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幼儿活动设计论文初稿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情况。
在全面开展德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南沙地区的民俗特点,重新认识了幼儿德育的内容。经过多轮的研究和考虑,以及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本课题的德育内容主要定位于“九字德育经”,即忠孝、节俭、诚信、善良、谦虚,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和品行,也作为幼儿园德育文化创新的支点。
一、选题的提出
1.研究现状分析。
中央教育学院朱小蔓教授在《关于幼儿园德育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目前的德育存在很多问题,如人为化、表面化、孤立封闭,德育课程知识化;单一灌输多,个体选择少;德育僵化,缺乏生命力、有效性和魅力;道德教育没有成为一项有助于人类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的工作。我们来看看孩子的行为:孩子知道乘车让座的道理,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孩子真正能让座的很少;同龄人之间的矛盾要用文明的方式解决以理服人,而有的家长教育孩子以牙还牙,不吃亏;孩子在路口遇到红灯,听老师的“停”吗?还是跟人“走”?.....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幼儿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家庭和生活的一体化教育。生态观告诉我们,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由外而内地灌输,也不是一般的讲座就能解决的。只有激发儿童的参与意识,让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感受、体验、思考、实践,外部的道德要求才能与儿童内部的思想和情感发生互动,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园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希望通过研究,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以道德规范为导向,影响幼儿的行为意识,影响其行为表现。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非常重视对学生道德礼仪教育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重点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再比如精神分析学家对儿童焦虑和共情的研究,前苏联心理学家对儿童羞耻感的研究,重点是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再比如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侧重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发展。
纵观新加坡的礼仪道德教育,重在文化素养,重在吃苦耐劳,重在合作;日本设置了“道德时间表”和“友谊课”;韩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尊重中国的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尊师爱生,有良好的风度和礼仪。美国教育注重培养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开设公民教育;西欧和亚洲国家一样,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地通过宗教、历史、社会、文学来进行的。要求形成诚信、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和习惯。
在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例如,陈鹤琴早期对儿童教育的研究,以及潘蔚和朱智贤近期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等。针对独生子女的现状,许多地区开展了礼仪教育,如北京市花家地实验小学实行“三礼教育”;任丘一中举办“文明礼仪课”等等。然而,对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系统研究却很少。
二、概念定义:
1.儿童节活动:
主要指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具体涵盖幼儿入园、出园的各个环节,并延伸到家长和幼儿的一些活动。
2.道德教育:
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儿童的道德要求和需要,遵循道德形成的规律,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等方式,发展儿童道德、思想、政治、法律等素质的教育活动。儿童道德教育是教师根据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将当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儿童道德品质的过程。
本课题的幼儿道德教育以幼儿礼仪为出发点,以幼儿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经历、教学的方式,呵护孩子们的童真和趣味,将枯燥的礼仪内容情境化、游戏化。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德育渗透到幼儿日常活动中的方式方法。
2.构建更加科学的幼儿德育内容体系,开发适合园所特点的园本德育课程。
3.随着礼仪等德育内容的深入学习,逐渐形成了德育人办园的特色。
四、研究内容:
3.环境氛围中的儿童德育渗透研究。
研究重点:①幼儿园校园文化中德育内容的构想;②班级环境中特色环境的营造;(3)在儿童心理环境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④幼儿园物质环境德育渗透的主要策略。
4.游戏活动中的儿童德育渗透研究。
研究要点:①儿童游戏交往中的德育观察与反思;②儿童游戏交往中德育内容的渗透体验研究。
5.节日活动中渗透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
