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武汉光电产业(1970s)
65438+1998年7月22日-31,应中国台湾省光电协会的邀请,我参加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行6人,随后由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陈良辉研究员带队的对台湾省为期9天的访问。台湾省光电协会是台湾省光电专业协会。他访台的最后一天是两岸学者的交流。陈良辉主任介绍了我国信息光电子的研究和发展情况。我介绍光电子学(激光器、光纤、光电子器件、光通信系统等)的发展。)在武汉。去台湾之前没有安排这个活动,当时还缺少电脑制作的PPT,只有使用透明胶带的投影。
我在演讲中展示了武汉市光电子科研生产企业示意图,如光纤电缆、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设备、高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如图1),这些企业都分布在华中科技大学周边。当时华中科技大学在激光器件和激光加工方面有着良好的国内优势,包括第一个获批的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国家激光加工工程中心,第一批获批的“物理电子学”博士点,主要培养激光技术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我所在的光电工程系也培养了更多的激光、光纤通信、红外、光学仪器等各个层次的人才。
/p/44730299
上世纪80年代,我校部分毕业生在学校周边创业,如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团结激光等。部分毕业生成为身边一些光通信、光电子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或技术骨干。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东面,有当时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中外合资昌飞光纤光缆厂(现在生产规模世界第一);我校西部的武汉邮电学院是全国最早研制光纤、光纤通信设备和第一个示范工程,承担了国家光纤通信各集团(二至五集团)的示范推广工程。该所还拥有当时国内唯一一家能生产实用的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和探测器的中外合资武汉电信器件公司。还有一个固态器件研究所,开发其他无源器件(连接器、光隔离器、耦合器等。)其他光纤通信所需(后来武汉邮电学院演变为烽火科技集团、光通信等一批实体,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海内外)。
当时在解释完台湾省的这张图后,我说:“这很像美国的硅谷。”。虽然这只是一个类比,可能有些夸张,但却成为我后来提出“中国光谷”的灵感来源。
8月,1998,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与华南师范大学大星教授赴英国参加中英学者光电子学会议。会后,我参观了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那天中午我参观大学博物馆时,碰巧遇到了时任我们学校校长的周济。他碰巧率领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问英国。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黄教授,看来光电要做大了。”这只是他在访英期间得到的一个感受,但对于从事光电研究和教学,同时也是我校光电工程系主任的我来说,无疑又增添了新的兴奋。我甚至想象过,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华中科技大学,应该像当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那样,推动这个地区的光电子产业发展。
回国后,在周济总裁的鼓励和支持下,我起草并向武汉市政府提出了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国‘光谷’的建议。经周济校长同意,该提案于6月5438+0998+2月18以华中科技大学名义正式提交武汉。
2000年春节的第一天,时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厅厅长、我校校长的周济教授召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主任袁善腊(后为武汉市副市长)、郑永新、唐良智(现为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侯汉平、赵子森院士和我在我校行政楼会议室开会。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开发区要以房地产为主,不是做生意,而是建设光谷和光电!”我深深体会到,2000年,省、市、开发区领导决定把光电放在第一位。同时,启用“武汉?专名“中国光谷”,意思是中国光谷在武汉。成立了以罗清泉市委书记为组长、省委常委周济为副组长的“武汉”。中国光谷”建设领导小组。特别是罗书记和周济校长的辛勤工作,光谷的建设如火如荼。
周济总裁还从他领导的省科技厅借调了多名领导干部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兼职,充实领导工作。把握建设规划,规划在58平方公里范围内发展以光纤、光电器件、光纤通信设备、光存储为代表的信息光电产业;发展高功率激光器和能量光电子及其应用;发展消费类光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显示器;把握原有光电企业的产品升级和规模扩张;积极招商引资,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发展。罗书记、周济总裁多次向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汇报,争取国家支持。徐启振等13名湖北省政协委员在2000年的政协会议上呼吁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
同时,下大力气做好舆论宣传,动员湖北省和武汉市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让省市领导提出了“举全省之力,举全市之力,建设武汉”的理念。实施“中国光谷”的口号。武汉建设“中国光谷”的决心得到了多部委的理解和支持。科技部和原国家计委发文支持“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
正如“武汉?当“中国光谷”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的重要决策,也是武汉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时,国际it泡沫正在悄然形成。
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它对发展中的“武汉?中国光谷的负面影响。我给罗清泉书记写了一份题为《抓紧光电子不要放松》的报告,打算当面呈给他。他立即在市委接待了我,他完全同意我的分析。第二天,市委秘书长带着我向罗书记的汇报和他的指示来到我的办公室。罗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IT泡沫本身就是发展不完善的表现。还建议我对这篇报道做适当的修改,发表在长江日报上(图2为长江日报2002年10月23日第一版,题为《坚守光电》)。
“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并没有因为当年国际光电子产业的衰落而受到干扰,而是被视为其抢占国内外光电子市场的契机。原有大型光电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全球500强企业80多家,富士康、华为、中兴、联想、天马、华星光电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武汉?中国光谷”。投资约200亿元生产集成电路的新芯国际公司,加强了微电子和光电子结合在这一区域和谐发展的能力,形成了大数据存储芯片上的新亮点;东湖新技术开发区“3551”人才计划,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在此创业。“武汉?“中国光谷”的地理规模再次扩大,从最初规划的58 km2扩大到158 km2,再扩大到目前的518 km2,以容纳3万多家不同规模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相应的经济规模呈指数级增长。该开发区企业总收入654.38+098年为654.38+03亿元,2006年超过654.38+000亿元,2065.438+04年超过8000亿元,如图3所示。计划到2020年突破3万亿元。
对于“武汉?中国光谷”,全国唯一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于2003年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旨在加强光电方面具有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还有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48所高校,可以作为“武汉?中国光谷不断为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注入新的活力。
2000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国家商标局将“光谷”注册为商标,该名称不能再在其他地方使用,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专用权。为此,武汉公证处还对我的中国光谷提案进行了公证,如图4。夜幕降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行政大楼楼顶“武汉东湖中国光谷”八个巨大的霓虹字体格外醒目,映衬着东湖的红色。这八个字也诠释了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打造为“中国光谷”的决心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