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入门:第07章风水与生活
一.前言
风水又称地理学,以风水理论为思想体系,有其地理学基础。西汉的《淮南子》一书说,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来探索风水的起源,尤其是道家风水。《淮南子〈降训〉指出:“天地之间,九九洲八极。土有九三,山有九寨,泽有九岐,风有八级,水有六级。”所以《淮南子》采用了九州“分字成词”的概念,规定了九州山色风水的等级。另外,中国很多学者都讲“气”,比如武术里练“气功”,中医里讲“气血”,艺人里讲“气韵”,命理里讲“运气”,风水里讲“土气”。虽然不同的学派因为应用和对象的不同而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经验,但从思想根源和神奇境界来说,可以说所有的学派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风水学中,我们重视“气”,把“气”视为生命之气,即阴和相互作用产生万物之气,也可称为生命之气。地上的一切都起源于天,阴和的气在“地”中表现出“地气”的特征,这可以从有机生命的演替现象中找到。阐述了风水的归属、定义和起源,它来源于阴阳之气与大地相合的学说所引起的“化万物”的作用。顾彦:“以水验气”是指风水观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联系紧密。
二、风水的归属和定义
风水的概念起源于先秦时期。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归属,风水也是如此。在古代,风水分为阴阳、地理和技术。研究风水,首先要了解风水的概念、历史背景和范畴,区分阴阳学和阴阳家的区别。
阴阳学和阴阳家是有区别的。先秦诸子有阴阳家,创始人是邹衍、郑玄。邹衍又称谭,其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天文星历的天球论;二是大九洲的土地理论;三是阴阳五行终结论。阴阳家的理论包括阴阳、四时、八地、十二度、二十四小时和五行理论(王玉德,1994)。由于阴阳家与相术没有直接关系,风水理论受到阴阳家思想的影响。所以阴阳家一直被各个朝代的统治者所排斥,在民间道德上的传播也相当有限。
阴阳学建立于700年前。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朝廷根据儒医的实例,准许在各路(基层行政区)设置阴阳学。阴阳学包括天文学、占星术、占星术、看家、造日等。,所以风水学被列入学习名单(王玉德,1994)。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朝廷正式任命阴阳师,府州县各一人,负责教学和管理。清朝亦步亦趋。
风水可以归因于地理。古代地理学受到歧视,被列为史学的附庸,明清时期逐渐发展起来。明清地理不严谨,导致地理问题大杂烩。风水属于地理的学问,涉及山川,包含在地理之中。所以在看目录文献的时候经常可以找到风水书。很多风水书籍都是以“地理”的名义流传下来的,比如《地理大全》、《地理真诀》。另外,风水学分门别类,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归为四类:经典、历史、哲人、收藏。子部门有多项技能。但是,人的偏见不是科学而是江湖伎俩,太束之高阁,太自恋了。的确,戏法的数量最终包括了炼金术士的迷信,比如算命和训练;但也有科学知识,比如天文历法,农业气象,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千万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该宽容地接受它。
风水的概念在《淮南子·世泽训》中已有表述。所谓之月,卖弄地指着尹,...等待雁北。皇帝身着青衣,牵着黑龙,牵着玉,筑着青石板,吃着麦羊,牵着八字风水。但是,当时的风水并不是阴阳家理论的总称。
风水最早见于郭璞的《葬经》:“殡仪者以气为利。乘风而散,借水而止。古人聚而使之长存,事迹止,故谓之风水。”因此,从丧葬的角度提出了“风水”的概念。它认为死者的埋葬应该选择一个活着的地穴来再生它。同时,风水学还提到了“气”的概念。气是万物之源。有聚有散,有行有停。聚是一条线,散是一个体。由于中庭和风水的和谐关系,自然界运行的气体在地穴中凝结。通过看地形,可以知道风水的独特关系,选择地形,这就是所谓的“风水”。风水被视为生命之气,可以在有机生命的演替中找到。所谓“土”是《葬书》中最明显的东西:
