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王晓佳?

王晓佳

西南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瑞典隆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分别于1982、1984、1990在原西南农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4 -1995瑞典德龙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重庆市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前西南大学校长。

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蔬菜科学、植物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的研究。1990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1子项目1项,教育部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市)级项目多项。出版《生物工程》等专著2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本,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64篇,其中在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多篇论文获奖。

代表性成果包括:明确了甘蓝柱头阻止花粉萌发的蛋白磷酸化,分离出自交引起的磷酸化蛋白底物;建立了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标记快速鉴定孢子自交不亲和性的新方法,并利用S位点的多态性成功鉴定了甘蓝类作物的育种系和F1杂种。分离并克隆了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中的SRK结合基因Thl1。建立了皱皮甘蓝和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获得了细胞质杂种。还主要研究选育了“西园2号、3号、4号、6号、8号”等一系列优质、抗病、高产的甘蓝F1杂交种,在近20个省(市)种植推广,取得了较大效益。

中文名:王晓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南溪县

出生日期:1956年3月17。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西南农业大学

主要成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

西南大学首任校长

代表作品:生物工程等。

星座:双鱼座

亲身经历

1982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农学学士;

1984 12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硕士;

1990 12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农学博士。

1994-1995瑞典隆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2-2005.7西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西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西南农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西南农业大学校长,西南农业大学学术(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2005年7月至2011年5月23日任西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2011年9月,王晓佳同志被任命为驻悉尼总领馆教育处参赞级领事,并于2011年9月23日到任。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处参赞、中国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事馆参赞,分管教育处全面工作。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

全国农林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

全国农林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园艺学科组组长,

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重庆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等特邀编辑。

1997当选重庆市北碚区人大代表。

从1994年5月到1995年5月,他是瑞典隆德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合作研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科研成果

致力于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和高等教育科研管理。

为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开设了“蔬菜育种”、“生物工程”等五门主干课程。

出版《生物工程》等专著2部,主编国家重点规划教材《蔬菜育种学》。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1项,高校博士点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专著2部,论文64篇,其中一级期刊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选育出“西园3号、4号、6号、8号”等一系列杂交甘蓝新品种。

研究领域

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蔬菜科学、植物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的研究。1990以来,负责蛋白质磷酸化阻止甘蓝自交花粉萌发(39970516),利用S位点多态性进行块茎分析鉴定甘蓝育种系(39740034),研究快速判定甘蓝自交不亲和的新方法(39100055)。出版《生物工程》等专著2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本,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64篇,其中在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多篇论文获奖。

代表性成果包括:明确了甘蓝柱头阻止花粉萌发的蛋白磷酸化,分离出自交引起的磷酸化蛋白底物;建立了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标记快速鉴定孢子自交不亲和性的新方法,并利用S位点的多态性成功鉴定了甘蓝类作物的育种系和F1杂种。分离并克隆了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中的SRK结合基因Thl1。建立了皱皮甘蓝和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获得了细胞质杂种。还主要研究选育了“西园2号、3号、4号、6号、8号”等一系列优质、抗病、高产的甘蓝F1杂交种,在近20个省(市)种植推广,取得了较大效益。

他主持和参与的项目有:科技部863合作项目(2003AA207120)“主要蔬菜分子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2001121-02)。特新品种选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955)“甘蓝S受体激酶底物蛋白编码基因的分离克隆”、教育部重点项目“人胰岛素样基因转化甘蓝的研究”、重庆市教委应用基础项目(11813)“人胰岛素样基因转化甘蓝的研究”、重庆市科委(2001-66 S受体激酶底物蛋白的测序及探针制备”和重庆市科委(2003-7914)申请的基础项目“甘蓝S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性格成就

199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被评为农业部优秀中青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归国人员。

