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散文教学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在各个学术领域开展研究,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哲学散文教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必修五)教材选的哲学随笔。本文选自法国思想家、作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本书是独白式的写作,思想简洁,充满思辨色彩;内容丰富,展现内心世界;文字意味深长,蕴含着文学的意义。教材选用的文字短小、抽象、含义深刻、字与字之间跳跃,有时给人“零星杂乱”的感觉。因此,教学相当困难。以至于有些老师让学生随便读,或者干脆跳过,美其名曰“大胆选择”。那么,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哲理散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首先,作为哲学文本

法国的维克多·吉罗曾经说过:“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本书留下,我仍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思想记录,这是纯粹法国天才的高贵标本。”由此可见这篇文章与学生的距离。思辨,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

1.抢标题

虽然《随想录》中的许多记载都是“偶然闪现的思绪”,但文中节选的标题也是编者加上的。但这个标题毕竟凸显了人类的双重性(或对立面),即脆弱与伟大,或普遍性与特殊性。所以就成了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一句名言。那么,抓住一个句子,其他方法应该更适合本文的教学。题目是比喻性的说法,“芦苇草”是中心词,说明人有一种几乎与生俱来的脆弱。从这个“原点”出发,人与其他事物并无不同。但人是“思考”的,这就凸显了人作为人的“特殊性”。而这种本性形成了人类的伟大。如果仔细琢磨题目的内涵,就会抓住课文的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联系作者

纯理性的文字给学生理解带来很大障碍,需要补充一些感性的材料。比如从认识人和讨论世界的角度来看,作者的经历是有说服力的:

帕斯卡的理性主义思想不仅来自抽象的理论思辨,更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这位英年早逝的哲学家,在他39岁的短暂一生中,有一大半时间都在病痛中度过。18岁时,他变得虚弱,二十出头就中风了,身体不好甚至让他一直没有结婚。正是这种痛苦让他相信,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和一根芦苇草没什么区别,脆弱到一口气一滴水就可能毁掉。另一方面,帕斯卡确实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只说他作为思想记录的作者,在哲学史上占据了崇高的地位。如此脆弱的身体却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本人不就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吗?对他的一生,恐怕没有比这个比喻更贴切的评价了。

梭罗这样评价帕斯卡尔:“正如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一样,他的书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传。”的确,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帕斯卡可以说是“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的代言人。他体现了作为人的“脆弱与伟大”的统一。当学生用这样的扩展材料理解课文中的格言警句时,会更好地调动自己的知性和感性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铺平道路

比如有的老师在教这篇文章的时候设置了这样的预习:

读周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材。文章以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开头,两篇文章有潜在的相似之处。课前,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转圈点评,自由谈论对“人的尊严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理解

因为这篇文章很难理解,所以我们来读一篇与之密切相关,难度略小的文章,写下我个人的阅读体会。这样,学生可以先把思维“热身”,然后读课文就会更轻松、更有经验,效果自然会更好。

联系自己

对于《思想的记录》这样的记录文本,有时需要选取一些关键的句子,如“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我们的思想”,要求学生以此为核心,展开一段话。这样既能把课文中的哲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于哲学类文本,采用这种“以写促读”的方式更适合学生。它会“迫使”学生有意识地深入思考,他们不得不尽可能地拓展思维,在自己的阅读或生活中“找到”相应的例子来解释。这一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接受和理解输入信息的能力,也促进了他们表达和解释输出信息的能力。当然,应以前者为主。

第二,作为文本的摘录

1.从整篇文章乃至整本书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意思。

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比如教这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整本书:

帕斯卡尔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现在他的思想记录中,这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不同。一方面,它继承和发展了理性主义的传统,用理性批判一切。另一方面,它在一切真理都必须以矛盾的形式呈现的主导思想下,指出了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和界限,并以他独特的揭示矛盾的方法,考察了所谓的人性、世界和世界。其中有一些辩证思想的因素,还有一层悲观的不可知论。

看完上面这段话,对一些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起来会更容易,更深刻。比如文中的一句话:“思想因其本性而多么伟大!思想因为有缺点而显得多么卑微啊!”这两句话既矛盾又有机统一。既体现了思想本身矛盾的一面,也体现了其辩证的一面。

2.突出摘录文本的核心意思

虽然是节选自课文,但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摘录还是会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意义,不能“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课本的节选(《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主要包括人的思想性和伟大性。因此,教师应该主要将教学内容定义为这样的思想交流和指导。就像:“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观。让他爱自己,因为他有美丽的天性...让他爱自己:他有能力知道真相,并感到幸福。”

第三,作为翻译文本

翻译出来的作品总会给人带来一定的“落差”。因为这是翻译本身带来的矛盾。直译给语言带来了“陌生化”,而意译有时无法最大限度地传达作者的思想。虽然所有的教材都是权威翻译,但是外国的哲学论文和直接用母语写的哲学论文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总的来说,既然作者在翻译文本(尤其是哲学文本)时更注重传达作者的思想,那么教师就不应该把语言趣味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漠视语言。只关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而不需要从语言应用的方面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讨论,也就是说,处理语言“并不是那种对单词和句子的严谨考虑。”有些老师对待这类课文与经典的母语课文没有区别,死抱着个别词语的选择和个别句子的表达不放。应该说侧重点的确定是有偏差的。

当然,作为国外的哲学小品,理解的难度还是不一样的。这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文本本身所表达的思想的抽象性,以及这种思想与读者本人的距离。比如苏教版教材同一个单元的《人是会思考的杂草》和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在理解难度上还是有区别的。后者更接近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学生正规教育的价值观。主要的差异是东西方面对同样问题时的文化差异。比如对待爱情的态度,有些同学会觉得很难理解作者把爱情提升到了这样的程度。老师可以在这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讲解。

参考资料:

1.许《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草》解析,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2.柳岩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语言建设》,2005年第9期。

3.刘丹妮《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教学设计,中国建筑,第11期,2008。

4.何兆武经典七日谈,北京大学出版社。

5.徐敏南对三类文本教学的反思——兼谈“一滴泪换一滴水”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Xi安),第1/2号,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