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诗有什么特点?
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评价说:“建安之初,五字冲天,文帝欲得节,王绪欲得刘,望路而争;且怜风月,祭奠池园,形容雍容华贵,讲一场酣畅淋漓的酒席,慷慨大方,正气凛然,才气横溢;“提出一个观点是一回事,不求精妙的小聪明,驱走言语和表象,只求说清楚。”(1)从这个角度来看,“慷慨”和“舍得”是建安文人共同的风格特征。钟嵘在《诗品》中对曹植诗歌的评价,主要是指这种“慷慨”和“骨气”在曹植诗歌中尤为突出。他诗歌的“慷慨”和“骨气”体现在:
(1)痛定思乱、同情民生的“忧生”。建安作家生于乱世,饱受流离之苦。他们要么在军旅中度过了半辈子,要么经历了艰辛,对生活感触良多,体验深刻。因此,感到不安和同情人民的苦难成为建安诗歌《慷慨之声》的相同内容。曹植生于乱世,长于军中。他也和他的父亲一起在南方和北方战斗。直到建安九年,曹操消灭了自己最大的敌人袁绍,占领邺城作为根据地。曹志才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可以说,曹植对当时混乱的现实是有所了解的。《送别石英》是诗人时间感和无序感的杰作。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忧生”表现为对人生的忧虑,感叹内心的苦涩:“此生若风吹尘骤”(《陆楼行》),“此生若活,朝夕若显希望”(《王彪换一匹白马》)。和大多数建安诗人一样,曹植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实现人生价值,而“朝露”般短暂的人生,尤其是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时刻折磨着诗人敏感的心灵,刺激着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之后,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沮丧、悲伤、恐惧和怨恨之中。尤其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后,曹植一直受到曹丕父子的攻击和迫害。曹植总觉得自己“轻于鸿毛,谤重于泰山”(黄初六年令),总是提心吊胆,为自己的性命担忧。生活境遇的巨大变化直接影响了诗人的创作风格。曹植的诗歌也从前期的乐观、开放、飘逸,发展到后期的深藏曲、悲愤。但是,“大方”和“傲慢”的风格一直充满了攻击性。
在曹植后期的诗歌中,比喻手法运用较多,间接地、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愤慨,因而显得隐晦而深刻。比如《徐阶篇》中用一个飞天蓬来形容一个人的流浪生活,《七步诗》中用一个豆筐来形容吃人的行为。《栽赃葛楠夏杉》和《闺中扯衣》都是以恨女人、想女人的口吻进行讽喻,表达了她们的愤懑、愤怒和无奈。“孤魂项故城,凌叔遣京师。那些幸存的人突然恢复,死亡和失败”(《把白马送给王彪》)。面对骨肉相残,你将何去何从,诗人却是又悲又怕又怒,感情的洪流像喷泉一样冲上来。“自顾不暇石,使心悲”“匆匆相爱,能不苦吗?”(白马王彪)艰难的经历和复杂的心态,更增添了这首诗的阴郁。所以曹植后期的诗更多的是“忧生”和愤懑。
(2)建功立业、执着追求的“慷慨之声”。连年战争带来了社会混乱和政治思维的普遍需求。“建功无愧于世,守金石之功”成了“那个时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3),曹植的追名逐利更是严重。曹植一生为君父,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精忠报国,利民》(与杨德祖书);因为曹植从小受父亲曹操的影响,立下了“皇上要帮忙升天,四海不再有兵”(《把王灿让给丁仪》)的大愿。曹植虽然在文学上出类拔萃,但他不甘心只是一个作家。“他的第一个愿望是出政绩,立‘治国大业’。其次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最后成为文学家,“以书法为功德,以词为君子”(4)。因此,倾诉诗人建功立业的崇高理想,成为曹植早期诗歌的重要内容。《白马篇》是曹植早期的代表作。诗中刻画了一个英气逼人、武功高超、视死如归的年轻游侠。在这个理想人物身上,倾注了诗人“立功报国”(郭茂谦《乐府诗》卷六十三)的志向,诗中充满了豪气。读完完整首诗,藏起思绪,你是否有一种肃然起敬、催人奋进的直观感受?你是否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爱国激情,激励着人们不断进步?”文风以气为主,清浑”(曹丕《典论文》)。曹植早期诗歌中涌动的“气”就是这种阳刚之气,浩然正气,他的“慷慨”积极向上,光芒四射,意气风发,正是构成曹植诗歌的“脊梁”。后世提倡的“建安风格”所指的就是这种精神。
"曹植后期的诗歌是他的痛苦生活培养出来的,所以更慷慨."(5)尽管屡遭迫害,曹植并未灰心,其“建功千古,留名世石”(与杨德祖同书)的远大理想从未改变;虽然忧心忡忡,冷嘲热讽,但也有“更慷慨的声音”和“极其高昂的情绪”。最能代表他一生理想事业的诗句是他的乐府诗《秋录篇》,写于明太祖年间:“谨以勤政示人,却输于明君。有了这个王佐才,他才大度,才独特。”..."孔子删诗书,王分诗书. "我是个傻子,浑身都是花。“那时候曹植人到中年,经历了各种人生变故。他从一个英俊的儿子变成了一个闷闷不乐的总督。因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追求尤其能体现诗人“身体健康,自强不息”的终生哲学。同时充分显示了曹植辅佐明君,建立功业,以实现“三仙”境界的野心。尽管忧心忡忡,但曹植对功名的追求是执着的。他继承了屈原那种坚持理想、忠于内心、至死不渝的执着精神。”.....但王晨之变骨肉,其赤诚之爱,既同情汉亡,又伤魏乱,感物而指物,欲复吞,其源已合骚”(6)正是此点。
