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报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在竞争发展的历史演进中,中国近代报业与国际传播背景密切相关。“所谓国际传播,更多的是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即通过印刷传播(报纸、书刊)或电子传播(广播、电影、电视)将特定社会群体最广泛地传播给受众。”【1】国际间信息沟通与交流的状况,往往关系到一个国家国力的兴衰。近代中国被动接受殖民媒介话语,而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下以媒介经营理念的虚伪面目出现,实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体资本规模的冲击及其强大的话语霸权,中国近代报业猛然觉醒,改良派、革命资产阶级报纸相继问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方式与近代国际接轨。国际传播并不是现代传媒外部生存环境的专有名词,它与现代“西学东渐”一脉相承。在中国报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一直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报业融入世界媒体潮流的进程。

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的界定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围是从1815(chase ocular每月传在马六甲出版)到1915(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1]中国人独立创办报刊。起初,艾小妹在汉口1873创办了《赵文新报》,但这份报纸存在的时间很短。随后,从65438到1.874,中国第一个报纸评论员王涛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与此同时,记者洪榕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发起的中文报纸《报告》。对此,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颇有争议。倪延年先生和吴强先生在他们的《中国近代报纸发展史》中提到:“虽然从19世纪初开始,就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中文报纸,但称之为中国近代报纸似乎有点紧,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而艾晓梅、洪榕、王韬等人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纸,要么实力较弱,要么远离大陆,因此很难从近代报纸在中国的社会作用来理解。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报刊出现的实质性标志,应该是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创办的最早的政治杂志《中外新闻》。当然,这一标志的出现并不是突然和偶然的,而是在我们创办报刊的先人(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65438+50年代以来中国人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创办的第一批中国报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3]

从表面上看,倪、吴两位学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有三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对中国近代报纸产生时间的表述不一致、模糊,认为65438+1990年代是其产生的实质性标志,65438+1950年代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开端。同时,该书第九页提到“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史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基本一致,即当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前期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时,中国近代报刊也在兴起”;第二,我们在理解《中国现代报》时,应该把“中国(人)”作为创办主体,而从客观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把“中国(人)”作为地域主体,这样才不会割断报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联系。毕竟“中国近代报”和“中国近代报”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后者,倪和的观点是有道理的。第三,在外国传教士创办报刊的过程中,其报刊形式和内容逐渐趋向中国化,部分报刊吸收中国记者参与合作。比如王韬在一个英国人主持的墨海图书馆工作了13年,为他后来的办报提供了参考。有些报刊后来由中国人主办,如《申报》的创办人石。因此,根据方汉奇先生的观点,将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界定为传教士创办第一批中国报刊的1815,既符合报业发展的历史,也便于讨论。

渗透与移植——近代西方报纸的东扩

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通过考察其历史,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是内因。一方面,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尤其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对动荡社会的信息渴求,促进了各种报刊的出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进了西学东渐。本文主要从后者,即在国际传播的语境中进行历史考察和分析。中国近代报业起源于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教士在南洋和东南沿海地区经营六种中文报纸和11种外国报刊。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传教士创办了近170种中外报刊,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正是这些报刊,导致了中国现代民族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的诞生。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禁教政策。大多数外国传教士和他们的报刊只能在南洋出版,然后他们寻找机会传播到大陆。由于这些报纸的创办者多来自工业生产相对发达、科学技术先进、报业体系日益完善和发达的西方国家,所以在编辑、出版等业务和技能上,明显比《中国北京日报》和官报更为现代化。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进,中国近代报刊应运而生。外国报纸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刊,引进“西学”,创办自己的报纸。自从传教士在8月份办了第一份中文报纸《Chasecular每月传》后,1815,“外国人和中国人办的报纸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推动中国卷入文化全球化潮流的使命,但这些报纸因为报主不同,出发点和目的也不同,但最终都殊途同归,慢慢汇聚成推动文化全球化潮流。[4]然而,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无论是其宣传效果,还是其产业模式,都深深地打上了西方传播理念或媒介资本运作理念的烙印。

