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唐诗散文
其次,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这首诗或词的写作背景。这看似简单,却很重要,也容易被忽略。因为只有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和诗的创作背景,才能深入了解他的思想感情,从而进入更深的认识。
比如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春来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不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不了解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不了解人民对他灵魂的时时忧虑,就很容易把这首诗理解为一部普遍热爱春雨的作品。在这首诗中,杜甫对春雨的喜爱是因为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因为好的春雨可以滋养幼苗的生长,带来好的收成,让人民吃饱饭,过上好的生活。所以诗人一开始就用喜欢的口吻称赞它是“好雨”,说它“知时节”。他的心,他的感情,他对事物的喜怒哀乐,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可见,理解杜甫的人生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意义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还可以在感受到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感情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养成爱国爱民的情怀,融化为更高层次的品质。再如李白的诗词歌赋,充分表现了他们“智勇双全,乐于助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同时也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天赐人才,就让它就业吧!”(《入酒》)“某日登长风破巨浪,直挂云帆过深渊”(《难于上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每当我们读到这些诗句,热血沸腾,深受感染。如果能多了解一下李白的人生思想就更好了。再比如读岳飞的《满江红?只有了解了南北宋时期,国破家亡,爱国人士满怀爱国情怀与抱负,却无力报效国家的具体历史情境,以及岳飞的人生思想,才能真正理解这位深层次的爱国将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凉……饥肉,笑渴匈奴血”。“正本清源,面向苍穹”的民族情怀被进一步感染和启蒙,转化为自己的民族情怀和文化素养。
第三,感受诗歌的情感意蕴,吟诵使之成质。在完成了上述的“知其所以然,也知其所以然”之后,就要“感其所以然,明其所以然”,深入到对作品“情”的感受和理解,从学习知识进化到培养素质。那么如何才能感受到它的“情”,领悟它的“意”呢?方法只有一个:朗读→朗读→背诵→诵经。一定要大声朗读,从一般的“朗读”逐渐进入“诵经”。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像人体中流动的血液,感受到像人的灵魂一样的“积淀”。在频繁反复背诵《唐诗宋词》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陶冶了品质。久而久之,你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优雅”、“和谐”、“儒雅”。随着“唐诗宋词”的感情、感染、感悟、民族情怀的深入,尤其是更高层次的民族情感品质逐渐被培养。这样一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质就会像我们前面说的能量一样释放出来,获得意想不到的人文效应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有了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怀,他们在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同时,也会享受到作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愉悦和幸福。那才是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