研究重点:①有利于儿童道德教育的节日活动体系研究;(2)节日活动中儿童德育渗透的指导策略;③在节庆活动中渗透儿童德育体验的思考。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用于研究的前测和后期。通过对教师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儿童在一天的德育活动中的言行和行为的变化,了解儿童道德成长的特点,为研究的建立提供依据,为研究提供比较数据。
2.行动研究法:这种方法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通过对研究内容和步骤的分析论证,结合实践,找出阶段研究中的得失问题,围绕问题和研究过程的评估,对研究计划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和完善,保证研究进度和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行动研究,积累(整理论文、案例、环境照片、自创儿歌等。)并及时推广阶段成果(推全园走),在研究实施中不断重新评估、重新发现、调整。有效保证本课题的研究质量,有效提高实际工作。
3.案例研究方法:
对孩子进行个案跟踪:及时记录孩子在德育过程中的行为,如童话、儿童画、儿歌、童谣等。,分析影响儿童道德教育的因素,找到合适的引导策略和方法。
不及物动词研究过程:
确立课题方向,进行前期论证;对我园德育经验的反思:设计调查问卷,对我园幼儿德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完成儿童道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查阅文献,结合实践,形成儿童生活德育的内容体系;探索儿童生活中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完成论文《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儿童道德教育》;调整项目计划,完善研究网络。
3.开展子课题“环境氛围中渗透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
幼儿园校园文化中德育内容的构想:班级环境中特色环境的创造;在儿童心理环境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幼儿园物质环境中渗透德育的主要策略:完成论文《在环境氛围中渗透儿童道德教育》。
4.开展子课题“教学活动中渗透儿童德育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践,形成日常教学活动中德育内容体系(现有课程资源和生成性课程资源);日常教学活动中儿童道德教育的指导策略:完成论文《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儿童德育》。
5.开展子课题“游戏活动中渗透儿童德育的研究”。
儿童游戏交往中道德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儿童游戏交往中德育内容的渗透体验研究。完成论文《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儿童道德教育》。
6.开展子课题“节日活动中渗透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
有益于儿童道德教育的节庆活动体系研究:假日活动中儿童德育渗透的引导策略:在假日活动中渗透儿童德育体验的思考:编纂德韵专题文集。
7.2065438+7月00—2010 65438+2月00:总结经验,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儿童德育案例、教师指导案例;编纂《德韵》案例集;以“在儿童节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为题,撰写结题报告;召开总结报告会议。
第二部分:研究结果分析。
自项目立项以来,项目的研究推动了整个幼儿园的进步,对现在幼儿园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幼儿的发展活动和敏捷性;教师正气凛然,幼儿园的德育文化在张家港幼儿园系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我们南沙幼儿园标志性的研究内容。可以说,这个话题促进了幼儿园、幼儿和家长赢得了新的社会认同高度,幼儿也在新的德育文化氛围中逐渐认识到了我们幼儿园的宗旨:一切为了幼儿的健康、自然和快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的实证结果:
一、立足园所,找准幼儿礼仪教育的立足点
1.立足现实,准确定位
我们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从问候到友好交流。无论个人外貌,语言,行为,孩子都有很多问题。其次,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实施道德礼仪教育的可能性。最后,结合南沙人文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立足现实确立道德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与园本课程紧密结合,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这是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成功的关键。
2.根据题目,有条不紊地进行。
科研为幼儿园发展服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特色文化才有土壤。为了开展幼儿道德礼仪教育,我们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将道德礼仪充分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不仅给了幼儿道德礼仪教育以滋养的土壤,也赋予了幼儿道德礼仪教育以强大的生命力。借助平日的教育科研,不断发现问题,调整对孩子进行道德礼仪教育的步骤和方法。
3.以儿童为本,竭诚服务
如何保证从幼儿开始?避开道德教育的繁琐,呵护孩子的童心?在整个道德礼仪教育过程中,要求所有教师始终把握“以孩子为本,以孩子为本”的原则,并习惯于思考: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应该满足哪些需求?哪些德育内容必须同时去?有什么可以一步一步来的?.....所有这些,目标明确,环境,活动,评价等。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反思、调整、前进、总结,一切工作都以孩子为本位,避免对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的狭隘解读。