第一,理论层面:西方媒介文化和意识的渗透。鸦片战争前,传教士报刊以沿海地区为重点,主要以中国的文字阐述西方的基督教义和文化观念。鸦片战争后,他们的报业活动深入内地,上海成为近代报业的中心。65438+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名义创办的中外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新闻事业。这一时期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主要有:《贞元观珍》、《六合丛谈》、《中外公报》、《中国教会报》、《中西新闻》、《文艺路》等。这些刊物一方面传播了当时仍然进步的新知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这些出版物中,《万国公报》的影响力最大。于9月5日在上海成立,1868,林乐志、timothy richard长期担任首席编剧。该杂志采取了融合基督教、西方文化和国内外时事的宣传策略。其主要目的是在动荡局势下合法干涉中国内政,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正如现代新闻学学者葛在讨论外国报纸在中国外交中的作用时所说,“当初的外国报纸还是懂得尊重中国的,不敢妄加评论。几经战乱,尴尬暴露,言论肆无忌惮。挑衅,惑听,无恶不作。”[5]在外国报刊的刺激和影响下,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开始在航运发达的香港创办近代中国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涛在6月5日创办的《循环日报》,1874。这也得益于王涛在欧洲对西方政治、科学、文化和先进传播理念的接触,同时形成了他独特的办报理念和经营理念。例如,王韬在他关于近代报纸的第一篇文章《论日报在中土的逐渐传播》中,就高度评价了时代的政治作用:“在英国时代,人们敬仰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时,都以自己所说的话为准绳,这是基于主笔的平衡和民心的走向。”对此,激进的梁启超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才有德者,今为统治者;也有晚上去报社的。他主张国家大事,每次与政府沟通,如俄土战争,德奥意结盟,五大洲人民无不仰望第一企业观看时代讨论”(见《论报纸有益于国家大事》)。然而,纵观他们的观点,他们夸大了时代的政治作用。西方人鄙视政治和新闻的联盟,中国人却趋之若鹜。

尽管如此,中西传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这也归功于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努力学习和传播西方现代新闻。如中国第一个在西方学习新闻学的留学生许,曾在日本新闻学会听课的任、邵飘萍,以及当时在中国的葛,虽然没有出国,却充分掌握了世界新闻学研究的现状。其中,邵飘萍和葛分别是著名的《京华时报》和《上海时报》的总编辑。在新闻工作过程中,他们实现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国新闻学,融合了英、德、日、汉四种语言的作品所提供的各种理念、经验和研究方法。其中,葛的《中国报纸史》尤为典型。这本书的介绍其实是一个新闻理论。虽然只有一万多字,但有英、德、日等22种工具书和文献。整个引言的思维结构和论证模式基本上是中国文论的传统模式。可见,建国时期的中国新闻学是走在世界新闻学研究前列的。正如熟悉英文新闻学著作的许在《新闻学》序言中所说:“正如这本书所说,从西方国家取材的人很多,但西方国家没有十全十美的书,无论是对历史的记载,还是对某一方面的研究。没见过能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自信说的是西方学者没有提到的。”后来,蔡元培在《许序》中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地位作出了准确的评价。他说:“中国新闻事业的发起(过去的新闻性质不同)不过几十年,现在开始新闻事业还不算晚。”[6]所有这些传播意识和理论都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产业层面:西方传媒资本和经营理念的移植。中国近代报刊主要包括宗教类报纸、政治类报纸、商业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娱乐类报纸等。然而,由外国人创办的综合性商业报纸才是中国报业的真正代表。当时全国商业中心上海也成为各大报纸的争夺中心。

4月30日,1872,英国美查等人集资成立《申报》,打破了1861年6月创办的《上海新报》独家经营的格局。美查从商人的角度看待他的报业,在内容、发行和价格上与《上海新报》竞争。美查认为,“这份报纸是给中国人看的,文字要从中国方面考虑。”因此内容尽可能适合中国读者,自创刊起就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广告”的办报模式。大幅降低报价,积极拓展分销渠道。因此,对手《上海新报》不得不在2月30日1872自动停刊。《申报》成为上海唯一的中文报纸。1861创刊的《上海新报》,号称“上海中文报纸第一后起之秀”,但编辑都是传教士,报纸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不能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申报》一出版,就呈现出较为完整的近代报纸形态,包括新闻、广告、京报全录、副刊、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演讲等多种体裁。报道方式值得借鉴。例如,在报道重大社会新闻时,往往采用连续报道或集中报道的方法。最典型的报道是关于杨乃武和大白菜的案例。这个案子发生在1873浙江省余杭县。当时,申保在杭州设有经销处。杨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第一次在1874+16上发表了题为《忆余杭生因强奸被害细节》的报道,并在18年4月将的名字写成“余”,发表了《余杭生平简述》一文,报道了该案在县审两人被判死刑,杨姐姐不服判决,进京的全过程此后,关于杨案的报道陆续见诸报端,直至1877年4月余杭案被刑部审判,历时四年,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提高了《申报》的知名度和发行量。6月4日1899,165438+美国人买新闻,由英国人丹于5438+0893年6月创立,王任总经理。从此,上海报业开始了两军对峙——《申报》和《新闻》。新闻有三种竞争手段:(1)快速介绍商业资讯,以经济新闻为主;(2)采用东借西还的资金周转方式,不断购置新的印刷设备;(3)不惜巨资,建立无线电接收站,直接收听外国电讯,为新闻发布赢得时间。到1929,两大报并驾齐驱。

