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这么喜欢喷,让我不敢看评论。是因为网络世界没人管吗?还在刷存在感?

网络暴力是一种社会现象。

网络暴力的来源有很多,比如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制度和道德约束的缺失、部分网民的素质、社会的不公、法治和精神文明的落后等。

中国网络暴民的出现与中国网民的年轻化、互联网的商业化运作以及中国的民主环境密切相关。

& amp安培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68.6%的网民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然而,这一特征在中国网络发展的十一年中并未改变,18以下和18-24之间的网民比例呈上升趋势。网民低龄化是网络暴力出现的直接原因。这些年轻的网民,和年长的人相比,充满了热血和激情,但也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容易放纵自己。主帖事件一在网上发布,他们就迫不及待地用键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这些愤怒的个体非常容易在网络上组合成一个观点一致的临时群体,然后以“正义”为名,作为一个群体对当事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追讨和攻击。他们以为自己在伸张正义,却忽略了自己给别人带来的过度伤害。而且他们的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他们容易受到群体情绪和表面信息的影响,急于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却不能迅速看清事件背后的复杂关系和原因。这种年轻的冲动和无知,很容易认同并以暴力实施网络暴力。

网络本身的特性比传统媒体或言论平台更能容纳这种年轻的冲动和无知。正如一位在线编辑所说,“网络暴民”一词并不新鲜。事实上,“媒体暴民”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只是“网络暴民”因为言论成本低,结盟成本低,杀伤半径大,所以更厉害。不仅如此,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每个参与者都有可能隐瞒或编造自己的身份,进而使得现实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这对于不自律、冲动、放纵的年轻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自由的天堂。[4]

同时,网络的商业运作有时会利用年轻网民的冲动和无知,助长了这些网络暴力事件。虽然不排除某些发帖人通过极端语言炒作自己或故意用其攻击报复,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其商业运作中,网络媒体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故意书写和表演相关事件或放任网络暴行传播。网络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一直注重策划话题,越是有争议的话题越是“有创意”。他们总是用醒目的大图、惊心动魄的头条、夸张的细节故事来炒作新闻事件。比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帖子里说被虐女童被后妈“打得鲜血直流,背部6块椎骨基本被打断”,配发的图片也是血淋淋的。在各大论坛转帖后,标题已经升级为“史上最恶毒后妈打六岁女儿”。血淋淋的图片,耸人听闻的头条,成为网络挑起网民神经兴奋的重要手段。后来证实,六岁女孩吐血只是因为生病,不是因为继母。很难说未经核实的消息不是网络媒体的炒作。当初“虐猫事件”在扑猫论坛发布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本版版主删除了一些冷静分析的帖子,同时保留了无理谩骂的帖子。④年轻的冲动和激情,在这里成了网商赚钱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