二、以儿童为本,确保儿童礼仪教育的科学性
通过综合论证,确保一系列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园本策略科学合理,有理论支撑,有实践价值。
1.科学论证,慎重考虑
礼仪教育的准确把握需要理论的科学指导。理论从何而来?我们依靠巨人的肩膀,因此,
专家、名校、名师是我们前期论证的主要途径。比如聘请德育、心理学、项目研究、课程建设方面的专业人士,分析幼儿园的具体特点和幼儿德育礼仪的现状,审视我们现有的目标、理论和礼仪教育系列。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反复研磨、吸收、消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德礼仪教育的科学观点深入每一个成员的内心。同时,通过参观、学习、培训、讨论,帮助教师净化仪态,比如坐姿、眼神、动作、开会姿势等,都在专项培训中显现效果,体会到为人师表的力量。
2.形成方案和建立步骤
在老师们的热情下,这个计划终于敲定了。两年来,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的脚步清晰而稳健。
好的。我们的实施策略是:环境、心理、精神齐头并进;活动,协调各国外长在园区的活动;一步一步的过程,分析,调整。
(2)家长的礼仪培训。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每学期的家长礼仪培训,通过亲子体验活动,打造体验场。大家全息沉浸,感受世间震撼灵魂的真情实感,用笑、喊、跳来表达对人生、经历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诱发生命感动,激发生命潜能,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德育新体系。
(3)年度礼仪人物评选。在儿童礼仪教育的实践探讨中,我们全体员工不断反思,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经典案例、经典策略、经典环境、经典评价等...通过“礼仪年度人物”的评选,全体教职员工在人物榜样、获奖感言、获奖感言等方面分享了礼仪教育的经验,提高了对幼儿道德礼仪的认识。
三、立足环境,注重儿童礼仪教育的渗透性。
1.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德育中心,是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儿童道德教育。几个基本点:从主题出发
诗词、主题石、代言人、礼仪卡、三字经歌谣等点,全面推进幼儿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比如创作主题诗《美德之韵》,布置在幼儿园门口的墙上,大气、挺拔、帅气。礼仪教育理念深入教师心中,每天入园感受主题诗,感知道德礼仪的重要性,从而规范教育行为;装饰德育礼仪标志,如“美德之石”,在校园石头上刻下“美德”二字,引领师生将德育礼仪铭记于心;设计形象对象,如将南沙幼儿园中的南沙二字延伸到南南和萨沙·武贾西奇,男孩小南和女孩萨沙·武贾西奇手牵手、互敬互爱的卡通形象,礼仪寓意形象具体;设计幼儿园整墙礼仪,比如巧妙结合园标、字母、舞蹈形象,装饰干净的窗户,无限延伸礼仪的含义;记录礼仪的实际效果,如描绘礼仪插曲的故事灯,记录师生礼仪发展的师友礼仪卡片。
2.一个功能,多个入口点
一个特色:礼仪特色。多切入点:指通过多种渠道向孩子、老师、家长、同龄人寻求信息。
挖掘源头,全面探索提升幼儿礼仪素养的园本策略。
以礼仪环境的营造为例,我们首先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营造有意义的礼仪环境,然后遵循两个礼仪环境营造原则:让小手和大手共同装点新环境;让室内室外一起谈心,陶冶言行。因此,实现了两种环境创造效果:
(1)德阳校园环境
走进幼儿园,我们可以看到,在校园环境中,“德”是主旋律。教师自己的园诗《德之韵》不仅将“德”字镌刻在主题石上,还通过听觉和听觉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欢乐一家亲》主题墙上,笑容绽放,情感流淌,十四个班的每一位小主持人和老师都陪伴左右;在这里,老师也是师友,老师处处自律;在这里,每一个来幼儿园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家的浓浓情谊。静态的校园,幼儿园的塑胶操场,绿色的活力,红色的热情诠释着色彩搭配的神奇,明亮无限,家长参与设计,老师灵活绘制图标和线条,放飞孩子、家长、老师的希望。会场前,教学楼亭亭玉立,寓意深刻的幼儿园代言人——南南萨沙·武贾西奇,手牵着手,与楼梯上摇曳的笑脸相呼应,充满童趣。抬头望去,园内典型江南韵味的香山特色长廊,将我们的德育内涵引向另一个境界。走廊尽头,大厅里,图文结合的礼仪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儿童绘画灯光,一灯的故事,讲述了儿童生活中的礼仪插曲。整个校园力求生态、自然、礼貌。年级走廊的外墙上,老师和孩子们画的礼仪故事丰富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楼梯礼仪在不断更换的礼仪卡片中,不时发现、肯定、展示幼儿礼仪发展的亮点,幼儿学习礼仪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2)德润课堂氛围
在幼儿园,每个活动室都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我们设计课堂环境。
仔细的思考。各班礼仪课标准中卡通图案和礼仪内涵的统一,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礼仪教育的规则和要求;在各班墙壁的特色布置中,各班设立了“争做好宝宝”“礼仪之星”等栏目,每月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安排相关特色内容。孩子们在参与和阅读特色餐盘的编排和内容时,深刻体会到了礼仪的魅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于各种礼仪教育融入环境,我们南沙幼儿园有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孩子们在干净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的同时,自觉地在环境中保持秩序,学习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努力追求德育无处不在,人人有礼仪,追求礼仪养成策略的自然和谐,充分尊重幼儿的特点,让幼儿的礼仪教育生态化、自然化。比如要追求适合自己园的生态礼仪,克服教育过程中的说教和无聊,关爱孩子的天真和兴趣,欣赏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话,收藏孩子的童话和孩子的画。让“爱你年轻的心,让你的童年快乐”在环境中越来越有效,“自己吃,不要喂,吃的干净不浪费”和“上床后脱衣服。不开玩笑,不嬉闹。盖好被子,睡个好觉。”等等,礼仪三字歌谣让园本道德礼仪教育形象具体,轻松自然。