“外国报纸的异常繁荣是外国资本输入的一种表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往往与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然后相互展示。”[7]民族资产阶级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的主流。主要有两种:一是商业报刊,晚于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文化类报刊,多为外国人创办的报刊,但更注重管理;另一种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从文化角度来看,西方宗教文化无法与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抗衡,所以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些外国经营的商业报纸逐渐转移到了中国民族资本的手中。为了沟通语言、迎合习俗、拓展业务,在中国创办中文报纸的外国资本纷纷聘请中国人参与报纸编辑出版。后来随着中国资本的壮大和经验的丰富,他们逐渐控制了外国报业资本。申宝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申报》和《报纸》作为英美报纸,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在华经济活动提供论坛,为其商品做广告。然而,它们在利润竞争的驱动下不断改变新闻业务和生产工具,其报业资本和先进经营理念的渗透,对中国地方报纸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1874创办的《循环日报》,版面上基本模仿国外中文报纸,广告占报纸版面的3/4左右。同时,依托印刷业,开展各种文化事业。如6月24日《循环日报》刊登的《中华印刷局的自白》1880+065438称:“始作俑者:本局位于香港中环百步梯,不仅出版循环日报,还印刷销售月卡。再比如《泰晤士报》,这是一份国内理论性很强的报纸,但也兼顾新闻和娱乐,以此来吸引读者。特别是时事报社,不仅定期出版报纸,还推广许多新的文化事业和产业活动,突出了报纸的综合社会功能。如出版中外时事书籍、代售书报、合办学校、办产业等。作为一份绅士报,在运营上完全是自负盈亏,自负盈亏。它虽然没有走像《申报》、《新闻》这样的企业化报纸的道路,但它的经营,尤其是销售发行,有着明显的产业特征。时事发行主要是通过报纸在各地设立的销售网点,在18个省份达到138,甚至日本新加坡都有海外销售网点。当然,在这个阶段,商业报纸的运作开始采用企业模式,但报业集团尚未形成。20世纪30年代,著名记者成舍沃考察西方报业集团,回国后在中国成立报业托拉斯和新闻公司,目标是建立包括十大报社、通讯社、新闻研究中心、定期新闻研究刊物和新闻画报在内的报业集团。这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自觉地、系统地建立报业集团的萌芽,也是西方报业经营理念东传的结果。

第三,技术层面:引进西方报纸印刷技术。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印刷术的引入。首先,以铅活字印刷术为首的现代印刷术出现在西方国家,并逐渐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抵达中国,并立即开始了广泛的翻译和出版活动。自1815起,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务处陆续出版了马礼逊主编的中英文大型工具书《中国语言大词典》。这本书既有中文也有英文。如果用中国的传统刻字版,大量微小的英文单词是无法刻上去的。从当时的技术工艺来看,雕版既不能用铅字拼接,也不能机械印刷。因此,出版这本书的唯一方法是使用中文铅字排版。为此,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厂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批中国铅字活字。当时还没有发明中文活字,无法批量生产中文活字,所以采用老方法,用小刀刻在铅合金片上。如此浩大的工程,绝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完成的。因此,雇佣了大量的中国人参工人来顺利完成,包括雕刻、排版、校对和印刷。1815年,传教士米利安受马礼逊之命,带领中国雕版画家梁发在马六甲设立印刷厂。这家印刷厂早期用的是雕版印刷,他的《观察世俗世界月报》就是用雕版印刷的。19世纪初,西方现代印刷术和印刷油墨同时传入中国。到1913,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专业油墨厂——上海中国油墨厂,成为中国制造现代印刷油墨的开端。其产品分为书籍油墨和报纸油墨,印刷上海《申报》、《时事新闻》、《北京国家报》和《大包敏》等。此外,通过西方传教士,平版印刷术也传入中国。1833年,广州出版了《东西洋考月报》,随后又出版了《国闻》。1874年,平版印刷技术传入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是1876年点石斋平版书店的成立。

第二,引进印刷设备。由于动力的采用,卷筒纸轮转铅印机和自动铸造机的发明和使用,现代印刷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里进入了成熟阶段。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和美国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电力、冶金、机械、化学、造纸等工业的发展为印刷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印刷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到19的70年代,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地出版社(商行)的印刷设备都是从国外来的。清同治十一年(1872),上海报关行购买了一台欧式手轮式翻报机,每小时可印数百份报纸。1906年,英国人发明的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单滚筒机进入中国,开始双面印刷新闻纸。1912申请大厅购买了两轮转印,每小时可以打印2000张。1916年,申请大厅购买了一台法国卷纸印刷机,每小时可印8000张。1925年,上海时报购买了一台德国的彩色滚筒印刷机,这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凸版印刷机。在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印刷机械开始作为民族产业出现。如上海利永昌机械厂创建于1895,到1912,先后成立了6家规模相近的印刷机械厂。这些印刷机械厂主要维修和生产一些小型印刷设备。印刷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