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史论

位于山东省的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人修建的军事防护体系。沿线有关口、城堡、兵营和烽火台。西起黄河,沿太乙山分水岭,东至大海,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一线,成为齐鲁大地的脊梁。

齐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长城。它比魏长城(公元前361年)、赵长城(公元前333年)、燕长城(公元前311年)、楚长城(约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292年)和秦长城(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都要早100年以上,比欧洲人在上修建的79公里长的雅典屏障护堤还要早..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称霸世界的产物。花了几百年才成为长城。春秋中后期,为了防晋国和鲁国,齐国首先修建了齐长城西段。战国初,齐国强盛,鲁国衰落,楚越乘虚而入,齐国被迫修建了齐长城东段。战国中期,灭楚(公元前335年)后,几乎直抵齐国疆域,迫使齐国在太乙山地区修筑齐长城中段,以山代城,险象环生。从那以后,整个齐长城被彻底修复了。

当年“齐长城探险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1996,19到1997,10,21),测得齐长城的确切总长度为643.89公里,约为65438+。其中,站点占总长度的64.3%。

齐长城蜿蜒越过1518山峰,途经长清、肥城、泰山区、泰安郊区、历城、章丘、莱芜、博山、淄川、沂源、临朐、沂水、安丘、莒县、五莲、诸城、胶南、黄岛等65430。

齐长城起于济南市长清县孝里镇广利村东北500米的岭子头。位于东经116度34.5分,北纬36度21.6分。其目的地在青岛市黄岛区东部夹河村东北,位于东经120度11分,北纬35度。

已发现三条与齐长城主线平行的复线:一条是西段大石关复线,西起长清马山南端莲花山,沿长清与肥城分界线向东,直至三岔沟与主线汇合,长9900米;其次,西起王璐山以北的729高地,经青石关、堡顶、石马、北博山、邀兔崖、袁泉,到达博山与淄川交界处的城子村,全长31.700米。三是大关复线,位于临朐和安丘。西起临朐、沂水分界处的博根推南山,经曹珊亭、太平山、青石胡同、丁成山、尧尧山、卧牛城山,到达沂水、莒县交界处的三岭子山,全长63890米。

齐长城主线(主体)工程矗立在太乙山地区的分水岭上,在断层切割的断块高度上起伏。由于大多建在人迹罕至的山峰间,现存遗址尽管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占总长度的64.3%,长清、肥城、章丘、沂水、安丘、胶南等地的长城遗址占80%以上。除了风雨侵蚀和秦始皇下令拆除部分城墙和关隘防止再次分裂外,齐长城的破坏大多发生在近代:一是重建和处理战事;二是建国后搞“大寨田”、国防工程、筑路、采矿;三是开发山区,建设新村,牧民拆掉围墙栅栏,村民搬石头抓蝎子挖药。

长城是中外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防线之一,是国内外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遗址。齐国的长城可以和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标志之一,是东方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