在曹植后期的诗歌中,他在倾诉抱负难获回报的苦闷和愤怒时,也贯穿着“慷慨无群”的愤怒。“愿轻济,惜哉无柜!隐居不是我的志气,我甘愿去国难。”(《杂诗》)流露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凉魅力,塑造了一种悲凉悲壮的“骨气”。正如人们所评价的那样,“(支)不在压迫下颓废,不放弃英雄事业的理想,始终慷慨大度,所以他的诗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充满了朝气和高昂的脊梁。”(7)
第二,带着感情和纬度收养华茂。
曹植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文学观念。“大街小巷说的都要有可乐,打铁轴的歌要优雅,普通人的思想不要轻易抛弃。”(书与杨德祖)。是曹植把平实的乐府民歌发展成一首五言律诗,是一个采纳华懋的文人写的。主要表现在:
(一)从叙事到抒情,拓展了五言诗的主题。乐府民歌擅长叙事。建安诗人继承了他们以叙事为主的特点,同时又是抒情的,这在曹植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首先,曹植的诗歌个性鲜明,抒情性强。无论你写什么,读者都能看到诗人独特的形象——抒情主人公“我”。他早期的诗歌《白马》、《暴露的故事》,抒发了他的豪情,使人感到兴奋、开朗、自信。他的《七伤诗》和《美女小品》,描写了他对妻子的怨恨和遗弃,使人领略到他内心的苦闷和悲哀;揭露现实、反抗迫害的《白马王子王彪》和《泰山上的傅亮行》,使人感到他的苦闷、忧虑、愤懑和愤懑。他后期的诗特别动情,有的悲凉缠绵,有的激情澎湃。正因为他“有志于写作”,所以他有意识地创作诗歌,从而大大增强了文人五言诗的感人力量。
其次,曹植扩大了五言诗的范围,更充分地表现了诗人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如“寻夫思妇”主题相同,《杂诗》(略阴晴景)因事而起,勾起诗人对多年未归的丈夫和不满的男女的联想,进而直接抒发情感;《杂诗》(西北有个织女)塑造了一个总是充满烦恼的思乡女子形象,通过细腻的雕琢,传达了思乡女子格雷斯福的温柔、纷乱的心事和无尽的孤独与悲伤。《门口有万里客》用粗放的线条勾勒出仆人无法安生的寻夫模式。由于作者长期搬迁,生活艰辛,与丈夫感情统一,情感渗透融合,诗人不再用比喻来比喻,而是直接用精炼、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丈夫的愤怒和怨恨,从而表现出诗人隐藏的反抗。
(2)“由简入美”使五言诗和词丰富多彩,文质相称。汉乐府中的民歌语言简单直白,建安诗人的作品大多如此。曹植的诗歌,在保持其质朴自然的特点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了加工和提炼,使其诗歌呈现出语言精炼、文字华美的特点。
曹植的诗讲究选词对仗,讲究精炼的用词和旋律,“用最精炼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飞了一百多尺,我在御木苛亭附近,远远望着周,早晚见平原。”(杂诗)。热情豪迈的语言表现了诗人悲壮的精神。“所有人都抛弃旧爱,所以你活不下去。”送松为女萝卜,待人如浮萍。"(《闺情》),温柔的呢喃,倾诉内心的忧伤。"明月清景,行不平。秋兰被长野占领,朱华被绿地占领。”(《公宴之诗》)。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西园绚烂的秋色,而“北”和“毛”两个字则将浓墨重彩的意象描写到了极致,既精致又不逊色于唐代。
曹植的诗歌也非常注重节奏,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和谐性。如《游北海岸,夜宿潇湘》(《杂诗》)、《孤魂飞故城,棺材送京师》(《王彪作白马》)等诗,平仄和谐,音调铿锵,读之适口,听之倦,为五言诗的旋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曹植的诗还经常使用双韵复调,如“柔条满冉冉,落叶飘飘”(《美人》),“明月照高楼,流光飘零”(《七哀》)。正是“冉冉”、“舞动”、“徘徊”等押韵词的运用,才使曹植的诗歌和谐而富有意境。
(3)注重写作技巧,丰富五言诗的艺术表现。《陈思齐开始工作》(9)。曹植的诗歌善于振奋精神,往往在一首诗的前两句突出和夸张气氛,让读者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基调。这要归功于曹植努力锻炼警句。比如《野田黄雀之旅》的开篇一句就用“树高有多恨台,海水掀浪”来渲染险恶的环境;“四面八方有不同的大气,千里之外有不同的风暴。”《泰山上的傅亮行》开篇一句就描写了各地不同的气候,烘托了沿海人民的疾苦,产生了抢声的效果。
曹植的诗歌还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写作技巧,大大增强了文人五言诗的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钟嵘对曹植诗“人品极高,词为华懋所采”的评价是相当中肯恰当的。也正因为如此,曹志才无愧于“建安第一奇人”的美誉。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曹植和乐府的五言诗,才真正走上了雅化的道路,展现了诗歌在未来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