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石窟简介
玉林洞又名万佛峡、玉林寺、上洞子,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原安溪县)南70公里,属敦煌研究院管辖。这个洞穴是在玉林河峡谷两侧直立的东西向悬崖上挖的,因沿河两岸的榆树林而得名。
玉林洞的建立日期没有考证。从洞穴形式和相关铭文推断,它始建于隋唐以前的北魏时期。从壁画的风格和游客的题字来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都有雕刻、彩塑,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玉林洞共有43个洞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
彩绘佛道图10856,彩绘佛道像244。洞穴中,唐代3洞,五代8洞,宋代13洞,西夏元代4洞,清代9洞。从石窟的形式、内容和艺术风格来看,与莫高窟高度相似,是莫高窟艺术体系的一个分支。1961年,玉林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石窟的建筑特色:
榆林石窟的形制主要包括中央佛坛石窟、中央宝塔石窟和大象石窟三种类型。各种洞窟形制始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但东西崖上的上层洞窟前有许多深洞,与莫高窟不同。
在五代和北宋时期,建造和重建了23个洞穴。其中有大量的支持者画像,分为三类:即曹氏反叛政权统治者及其家属、大小官员的画像;嫁给曹石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者的画像,如于阗国王和王后、吐谷浑慕容桂英的旅行地图等。
特别是出现了曹氏画院的“西毒画院大使”、“知书达理画家”、“杜江画家”、“画师”等画像,是重要的史料。五代及宋初洞窟壁画的内容和风格多为前代的继承。但在一些洞穴中,有敦煌石窟中罕见的题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玉林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