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编组站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铁路编组站调车设备的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三次飞跃。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虽然建成了一些编组站,但大多是区段站,轨道少,有效长度少,调车平面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1958年,我国第一座简易驼峰(又称“土驼峰”)在丰台站建成后,在“大跃进”的两年多时间里,全国共建成150多座简易驼峰,这是调车作业技术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随着简易驼峰的改进,非机械化驼峰在一些地区和地方编组站得到了广泛的发展。1960年,苏家屯编组站建成我国第一座机械化驼峰,并成功使用了车辆减速器(在编组站有2~3个制动位和铁鞋),大大降低了制动和动员的劳动强度。实践证明,机械化驼峰与简单驼峰和非机械化驼峰相比,通过能力可提高30%~50%。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编组站大多采用这种调速系统,这是编组站调速技术的第二次飞跃。1978在丰台西编组站率先建成驼峰半自动调速系统,1979在哈尔滨站下游车场投入减速顶-减速顶调速系统。到1985,基本实现了以枫溪、南翔为代表的点式调速系统,以xi安东为代表的点式连接调速系统,以广州北、艮山门为代表的连续式调速系统。这是编组站调速技术的第三次飞跃。1989在郑州北站上游车场建设了驼峰作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微机分布式调车速度逐点自动控制系统、溜放驼峰微机自动控制系统、驼峰推焦机车无线遥控系统)、驼峰尾部微机联锁控制系统和编组站既有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全面自动化调车作业的编组站。特别是我国在编组站调车作业自动化的研究中,首创了独立的减速顶-减速顶顶点连接调速模式,为编组站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中国编组站的发展:

80年代铁道部下属编组站46个,其中路网编组站13个,地区编组站16个,地方编组站17个。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新干线的建成运营,编组站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根据铁道部运输局1997号文件,全路编组站总数由46个增加到49个。原编组站中,新龙华站因不再担任路网中货车换乘的技术操作,不再列为编组站;京九、宝中新线引入运营,浙赣、宝兰复线建成运营。新增阜阳北、向塘西、乔司、迎水桥4个编组站。在哈尔滨枢纽,哈尔滨南站是路网货车技术作业,改为路网编组站;哈尔滨站是管内货车的改编作业,改为区域性编组站;鹰潭、阜阳北也是路网货车的改编作业,定为路网编组站。各编组站新确定的名称见附表。此外,办理解体区段和摘挂列车作业的区段站291个,其中一等站77个,二等站113个,三等站1065438个,驼峰2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