第四,用课程文本保证儿童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1.渗透到一日活动中
一天的环节包括入园、吃饭、睡觉、学习、玩游戏、户外活动、洗漱上厕所、出园等。,其中有很多礼仪教育的机会。灵活把握时机,及时引导,强化礼仪意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所以针对每个环节,逐一为孩子、老师、家长设定各种特色目标。
比如《来园时问候礼仪指导》:做法是“体验活动双套路”,明确了老师和小朋友来园的礼仪。
要求;“个别教育三策”: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比如“难开口”的孩子,和“漠不关心”的家长,本着谁都不能放过的原则,实施三步走策略。(1)强调在特定场景下对孩子进行个别指导,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让每个孩子愿意说话、想说话、主动说话;(2)在教室门口张贴问候标志,让家长引导孩子一起学习问好。(3)教师热情问候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的四个步骤”。教师通过主动打招呼逐渐让孩子掌握主动问候,视情况,教师打招呼,大人让位打招呼调整特殊问候;“园中问候五步曲”:通过成人榜样示范、班级集体指导、日常问候体验、在家一致沟通、及时引导提高五个步骤,引导幼儿在园礼仪,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对被动或回避问候的幼儿进行细心引导。
2.评价活动中的渗透
目前,南沙幼儿园礼仪特色建设已基本形成生态和谐模式,全员讨论,层层落实。在孩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通过“礼仪之星”、“章节竞赛活动”、“月评”、“学期孩子评”等方式,鼓励孩子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幼儿园艺术团成员发现幼儿喜欢刻印章的现象后,及时分析创新了“幼儿礼仪评价方法”。围绕德育礼仪的内容,他们设置了“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九章,定期进行。
3.课程中的渗透
为保证礼仪活动的实际效果,我们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重构,以渗透场课程为基本内容,开设游戏礼仪、娱乐礼仪、亲子礼仪等内容的特色课程,以“跨礼貌用语”、“园外家庭成员”等大型活动设置幼儿礼仪主题活动。基础课、专题课和专项礼仪主题活动,比如主题教育活动“我又大了一岁”,目标是让孩子遵守日常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同伴相处融洽,协商合作。主题下的“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兄弟姐妹”“别说我小”等一系列礼仪活动,让目标实现了。我们的德育礼仪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有着独特的慷慨活泼、合作谦让。
在幼儿园德育礼仪工作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所做的只是幼儿德育的一部分,一些过程教育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分类和提升。因此,我们南沙幼儿园下一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加强实践和反思,进一步形成一系列幼儿园本位的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综合评估分析,了解幼儿礼仪素养发展情况,建立来年幼儿园礼仪教育新规划。
第三部分:研究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有六个因素可以保证本课题的研究。
1.成立课题组室保障:本课题经过三任主任,每任主任都是在前一任主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项目的其他7位核心成员都从事过幼儿园项目研究,都是教育科研的骨干教师,擅长项目资料的积累、经验的分享和研究的合作。
2.进行前期调查:首先对本园3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幼儿道德是非常可行的。其次,对全园474名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目前孩子在礼仪、谦逊、责任心、同情心等方面存在差异,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非常必要。
3.综合文献收集:经过网上搜索,德育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不仅中小学关注学生的德育,很多幼儿园也在思考。但在网上查询,并未发现以文明礼仪为切入点进行道德教育的系统研究。
4.理顺研究思路:本课题前后经过多次认真讨论,最终定稿,从而理顺了研究思路,即从研究背景和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营造生态、自然的德育环境,在人生初始阶段给予幼儿良好的熏陶,使其对幼儿的人格和行为习惯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活动中有效开展礼仪教育,系统地帮助幼儿成为聪明活泼、诚实善良、优雅美丽的小绅士小淑女,形成幼儿园德育特色。
5.统一要点:
1)幼儿道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必须重视幼儿道德教育。
2)通过文明礼仪促进儿童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3)幼儿园需要园本德育体系。
6.建立创新:
1)具有创新意义。经网上查阅,至少在本省、本地区尚未发现以儿童文明礼仪促进儿童道德教育的系统研究。
2)将儿童一日活动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范围,可能会提高儿童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将文明礼仪与儿童道德教育相结合,有可能深化儿童道德教育的研究。
第二,立足现实,统筹规划是保证项目成效的基本途径。
1.反复论证,继承发展,完善了研究的阶段性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德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贯穿幼儿的生活和活动。儿童文明礼仪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