“夫土之体也,气也,有一土之气。”
“在五气线上,它是晚生的。”
“俗话说‘土形气动,物从中生’。"
说明气依赖于土的存在,运行在孕育万物的过程中,所以地也可以称为万物之母。《易经》中《坤卦传》的话:“最珍贵的是坤元,万物皆生,是为了承天。”这就意味着转化为“有土有财”的概念。
第三,煤气和水
风水学强调气和水的关系,尤其是在《淮南子》一书中。《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179- 122)所编。它“旨在亲近老子,淡泊无为,保持宁静”和“归道”、“淮南子虚”。《淮南子》试图以道为宗,综合百家之长,为汉朝统一帝国找到一条长期稳定的道路。它界定了气的范畴意义,道所产生的精气、阴阳气明显带有道家思想的色彩,属于杂家思想并融合了百家思想,蕴含着宇宙是有生命的思想。
《淮南子》认为气是构成世间万物的精微的原始物质,是由本体之道产生的。气不同于道,道是无形的,无限的;气是有限的、边际的。气产生天地,气的阳的部分整天散着,浊的部分凝结成地。天地形成后,天地之间的一切都产生了。《淮南子》这一宇宙论模型,基本继承了先秦道家“道-气-物”的模型,但也有所发展,增加了“空”和“宇宙”两个道气变化阶段,使时空关系更加细致清晰。
《淮南鸿烈笔记集》。天文训》“天地无形,凤仪属洞天,故太昭。道始于空,宇宙生于空。宇宙生气,气无边。清阳者瘦而骄,重浊者滞。清妙相合,易凝,日必先定。”《淮南子》中的气是产生宇宙万物的物质,但不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气又叫“精”,分阴阳。阴阳的本质改造世间万物,经历了从气到“无始”,到“有始”,再到“有”的过程。
气之所以能改造万物,是因为它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两相运动,对立相生,一切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此外,在《淮南子·灵修》中,“古无天地之时,只是如无形,如无形,如玄,如玄,如玄,如玄。有二神,混命理天地,孔子不知其终,道不知其终,故异于阴阳,离于八极,刚柔并济。在本文中,“二神”的意思是阴阳。”《淮南子·天文训》中的经是精,即阴阳,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之精形成的;日月星辰由阳(内热)、阴(水汽)和日月之精组成。所以自然的日月星辰,雷电,雾露,风雨,霜雪,鸟兽,鱼虾,龟蛇,森林,都是阴阳相合而成的。这些东西形成以后,还是以阴阳变化规律为主导,根据阴阳四时升降。
所以阴阳变化的规律就是气运动的规律,自然界到人类生命的变化都是“阴杨琪动”和“淮南子”
泰国训练的表现。在人体生命运动过程中,阴阳之气遵循着“和”的规律,体现为人体形、气、神的协调平衡。形是生命的暂时体,气是构成生命的物质,神是调节生命运动的机制。三者的协调平衡是通过阴阳的“和”来实现的。最积极的社会是人类群居的系统。像所有的自然事物和生命体一样,它的存在和运动也遵循着“和”的规律。“人气”就像天地之气、阴阳之气一样需要“和”,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第四,风水的重要性
风水萌芽期在秦汉,成长于魏晋南北朝。五代两宋是风水的成熟期。特别注重风水在生死大事上的传承和仪式,目的是趋吉避凶,庇护后代。风水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生活礼仪的进程与文化习俗和地理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但风水主要盛行于东南古百越故地,包括民俗和地理因素。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儒释道思想最活跃的时期。风水进入西汉,董仲舒通过给儒学添加阴阳五行,使之神学化、宗教化,彻底改造了中原文化的核心——儒学。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汉代是一个南方充满浪漫主义文化,北方理性文化大转型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风水被正式阐述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秦汉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进行了大的整合和改造。