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前教育范文1500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了解行为习惯的内容:热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洗手如厕,文明饮食,遵守公共道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兴趣,照顾好自己,生活安全等。,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要想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

首先,改变父母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现在的农村孩子多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宠。只要孩子乐意,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不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让孩子被带进幼儿园和农村工作特别困难。班里孩子数量太重,家长不理解老师的工作。他们关心的是,孩子们每天学几个字,谢几句话,算几道数学题。他们根本不太注意孩子的行为习惯。他们不明白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生。要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并不是随心所欲。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塑造什么样的孩子。作为父母,面对任性无理的孩子,我们必须说。

不会,同时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始,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

字关,不仅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后患。

去年,一个小男孩来到我的小班。当他的父母不在身边时,他总是由他的祖父母照顾。那时候他还不到三岁,长得很壮很大。入园第一天,他有点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轮流抱着孩子,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这样。第三天,所有家长都不让陪孩子,爷爷奶奶一直跟老师说要多抱孩子。后来一个月过去了,别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他却还是天天哭着让一个老师抱着,因为他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他的祖父母在第一天对他说,

别的孩子不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鼓励,不要让老师习惯。他一定会和其他孩子一样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只有父母在生活中不轻易放弃第一次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孩子的良好行为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发展成良好的行为。父母的良好行为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接受。对于3到5岁的孩子,家长要尽职尽责,仔细观察,及时表扬他的好行为,形成习惯。对不良行为表达不满,要帮助他学会辨别能力,不要责怪他。习惯的形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成功感的孩子,自然会重复这种行为,成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

3.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大人,尤其是父母。蒙台梭利说:在孩子身边,大人尽量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与孩子交谈。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在大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和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时刻为孩子做好榜样,比如:孩子的礼貌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干净的习惯,爱读书。俗话说

接近朱者赤和墨西的人是黑人,他们的童年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认知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正面引导非常重要。

这次在武汉,影子老师

在随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4班的孩子习惯特别好。每个孩子从入园到放学的第二天,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做得非常好,连家长都配合得非常好。运动会前,老师会开家长会,老师会讲活动的安排。没有家长和孩子说话,家长认真听孩子说话,学会耐心倾听。农村的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做个榜样。比如,忙碌一天后,他们要收拾好农具,洗手洗脸,不要把脏衣服到处乱放,把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在孩子面前抽烟,不要随地扔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会自觉效仿,长期坚持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例子对孩子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上要注意方法和途径,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家长跟老师沟通:

XXX老师,我们家孩子很调皮,不听话。在家里,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事可以打他,我们家长也不会介意。

。这样的父母可以理解他想通过打骂来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但他不理解孩子喜欢鼓励和表扬。如果总是被批评、指责、殴打,他情绪上的不宽容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也可能会激发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的不良行为。如果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鼓励、支持和肯定孩子的想法,然后耐心地诱导和启发孩子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要多抽出时间,给孩子创造重复良好行为的机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始至终贯彻执行,才会有效果。

第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工作者,要保证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除了加强家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系统、更专业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天的作息规律,进行系统的教育。3-6岁的孩子是性格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很大,其性格和品德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反复出现,所以教育内容要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规定幼儿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该做到和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期衣、食、住、行、行中的文明行为和习惯标准,如:坐姿坐姿,睡姿,饭后收拾餐具,活动后整理用品;

三光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轻;午餐要求三干净。

碗是干净的,桌子是干净的,地面是干净的;午睡时,要求孩子穿脱衣服,整理衣服,翻衣领;教育孩子做自己的事,学会做不会做的事,坚持学以致用;我们也应该在各种节日上教育我们的孩子。

三八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六一儿童节好孩子的教育,七一。

热爱党的教育等等。我们注意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胆小性格的孩子主要培养勇敢的品质,对待霸道性格的孩子主要培养宽容、和谐、善良的性格,对待贪婪占有别人物品的孩子主要培养诚实的品质等等。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和了解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培养农村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要明白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孩子思维的视觉特点,可以讲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特点了解行为的好坏,了解大人的态度,用正面形象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坏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和孩子讨论制定一个行为准则(适合中大班的孩子),让孩子说我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自觉遵守规则。

进行榜样教育,采取各种教育行动。

优秀的人习惯于榜样教育,身边的成年人也是孩子的榜样,包括父母、老师和身边的孩子。教师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身边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孩子,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它需要持久的训练,一种行为的出现必须坚持训练,才能保持良好习惯的形成。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评价和表扬,可以强化教育效果,让孩子逐渐形成习惯。

为了让孩子的行为习惯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建立家庭和幼儿园的联合教育网络,每月通过《家庭联系手册》进行书面形式的联系,有什么事情随时和家长沟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我们还需要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情况,让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在家和在园里都有同样的感受,良好习惯的培养才有真正的意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加大投入,研究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束语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有机会参加20XX国培项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武汉永红幼儿园影子老师。

在岗位实习一个月,受益匪浅。永红特别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孩子的教育也要把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和督促孩子坚持行为训练,家长和老师都要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我相信,只要在幼儿时期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