儿童文明礼仪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儿童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交际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待客礼仪、电话礼仪、公共礼仪等。用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餐具礼仪、用餐礼仪、餐后礼仪等。仪容礼仪包括:仪容、体态礼仪、着装礼仪、坐姿、走姿等。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还小,所以要采取基于理智的启发引导、基于情感的情境感染、基于榜样的榜样示范、基于行动的行为训练等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在活动中修正,在实践中巩固。
2.整体规划和细节处理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德育元素。
恩格斯说:环境造就人。陈鹤琴先生认为:“能刺激孩子的一切都是他的环境。”
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幼儿园干净、和谐、欢乐的教育环境,规律的生活制度,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外部条件。
我园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更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规划集科学性、教育性、陶冶性于一体。
(1)德阳校区环境。
我们注重幼儿园的环境美化和教育。
我们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
比如墙面装饰,我们在各个班级开设了“文明宠儿”、“礼仪之星”等栏目,同时每月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安排相关主题墙面装饰。教室的语言角落里经常摆放着礼仪方面的书籍和图片,如故事《孔融李让》、《鹤与狐狸》等。让孩子们在享受的同时被榜样感染。我们还张贴符合礼仪教育要求的儿童画,用视觉语言暗示、提醒孩子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礼仪规范。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各种礼仪教育融入到环境中,在幼儿园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让幼儿生活在干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幼儿园环境的美好,以优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草一木,让幼儿自觉遵守环境中的秩序,学习礼仪,促进礼仪规范的养成。
3.规范的研究和求实的活动,加速了师德和青年道德的稳步前进。
孩子早上入园,每天的环节包括入园、吃饭、睡觉、学习、游戏、户外活动、洗漱上厕所、出园等。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机会。灵活把握这些教育机会,及时引导教育,加强文明礼仪意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全员讨论,层层落实,形成生态和谐的教育模式。
幼儿教育课程是针对幼儿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因此,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主题教育和各科教学中,让孩子们时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
(1)主题活动礼仪
(2)礼仪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在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后,有家长反映:“孩子懂事了,就会说谢谢,对不起。”有家长说:“我家孩子有礼貌。他们会自己照顾客人。”作为老师,我们都很高兴听到这些。可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既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又能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5.家庭互动和多样化的反馈形成了一种自然而协调的教育合力。
家庭是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人说过,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父母自己。父母的不良习惯和错误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呼吁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孩子们呆在家里的时间比在幼儿园的时间多。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他们往往更快、更多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
比如假期前,我们会提醒孩子如何在家里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孩子;并提醒家长如何让孩子在家里文明礼貌。节日过后,老师们利用各种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孩子。
第四部分:问题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目前对德育进行了细化,选择了儿童礼仪作为切入点。但本课题提炼的九字德育经典是幼儿园主要德育文化的骨架,作为文化的整体脉络,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梳理和规划。
2.礼仪教育的价值已经看到,但在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具体策略和内容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删除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