鲁的《春秋》、《淮南子》和董仲舒的《经学与占卜》(注:卜筮)是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盛行的宗教神学。预言是预言吉凶的宗教预言,纬度指的是天象。我国古代统治者利用天上星辰的变化来附人事,预测先知。)论、《黄帝内经》、《周易参同契》等。建立了中国古代宇宙图式的基本概念,包括太极、阴阳、五行、四象、八卦、天干地支等一整套理论、图像和图形,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王充《论生义之衡》:“天授气而星发精,天授气而星之气在其中。”。人天生有气,长有气。贵就贵,便宜就便宜。你的官阶有高有低,财富或资本有多少,都是星辰赐予的。“除了地理环境的风水学,风水学与宿命论、血统制度、天象星象、地方风气、人的生命,都是风水学发展的直接因素。
(一)住宅风水与生活
谈风水与生活,最重要的是住宅风水与生活。因为房子是人生活和繁衍的地方,是人养精蓄锐的地方,是人能穿的最大的衣服,对人起着特殊的保护作用。所以一直有安居乐业的说法。人因为房子而站,房子因为人而存在。人与屋相连,感天地。因此,在建造或选择房屋时,一定要以科学辩证的观点,仔细了解,仔细观察,才能建造和选择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良好作用的好房子。
易经说:“古人居穴而居野,后世圣人易用宫,盖楼而建楼,待风雨遮大强。”这意味着房屋的进化。原始人最初住在山洞里,或者在野外露宿。天有雷阵雨,或风雪寒时,先人的解决办法是发明房屋避之,于是取大庄之象(《易经》之象为:上卜为雷,下卜为天,为于)。古人提出风和水是房屋形成的直接原因,而现代人常说房屋是凝固的音乐和无声的语言,因为房屋的格局显示了人类适应环境的智慧,住好房子是人类千百年来的追求。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房子应该具有藏风聚气的特点。但仅从这一点来解释住宅风水是不够全面的。根据笔者多年对住宅风水的研究发现,住宅风水是一门包括地球物理、水文地质、环境景观、生态建筑、气候气象、宇宙学、磁定向、人类生命信息学等八个学科的综合学科。因此,无论是建造私宅、开发房地产项目,还是规划建设城市,如果能够重视风水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建造过程中都会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也能让人对这些建筑产生舒适和亲切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一定会身心健康,幸福快乐。
能藏风聚气的好房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好的环境位置,二是好的建筑格局,三是气势。《黄帝著作》说:“夫妻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典范。不学无术,不智无道。”所以,在选房子的时候,炽烈的怒火要做好周密的调查,谨慎的判断。
(2)坟墓的风水
中国人非常重视定居,建造房屋,修复庭院,死后包装棺材,建立墓地。因此,墓地的选择是传统中国人生活和事业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土薄,泉有浪,必须埋不埋,才能操作。“风水风的发展。左青龙、右白虎、前苏扎库、后玄武是最好的墓地。也就是说,坟墓要依山面水,枕着山顶;左边是山峰,西边是平原,是风水最好的地方。由此可见,坟墓和风水是相通的。这说明人们为了生存和安全,要选择好的地形来建造房屋,而死葬的风水思想也是选择最好的阴宅,让死者有个好去处。
一个墓地需要寻找生命,如何分辨地下的灵,全靠星星。最重要的是得水藏风,山洞融灵。第一,不要埋在水里,谋生,第二,不要找刀剑龙族,第三,不要找空心风穴,误用人,第四,忌无山,第五,怕厅倒,决定断家业。第六,我讨厌飞龙飞虎,我也不想破石头。穴位更需要匠心,才能真正让人脱贫。平地上的星星是一体的,高处是风景。墓认脉葬其顶,福报绵绵。星辰中的太极最为精妙,两仪而生。阴阳必分脉,龙穴自足。如果是动的话,会像山洞一样,脉搏会晕。若重形,穴在平面,突影见龙,大忌。井口有四种,用挂件切割,短的用长的切割,高的用挂件悬挂。洞口有四种,即求平行与折叠,求窄洞与宽洞,求深洞与浅洞折叠。开井策略有四种,结合斜插,双手突插。用斜插比较合适,金井肯定要先知先觉,谨慎为先。龙哥沙形和水城,划分要明确,指南针指定的方向要用卦详细解释。
(三)风水工作环境
