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得怎么样,能体现水平。

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

(一)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特征

议论文是对某一对象提出观点或看法,并说明理由以说服读者的文章。它的基本特征是论点的说服力——即说服读者。因为讨论的目的是说服读者。无论它讨论什么问题和事情,无论它表达什么观点,提出什么观点,讲述什么理由,或者反驳别人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让读者信服,让读者信服。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征是它的解释性质,解释的对象要向读者解释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说服力。一篇“说服他人成功”(叶圣陶语)的议论文,既要论述一个议论文对象的观点,又要表达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说明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为什么持这种态度。这个解释“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三部分组成:论证、论据和证明。这些部分是构成议论文的三个要素。他们有不同的任务。如果论点是要证明的东西,那么论点就是要证明什么,论点就是如何证明。一篇议论文无论长短,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都肩负着“说服读者”的任务。

(2)议论文巧妙开头的六种方法。1,直接录入型。也就是开门见山,表明文章的观点。比如《谈骨气》这篇文章,开头只有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直接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为后面的论述奠定了基础。这个开头的好处是简单,容易掌握;重新开始,一个破字。2.引言。一种是直接引用一句名言警句的开头,作为中心论点提出来。比如《谈勤奋》开篇就说:“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问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先引用俗语,点击出席二字,再引用名言警句的开头,可以使文章的中心论点更具权威性、深刻性和说服力,起带头作用。3.报价。逐渐从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现象引出论点。比如《哨子》这篇文章的开头,通过讲述我童年的一个生活事例,总结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引用开头,论据来源于生活,容易让读者接受;形式生动活泼,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4.对比。即生活中两个截然相反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思考与行动》一文的开头,作者先写了只会做梦不会做事的人,再写了只会做事不会思考的人,然后把这两种人做了比较,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中心论点:“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做梦不做事都不会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必须要有联系。”这种开篇方式的好处在于,有助于读者通过比较来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5.比喻。即比喻句巧妙地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一砖一瓦,无足轻重;但是,一千块砖,一万块瓦,可以建成一座宏伟的社会主义大厦。一棵树,无足轻重;但千树成林,可以改变吸烟滞尘、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气候条件。由此,我想到了改变社会风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用图像帮助推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6.提问。即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引入论点或引出中心论点。比如《从三个到一万个》以一个反问句开头:“学习文化知识可以走捷径吗?”本文引出利弊的辩证分析,进而提出论点:“学习文化要一点一滴积累,尤其是初学者。”这样的开头发人深省。当然,议论文开头的形式不止这些,议论文开头没有固定的模式。不管怎么开始,都要考虑如何更简洁快速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主要是议论文。论证,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说,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整个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显示了什么样的逻辑方法被用来连接或统一论点。那么,论点和论据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说论点是如何证明论点的?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与推理的形式有关,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运用。以下是一些比较常用的:

1,举个例子。举个例子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摆事实”的惯用手法。这是一种利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方法,容易掌握,应用广泛。比如卢梭在《要勇于跪在自己面前》一文中,没有因为暴露了自己的卑鄙而留下恶名;鲁迅先生严格解剖自己,严格解剖我们的民族,毫不留情地批判人民的劣根性,并没有因此而遭到人民的怨恨;巴金老人并没有因为揭丑而被唾弃。作者的这些例子突出了自我反思的意义,很好地证明了论点。再比如《水下的声音》一文,作者列举了几个例子:在伊朗,由于干旱,口渴的野猪冲进城乡寻找饮用水。有时一大群野猪涌入村庄,吓得当地村民四处逃窜...这个案例看似平淡,却很好的证明了人类内心的忧虑和期待。

比如,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论点和论据的一致性和紧密统一性,不能有距离。在此基础上,引用的例子应该是当代的,新颖的。比如一篇文章讲到写作要用心观察和思考,就举了一个例子:著名的大作家、大诗人莎士比亚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和诗歌,最后成为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掉到了地上。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经过反复实践,最终得出地球表面所有物体都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结论。这里举个莎士比亚的例子就可以了。虽然还不够透彻,但还是和论点有直接关系。引用牛顿的例子是不合适的,因为虽然他也观察和思考,但不是用文字。

2.讲道理。这种方法就是用人们已知的论点来证明论点。比如下面这段话: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心灵应该表现出这样的精神——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应对一切不幸。”爱迪生也说过:“伟人最明显的标志是坚强的意志。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的初衷和希望都不会有丝毫改变。并最终克服障碍达到预期目标。”伟大的人尚且如此,我们人更应该如此。“这里重要的是强大的精神和百倍的勇气”是众所周知的“大道理”,这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了“笑对人生”的论点。

但在运用推理,尤其是引用名言警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引用的内容和论点确实构成了紧密的记忆联系。b .一般要对报价进行澄清和说明。不要在引用之后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c、除了需要辩论,大量的论据必须引用,而且引用要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髓。

3.对比论证。对比就是比较论点中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由于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映衬,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较强的论证力,因此也被广泛使用。比如《不等刘备》一文中有一段话:今天是一个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时代。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人习惯藏而不露,“深居简出”。我渴望发挥自己的才能,却不敢出头。结果,一个人的才能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社会却损失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他是自愿的,他的才华什么时候才能被认可?平原君又是如何与楚国达成协议的呢?所以,我们不能坐等“刘备”的到来,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我们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岳阳市黄秀乡有一位年轻的党委书记。他原是岳阳氮肥厂后勤干部,在年轻人中有“小诸葛”之称。他想:“我在厂里还是没用。”但是我等不及要去做点什么了。“于是他自荐任乡党委书记,岳阳市委批准了。他干得不错,成了岳阳市的新闻人物。《黄金时代》杂志报道了他的事迹。如果他也像很多人一样在那里等着,那么刘备再渴也找不到一个有党魁才干的后勤干部。这里把等刘备和不等刘备两种情况放在一起比较。结果告诉读者不言而喻:不用等刘备,从而有效地证明了论点。

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反映,论证方法并不难掌握。有时候,我们觉得很难,不仅仅是因为书本在介绍相关知识时过于零碎和抽象,还因为学习脱离实际。联系实际,任何理论和知识都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论证方法也是如此。只要把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我们日常的认知活动联系起来,多学习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坚持练习写作,就一定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