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武刚的一生
尼黑大学成立不到两年,就开始了汉学生涯,在埃里希·海涅施、沃尔特·富克斯、赫伯特·弗兰克等人的指导下。除了主修汉学,包武刚还选修了日本学、蒙古学和哲学,学习满语、梵语和藏语。1953年,23岁,以《长梁与陈平der Han-dynastie》为题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1954-1960)开始助教生涯。期间完成了1959国学教授资格论文。此后任教于汉学,并于1962年秋参与了海德堡大学汉学的创建,次年成为该学科的主任教授。1966应母校慕尼黑大学邀请,从海德堡回到慕尼黑大学任教于慕尼黑大学东方学院,并担任东亚研究所所长。尽管收到了其他大学的聘书,鲍武刚还是留在了母校,直到去世。在教学生涯中,包武刚多次受聘于密歇根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与美国汉学家和东亚研究者建立和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他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香港、台湾省、日本和夏威夷从事研究工作。此外,包武刚还是美国加州大学(1968-1969)、密歇根大学(1977)、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客座教授。堪培拉)(1984),筑波大学,东京哲学研究所(1984)。在他漫长的学术生涯中,鲍武刚培养的一批批中国学者在德国汉学界熠熠生辉,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为活跃在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国际名人。近30年来,包武刚在慕尼黑大学指导了100多篇硕士论文(慕尼黑大学直到1969才设立汉学硕士专业,汉学在此之前只是辅修专业)。他本人是东亚所培养的第四位汉学博士,现在慕尼黑大学毕业的汉学博士接近三位数,大部分博士论文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1990起,还受聘为德国研究会汉学专家。1976-1993任德国研究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1985年当选为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1992年成为莱茵-威斯特法伦科学院院士。
包武刚的国学行政有很多家族渊源。他出生于一个对广义的亚洲有着浓厚兴趣的家庭。他的父亲汉斯·鲍尔教授是著名的阿拉伯人和闪米特人,他的名字赫然列在德国百科全书(Brockhaus Enzyklop?Die),是德国东方研究所研究协会(Deutsche Morgenl?Ndische Gesellschaft)主席。包武刚继承了父亲的生意,却把目光投向了东亚。据他说,他担心他的父亲太有名了,无法在中亚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这种观念的差异造就了本世纪继卫礼贤之后对德国社会文化影响最大的汉学家。包武刚5-6月访华,1977。1997 65438+10月14,包武刚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