风水学认为,吉祥环境的灵气有助于人的胆识和智慧,进而影响事业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因此,办公室作为人们的工作场所,其家具的摆放非常重要。
本文以办公桌的摆放为例,简要分析办公家具的摆放。摆放书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注意不要把书桌正面对着门。第二,要注意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人要有一面墙之类的东西可以依靠,不能有多余的空旷。避免办公桌对着门,主要是让领导工作时不容易被门外的噪音打扰和被别人偷窥;避免办公桌后不必要的空虚,主要是让商人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业务,减少自己背后的空虚感和不安感,增加可靠性。书桌要放在书桌前面比较宽阔的空间。根据风水学,这里是生气区,可以打开人的思维。同时,书桌离门较远,门位于书桌左前方的斜角上,可以避免别人从门上直接窥视,以及外界的噪音。书桌后面是一面坚固的墙,因为墙给人一种山脉般的坚固感,也让书桌有了依靠。
另外,写字间要注意选择有窗户的房子,同时要看窗外的环境。从窗口向外看,看不到窗口前方有烟囱等任何不祥的物体。另外,要检查窗外是否有走道。如果有走道,最好放弃另一个选择,因为走道上来来往往的人,脚步声,笑声,都会影响到在这里处理公务的人的工作心情。而且还经常被别人从窗口偷窥。
动词 (verb的缩写)风水与气水的关系
风水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将易经的原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运用到生活环境中。这项研究的内容是深刻的,涵盖:天体(天)的相对运动,地表(地)的景观情况,人间的吉凶(人)。正所谓“儒家懂天地人,道家懂阴阳。”足以发挥儒道双重精神。风水论气水。简述以下四个功能(亚建国,1994):
1,大气的运行——地契在地表土壤在地面时受风、雨、水运行的影响。
2、地气的影响——地气对人有吉凶的作用,运气好的叫生气,凶的叫死。
3、怒的认定——地表的景观情况(空间)和天体的相对方位(时间)是同一个参照物,从广袤的大地中,找出合适的那一个。
4、生命的承载——对于选定的风水之地,还需要长期维持环境。
关于气的作用,前面开篇有陈述;除了《淮南子》中的专论,郭璞的《古葬书》中也有重要的风水论述,从而在《葬书》中推广了“气而葬”的观念,提出了“气”的学说,为今天的水科学讨论“气”提供了理论参考。古人认为天地为一,地起源于天。易经:“是坤元的终极成功,一切材料都是天生的,是为了继承天道。”《葬书》:“天降,地上载”,《老子》:“人、地、天、天、道自然。”只是说明古人认为天地交感,万物存在于大地。所以,地球上的一切,可以说都起源于天。所谓天地阴阳之气交汇于土皮之时(近地表),是万物化生的契机。今天的解释应该是指适合生物生存的地表附近。地表大气圈内大气(气候)的长期变化会影响地形、水文发育、土壤肥力和植物分布的演变,气候也会影响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而在地表不同高度和深度,大气中的温度、空气和水分也会发生相对变化。因此,在相同的阳光(温度)、空气和水的条件下,地面上的生物会受到气候变化适应性的影响,只能在地表附近上下一定范围内生存,而这里的活动范围只有四至五公里,薄如皮肤的半径为6370公里的地球。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人讲的确实有道理。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水”的原理与风水的关系,以及它所呈现的生命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水”代表生命,风水中尤其看重水。古人以“存在之水”看无形之气,所以想了解风水的人,不能不知道水的概念。一般来说,在地势平坦或滨水的地区(平阳、平岗),水被视为龙,与山龙的概念不同。水龙卷的概念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风水中的水龙卷充分显示了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延伸到中国人。这种独特的观点和概念,原则上仍与当今的科学相联系,如气象学、地理学、生命医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源源不绝的“水”,正如《易经》:“命谓易”。《论语·阳货》:“天说什么?当你在四点的时候,一切都诞生了。天空是什么?”另《庄子·知北游》:“臭腐化为魔,魔化为臭腐。”据说天地之间有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万物自然进化。
