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
根据心理学的年龄阶段,青春期是指:青春期(11,12至14,15),青春期早期(14,15至17)。
青春期是人类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化问题,人的一生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但是,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矛盾、内在心理结构的动因、主观需要与客观现实的矛盾更加复杂,形成了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使社会化过程更加艰巨。如果这个阶段的复杂矛盾解决得好,社会化进程方向正确,青少年的身心就会健康成长;反之,其社会化过程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形成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心理是客观现实在青少年大脑中的反映,是通过人的意识、认知、思维、思考和判断而形成的。犯罪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归根结底也是各种消极因素在犯罪主体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探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必须分析与犯罪心理形成相关的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生活中能够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各种因素,分为大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小的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
第一,客观因素
(一)宏观社会环境因素
1,政治环境因素。
国家政局是否稳定,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正常成长,特别是社会动荡对社会犯罪有直接影响。这是因为社会动荡使原本缓和的社会矛盾重新对抗,一些人民内部矛盾被激化。有矛盾就有冲突,有不满就有反抗。反抗的形式不仅仅是抱怨,还有一些犯罪。社会动荡降低了党的威信,动摇了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声誉,颠倒了美丑善恶,形成了反社会心理,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经济和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指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衰退,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收入减少,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其中,年轻人的就业受到影响,抑制了他们正常的心理发展。年轻人在学生时代充满理想,前途光明。他们精力充沛,兴趣浓厚,渴望学习。他们希望进入社会后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由于经济衰退,他们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生活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对生活的激情丧失了,这抑制了他们正常的感情,使一些青少年感到失望。一些青少年从不满走向对抗,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些青少年,因为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悲观、抑郁、怀疑、自卑,形成心理变态;甚至还有一些四处流浪的少年,同样的命运让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社会的阴暗面,发牢骚。这时候就容易接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发展成犯罪团伙。
3.精神文化因素。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混入了中国。如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色情影视作品;宣扬西方所谓的“性自由”和“性开放”;宣扬暴力和封建迷信;就连在中国绝迹了几十年的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也死灰复燃。这些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毒害了年轻人的心灵。青少年由于认知能力与生理发展的矛盾和意志薄弱,容易堕落。
(二)社会和环境因素小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在家里的时间最长,父母最熟悉他的情况,关系最密切,权威最大。一个人的气质、性别、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与父母的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关。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掌握社会的基本行为和生活习惯,影响青少年正常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家庭稳定;首先是家庭教育。
家庭稳定——指完整的家庭或有缺陷的家庭,即“单亲家庭”或“双亲家庭”。现代社会的发展认为,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才是完整的家庭,而完整的家庭一般是稳定的。所谓缺陷家庭,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因死亡、离婚、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而缺席的家庭。
一个健全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好的作用。父母之间有差异的教育,是一种天然的和谐,是一种巧妙的配合,相得益彰。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并不完全相同。母爱是母子关系的特殊产物,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缺乏母爱的孩子是有缺陷的孩子。缺乏母爱会让孩子心理不稳定,产生情感和人格障碍。这样的孩子孤僻、冷漠、粗鲁、内向。如果没有父亲,母爱就会发展成溺爱型,家庭的稳定性就会丧失,家庭的教育功能就会减弱。缺陷家庭的不幸,就在于缺少这种自然和谐的师范教育。
家庭教育模式——孩子从出生到上学的6到7年间,主要靠父母生活。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品行非常重要。“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可见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不仅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仍然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粗暴简单——这种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甚至是学习生活进行训斥和打骂。只要孩子的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不打不骂就会受到惩罚,对孩子的态度是命令式的。对孩子没有爱,或者即使有爱也强迫孩子服从父母的命令。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这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促使他们在社会中寻求呵护和温暖。
放任主义——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是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从不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结果孩子出了问题,突然意识到,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掩饰和鼓励——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就是对孩子的错误言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袒护孩子的缺点,鼓励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良家风——这类家庭是指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思想道德和生活作风不良,且未加以纠正,直接影响家庭年轻成员的家庭。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这样的家庭无疑对他们起到了染缸和温床的作用。
溺爱——这种家庭的教育模式是父母爱孩子但不教,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从小追求享受,爱休闲讨厌工作,贪得无厌,傲慢自私,多见于独生子女或未婚子女家庭。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容易形成自私、任性、固执的性格。
2.学校环境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需要学校教育的塑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功能。因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青少年精神文明的地方,小学教育阶段(6-12岁)主要是直观教育和形象思维,中学阶段(12-18岁)以抽象思维为特征,到了高中阶段(16-6544)而且,中学阶段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他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有正义感;另一方面,认知能力不全面,评价事物和看待问题容易走极端,情绪不稳定,无法正确对待和处理挫折。这些矛盾就是青少年的* * *本性,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重智育轻德育——这在中学教育中尤为突出,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就是一个标准——学业成绩。如果你成绩好,一切都会好的。“一帅遮百丑”,忽视思想道德教育。而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老师嫌弃,父母愤怒,社会歧视无人问津,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这无疑将他们推向社会的对立面,使他们自暴自弃,出现反社会倾向,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校风不正,管理不善——由于社会的发展,如今的校园早已与外界融为一体,不再是一个祥和、优雅、书香的世外桃源。周围都是网吧和游戏机,学校管理滞后,导致逃学、抽烟、打架、盗窃、早恋等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严重。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快速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但由于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尚未定型,这个阶段可塑性还是很大的。如果他们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生活成长,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师缺乏职业道德——教师应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自由主义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职业精神;有的老师在讲台上大声抱怨,把情绪带入课堂;有些老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对成绩差的学生要么讽刺,要么不管,甚至打骂惩罚。这样的师德,让“老师”的崇高形象在学生心中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