疗后,用中药进行扶正。从而提高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抵抗感染。要止血,化疗缓解期还是可以用中药的。一是促进人体恢复,二是巩固化疗效果,拖延下一次化疗。

3.中成药处方

★由于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并发其他器官和器官转移,体质较弱,无法进行手术和放化疗。哈慈黄羲丸本身富含抗癌活性因子,不仅能深入病灶,阻断癌细胞核分裂,抑制癌细胞增殖,杀死癌细胞,通过干扰癌症恶病质相关细胞因子发挥抗恶病质作用,还能激活免疫系统,增加白细胞。加上藏药“芒角”,治疗效果极佳。

哈齐黄羲药丸,一天两次,两瓶。

藏药“芒焦”每日两次,每次一丸。

第三,生物调节剂疗法

随着免疫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生物调节剂治疗已应用于临床,其中白细胞介素-II、各种造血刺激因子如GM-CSF、G-CSF、M-GCSF红细胞生成素、肿痛坏死因子、干扰素等。现已证明白细胞介素-II、LAK细胞等。对白血病、G-CSF、GM-CSF等有一定疗效。能明显缩短化疗后骨髓和血象的抑制。

第四,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组织),以纠正、补偿或抑制某些异常或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四类:①基因补偿:将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转入靶细胞,以补偿缺失或失活。②基因修正:剔除原药的异常基因,用外源基因替代。③基因补偿:外源正常基因的表达水平超过原药的异常基因表达水平。(4)反义技术:利用人工合成或生物或其化学修饰产物合成的特异性互补DNA或RNA片段,抑制或阻断异常或缺失的基因表达。

白血病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方法,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过渡到临床试验。在美国已经通过了二期临床试验。目前基因治疗主要采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原癌基因。反义技术可以在不改变基因结构的情况下处理靶物质及其产物。所以它是基因治疗最简单明了的手段。目前,CML是应用反义核酸技术最多的白血病。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利用包括BCR/ABL融合基因在内的多种反义DNA/RNA和辅助基因系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CML的基因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五、骨髓移植(BMT)

Allo-BMT (Allo-BMT)是对患者进行超高剂量放化疗,然后将健康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重建其造血和免疫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用骨髓治疗疾病始于1891年Brown-seqard给病人口服骨髓治疗贫血,始于1939年Osgood第一次静脉输注骨髓,始于1951年Lorenz第一次成功进行骨髓移植实验,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HLA组织配型技术的发展和移植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中国的BMT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已有300多例异体BMT,疗效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异基因BMT治疗白血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约为50%。据国际BMT注册中心1993统计,BMT治疗白血病的五年生存率在ALL的第一个完全缓解期(CR1)约为50%,在ALL的第二个完全缓解期(CR2)或以上约为32%,在ALL的复发期约为18%。CR2或>;CR2约3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约45%,加速期约36%,急性期约6%。可见,白血病患者在CR化疗后应尽早应用BMT治疗。

BMT治疗主要有两个风险:一是BMT有很多移植相关的并发症,二是BMT后仍存在白血病复发的问题。主要移植相关并发症为肝静脉阻塞,发生率25%,死亡率80%,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10%-80%。BMT后白血病复发率约为15%-30%。

阿洛BMT的步骤:

1)选择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完全一致的供体,选择顺序是同胞兄弟的HLA基因型一致,其次是HLA表型一致的家庭成员,然后是HLA位点不相容的一个家庭成员或HLA表型相容的一个无关供体,最后选择HLA位点不相容的一个无关供体或HLA位点不相容的两个或三个家庭成员。

2)对于受者的准备,应核实和确认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一般年龄应限制在45-50岁以下,重要器官功能基本正常。需要清除体内各种感染病灶,进行全面的经验和必要的检查,一般有十几项辅助检查。受者提前一周入住无菌层流病房。

3)进行组织相容性抗原和基因匹配。

4)BMT预处理应持续三个月。首先破坏受者体内原有的造血细胞,为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准备生长的空间。二是抑制受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和功能,有利于骨髓的植入。三是消除和杀死受者体内大量的白血病细胞。

5)骨髓的采集、处理和输注:骨髓输注当天在手术室无菌条件下采集供者骨髓,过滤后尽快经静脉输注给受者,避免造血干细胞的丢失。ABO血型不合的骨髓应在输血前处理。

6)BMT期间经常需要的营养和支持性治疗。

7)早期防治BMT并发症,消除消化道毒性反应,控制多重感染、出血等主要并发症。

8)预防和治疗BMT的晚期并发症,例如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9)BMT造血重建和移植的证据。BMT后,患者要经历原有造血系统衰竭和新植入骨髓造血重建的过程。BMT后网织红细胞逐渐增多被认为是骨髓移植的早期指标。外周血象恢复正常一般需要3-6个月。此外,红细胞抗原和白细胞抗原的检测以及细胞遗传学分析可以直接证明BMT植入是否成功。

10)BMT后白血病复发,一般来说,老年人复发率高,首次未完全缓解者和CML非慢性期复发率高,BMT预处理小剂量TBI(全身照射)者复发率高,多为(95%)受者复发。复发的主要原因是BMT期间白血病细胞没有被完全清除,即BMT后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较多,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较弱。

2.自体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所谓“自体干细胞移植”,是指在大剂量放化疗前采集自体造血干细胞,使其免受大剂量放化疗的损伤,大剂量放化疗后再回输。自体造血干细胞可以来源于骨髓,也可以采集自患者的外周血。由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自体干细胞移植可用于老年患者。步骤如下:采集造血干细胞后,分别在零度以上和零度以下保存,然后解冻回输。移植前,需要先净化自体干细胞和残留的白细胞。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放化疗预处理,移植后给予控制感染、出血等支持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优于常规化疗。据报道,它是急性白血病CR后有效的巩固治疗措施之一。其缺点是复发率高,对其存活时间和原因没有统一说法。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1988年世界上第1例,此后有很多学者投入到这项研究中。与BMT相比,脐带血移植后植入时间稍有错误,二是HLA配型在1-2位点不匹配时移植后严重GVHD的发生率较低,三是造血因子对植入影响不大,四是脐带血细胞数量有限不宜过大(

目前,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辐射、某些化学物质、病毒和遗传因素均可诱发白血病。γ射线、X射线等辐射是放射性物质发出的一种看不见的辐射,大量或几次暴露在辐射下都会导致白血病。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去医院拍片,透视和辐射剂量都很小,不会引起白血病。许多化学物质对造血系统有害,有些可诱发白血病。这里是一些特定的化学药品和药物,如苯及其衍生物、汽油、油漆、染发剂(包括苯胺)等;药物引起疾病如氯霉素和保泰松,一些癌症的烷化剂可引起白血病。人们已经认识到病毒会导致白血病。例如,人类T淋巴细胞感染病毒(I型和II型)会导致白血病。感染这种病毒的人不会马上得白血病,只有在有一些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才会。这些风险因素是辐射、化学物质和某些药物。反复接触大量病毒、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年龄都是危险的“催化”因素。白血病的病因与遗传因素有关。这里的遗传不是指父母的病可以遗传给子女,而是指染色体和基因异常的白血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比如PH和染色体的存在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双胞胎中,一个患白血病,另一个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