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

2003年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

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两项。

重庆市优秀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和软科学二等奖分别为1。

四川发明协会分别获得1金银奖。

2000年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参加重庆教育代表团考察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六国高等教育。在本科、硕士、博士期间,讲授了蔬菜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工程等5门主干课程。培养和指导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出版《生物工程》等专著2部。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蔬菜育种学》主编,参与编写《蔬菜制种原理与实践》、《植物组织培养》等教材。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如《游离氨基酸分析法快速判定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等电聚焦电泳快速判定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等电聚焦电泳及游离氨基酸分析》、《自交系花粉与柱头蛋白》、《甘蓝组织培养中的微电流效应》等,其中一级期刊发表论文15篇,多篇论文获奖。

科研方面,主持研究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市级项目3项。“甘蓝离体培养微电流刺激效应研究”,1997获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蓝杂交新品种‘西园4号’的选育”获1995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蓝杂交新品种‘西园3号’的选育”1987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研究》,获重庆市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65438至0987。《蔬菜育种学课程改革》获1989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0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一等奖。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优秀海归,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版《生物工程》等专著2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本,参编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64篇,其中在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多篇论文获奖。

承担这项工程

从1990开始,负责蛋白质磷酸化防止甘蓝自花授粉(39970516),利用S位点多态性进行块茎分析鉴定甘蓝育种系(39740034),研究快速测定甘蓝自花授粉亲和性的新方法(39100055)。

他主持和参与的项目有:科技部863合作项目(2003AA207120)“主要蔬菜分子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2001121-02)。特新品种选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955)“甘蓝S受体激酶底物蛋白编码基因的分离克隆”、教育部重点项目“人胰岛素样基因转化甘蓝的研究”、重庆市教委应用基础项目(11813)“人胰岛素样基因转化甘蓝的研究”、重庆市科委(2001-66 S受体激酶底物蛋白的测序及探针制备”和重庆市科委(2003-7914)申请的基础项目“甘蓝S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发表的论文

随机选取一些已发表的论文如下:

薛立言、罗兵、朱立权、杨勇军、张鹤翠、常登龙、陈松、彭艺博、杨红、曾静、杨昆、高奇国、李承琼、任雪松、王晓佳。酵母双杂交检测甘蓝中SCR识别和结合SRK胞外结构域核心编码区DNA序列。作物学报. 2012 (09)。

魏京义、高启国、任雪松、王晓佳、李承琼、宋明。甘蓝eSRK重组体的构建及其与SCR的相互作用。作物学报. 2012 (09)。

宋明、徐俊强、孙子健、唐庆林、王志敏、王晓佳。甘蓝花粉钙调素样蛋白基因BoCML4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Acta Crops.2012 (12)。

陈松、曾静、高其国、朱立权、刘玉东、任雪松、王晓佳。自交不亲和甘蓝亲和花粉早期差异的蛋白质分析。园艺科学学报. 2013 (01)。

任雪松、李承琼、宋鸿远、司军、宋明、王晓佳。春甘蓝新品种西苑11的选育。中国的蔬菜。2011(02).

唐庆林、王志敏、任雪松、宋明、王晓佳。甘蓝LFY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中国的蔬菜。2011(04).

高启国,魏京义,朱立权,王晓佳。基于SRK和SCR序列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单体型分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2)。

高启国,孙子健,魏京义,朱立权,王晓佳。两种SRK截短蛋白在甘蓝中的体外表达及其与THL1相互作用的检测。园艺科学学报. 2011 (04)。

杨红、朱立权、张鹤翠、杨勇军、薛立言、杨昆、于浩、彭艺博、罗兵、吴志刚、黄丹、高启国、王晓佳。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甘蓝SCR与SRK胞外区片段的相互作用。中国农业科学。2011(09) .2009.200010000006

罗冰、薛立言、朱立权、张鹤翠、彭艺博、陈松、杨红、杨昆、李承琼、王晓佳。酵母双杂交法检测甘蓝中SCR和SRK的相互作用。作物学报.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