关于地、水、气的关系,《葬书》:“夫土之身,气满,有土有气;气为水之母,有气则有母。”说明只有土壤才能表现出气体,气体凝结后才能承载水分。另一种观点《论头亨托子》说:“夫水气之母,有水气,气由水而生,水由气而化,水气随天而升,而云亦真,水气随地而降,雨亦真。”这两句话说明,水和气相的演变可以引申为天地之间疫情的水和气变化。此外,《水龙井》用“母子相怜”来比喻水气:“母子相怜,水气互追,影亦随”。所以,从通俗的变化来看,水和气因为相互衍生,实际上是母子关系,它们的表现都与土地有关。有气就有水,有水就有气。从物理角度来说,两者都来源于“地气”。如果从现象上来看,“地气”可以同时化为“水”和“气”,最后两者合为阴阳气,回到空气中,在大气循环中无穷无尽地流动。“水”与“气”在性质上是阴阳,“气”是无形的,因其气质浮动,所以属于“阳”。“水”有形,性重浊,属“阴”。事实上,“水”和“气”属于阴阳互根,水可见于“表”,气不可见于“里”,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看有形的水来推断无形的气。预测风水,只要看“水”就能知道“气”。所以古人常说的“以水验气”就是这个道理。
不及物动词结论
“风水”一词深受晋代郭璞《葬书》和西汉刘安《淮南子》的影响。《淮南子·天文训》中写明“精”即本质,即阴阳,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之精所成;日月星辰由阳(内热)、阴(水汽)和日月之精组成。所以自然的日月星辰,雷电,雾露,风雨,霜雪,鸟兽,鱼虾,龟蛇,森林,都是宇宙形成的结果。风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确实扮演了许多角色。因为中国人创造的几乎所有活动(生者或死者的事务)都是根据风水的概念进行的。研究风水,要深入到中国神秘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去分析。同时也要把它与相关的神秘文化横向联系起来,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从而发掘风水的本质意义,克服迷信和敷衍的僵化心态。风水学因其集巫、道、佛、儒于一体的庞大伪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在科学论证上有很大困难。
中国历代朝廷都有很多衙门,擅长风水、管理风水的人都被分配到天监司工作。天监负责天象,也管理土地。清朝的陵墓都是在天监署高级官员的亲自指导下建造的。现代传统学科被新学科取代和更新。田健被气象台和气象局取代。经、史、哲、集的分野被消除了,仅有的线装书一直躺着不动,阴阳学也被瓜分了。地理学以新的科学态度进步了,把风水甩在了后面。所以,曾经的历史文化风水,在今天的现代社会,尤其是民间,已经成为一种顽固的现象。我们没有理由让这种知识流传于天地之间,随波逐流甚至吞噬主流遗产的精华。我们应该让这门科学回归学术领域,继续发扬研究。
本质上,全社会都要重视风水。风水的范围是包罗万象的,所以可以归结为文化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公民学、宗教学、民俗学。各个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风水,尤其是民俗学、宗教学、地理学。风水与民间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这里既包含了高雅文化,也包含了通俗文化。另外,风水与人文、环境、建筑有关。风水学也叫“堪舆”,因为要观察天象和地理。人们可能会去死亡谷建房,但不能去湿滑的地方或缺水的地方。
在洪水区、风口区、潮湿区建房,要选择最佳的环境,建造位置、朝向、结构最佳的房屋。风水屋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尝试。主观上是可以改造的,但必须是客观的、合适的、客观的,不得违反条件。其实风水不仅要把握原则,还要具备以人为本等相关客观条件。所以汉代应劭的《风俗依桐》中提到:“为政者,分风俗与习惯。”让我们这一代人继承历史使命,把对社会没有影响的文化现象——风水,放到学科领域去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