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019:为政篇:2.3道的原则是政治统一,惩民不耻。
子曰:民以政令治,刑以纠,民只是暂时免于罪恶,却无廉耻之心;如果我们用道德来诱导人民,用伦理来约束他们,人民不仅会有羞耻感,而且会臣服于他们的内心。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刑罚非常残酷。古籍中的刑罚有死刑、肉刑、财产刑、自由刑、流放刑等。比如死刑包括:赐死、杀人、砍头、勒死、宰杀、鞭笞、斩首、弃市、剖腹、刺蒺藜、凿、拔肋骨、劈车。肉刑有鞭笞、鞭笞、掌掴、舔舐、下蹲、割掉左右脚趾、剜、剜眼睛、割耳朵、宫刑等不同的惩罚方式。可以说是不人道,不分青红皂白,以至于出现了齐国假肢供不应求的现象。各种酷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很多当权的人地位不正,位子不稳,所以需要严刑峻法来震慑和压制民众,保证自己政权的延续。
那又怎样?奴隶和中国人民的暴动和起义层出不穷。历史记录表明,首都被征服,甚至被摧毁。与孔子同时代的鲁人,因逃亡而被砍断了脚。后来人们聚众造反,转战中原诸国,大批贵族死于他的剑下。
面对这一切,主张克己复礼、以仁为终身追求的孔子当然忧心忡忡,孔子弟子当然希望改变这种局面
当时一个弟子问师傅:“师傅,我昨天在市场上看到一个刚被拷问的大个子,他很不满意,周围的人还是把他交了过去。”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很疑惑。为什么他们没有最起码的是非观念?而且,这种情况似乎越来越多的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大师沉思道:“嗯,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但是,就常识而言,无非就是这些情况。他被处罚的行为是正义的,官方对他的处罚是错误的,他心胸开阔,不要脸,周围的人都欣赏支持他;或者他确实触犯了法律,但他得问心无愧,大家都同情他,尊重他;或者他确实触犯了法律,确实应该受到惩罚,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惩罚,就算过去了,他心理也是平衡的,周围的人也只是礼貌的打个招呼;他应该受到惩罚,但他并不以自己的恶行为耻,反而以此为荣。他把这个招牌当成虚张声势的资本,周围的人都不敢打招呼。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说明这种惩罚是失败的。”
“但是我们怎么解决呢?”很大一部分弟子跟着师傅学习,是为了以后能够从政。他们当然不想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束手无策。
“首先,政治家要严于律己,为下属和人民树立榜样,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大家的认可后,要致力于以道德诱导人向善,以礼仪统一人的言行,使人有正确的荣辱观,有耻感,恪守正道。当人民信服了,自然问题就解决了。就像骑一匹有缰绳的马,骑手只需要握住缰绳,他们就会知道如何奔跑。简单地用惩罚来统治人民就像用鞭子把他们赶走。很容易失控,最终伤害骑手。”大师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可是,主人,如果以开车为例,只有缰绳没有鞭子,马怎么会怕人呢?惯性是自然的。长此以往,马不肯出力,跑得越来越慢怎么办?”弟子质疑。
“开车是不能放弃鞭子的。毕竟人与人不同,不能墨守成规。要治理天下,教育人民,刑罚和法令必须互相配合使用。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以德教化百姓,再配合礼仪规范;如果只是有人不遵守礼仪制度的约束,那么就要用法令来约束,严重的要用刑罚来禁止,以此来惩罚不遵守礼仪制度的人。也就是说,受过教育却不懂得改变的人,受过引导却不懂得遵循的人,败坏道德导致移风易俗的人,都要受到惩罚。因为纵容恶是害善,惩恶也是扬善。真要走到这一步,惩罚必须公开公正的进行,让所有人都唾弃恶人,让这种事情不被社会接受。但既然刑法一旦制定实施就不能更改,官员办案就要小心谨慎,尽力而为。”孔子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
“但是,大师,如今很多国家都处于礼崩乐坏的局面。有些省长或掌权者位置不正,位子不稳。除了使用严格的政治管理,他们根本控制不了人民。指望他们实行礼制是不可能的。除了推翻他们的统治,没有完全的解决办法。”有的弟子看问题很深刻,甚至一针见血。
面对这些,大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不领弟子,揭竿而起,砸烂这些重新开始?但是,这并不符合大师提倡的仁义礼义。
这种情况当时没有解决的办法,师傅自然也没有可行的办法。最后,大师只能实行鸵鸟政策,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向弟子建议:
“危国不入,乱国不活,异道不合力,国有道时知;国家如果没有办法就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