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一篇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论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000多万,占农业人口的9.1%。据预测,到下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老年人口将上升到总人口的23%左右,届时中国将成为一个负担沉重的老龄化国家,这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矛盾。随之而来的支持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以防范,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文明和社会稳定。因此,农村社会养老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各级政府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一、家庭养老现状及老年人心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化,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95我们对富平县100个家庭的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4%的农村家庭对老人孝顺或基本能履行赡养义务,36%的家庭争吵、分裂、矛盾或难以履行赡养义务,17%的家庭无法履行赡养义务。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农村养老现状将逐步发展成为以社会养老为主、自我积累养老为辅的社会化养老趋势。据调查,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年轻人婚后与父母分居已成为普遍现象。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创业的意识,另一方面也逐渐削弱了他们赡养老人和孝敬老人的意识。2.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不再是养家糊口的主要生产对象。一些青壮年从事商业、副业,常年在外打工,甚至“乐此不疲”,也给生活在农村的老年父母的生活带来一定困难。笔者于65438-0996在华阴市考察工作期间,以“你认为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题,在关北乡青山等三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87%的农民普遍关心养老问题,其次是医疗问题。3.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独生子女结婚,造成一对夫妇的家庭单位结构(也称4-2-1结构),养四个老人,养一个孩子,家庭经济上难以承受,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更是难上加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带来了农村老年人心态的变化。由于年老多病,贡献越来越小,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被削弱。经济控制权非常有限(只有17%有控制权,46%没有控制权)。此外,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与家庭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矛盾,因此老年人在家中不受尊重,甚至受到歧视或虐待。很多老人的自卑感增加,认为自己“老了没用了”,“活着是多余的”。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哀叹自己晚年的辛酸,对生活失去信心,抑郁孤独。同时又害怕活着没人养,生病没人治,搬家没人伺候。第二,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势在必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而建立的一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它是由政府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举办的具有积累储蓄性质的社会保险,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事业。为了顺应历史的发展,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养老问题,1991年,民政部在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发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同年,它在山东穆平县组织了一个试点项目,然后逐步在全国推广。至此,一个共担国忧、下解民忧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截至目前,全国约有2亿农民参保,覆盖20%的参保人,累计保费100多亿元。我市这项工作起步于1992,1993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刚刚起步的农保工作在基层干部思想上产生了误区;1994的机构改革又被打了;1995和1996的自然灾害再次影响了工作。这项工作虽然难度大,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截至6月底,1997,全市参保人数15万人,累计保费2500万元,呈现出六县保费超百万、四县保费超三百万的良好势头。从我市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工作经费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参保人数仅占440万农民的3%,但我们深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和政策的深入人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理由:(1)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保障农民生活是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维护机制。《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将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竞争中必然出现社会弱者。此外,机构改革和精简冗员在一定阶段会增加社会失业人数,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维护社会公平。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如果社会保障工作跟不上市场经济,特别是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后顾之忧不能解除,就可能因为分配差距扩大、犯罪因素增加而影响社会稳定;由于道德滑坡,制约经济发展,延缓社会进步。(2)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顺利实施。发展经济,实现小康,首先要控制人口增长,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一要妥善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一旦农民意识到农村养老保险的积极作用,计划生育工作就会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3)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冒风险甚至倒闭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对企业职工的退休保障,将成为长期从事乡镇企业生产的农民的一大隐忧。农村养老保险为职工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将大大提高乡镇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体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代表了亿万农民的心声。因此,农村养老保险不仅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一项惠及农民和惠泽子孙的伟大事业。第三,问题包含希望对近五年来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笔者认为是一件惠及人心的好事,也是一件执行起来充满坎坷的难事。近年来,这部作品之所以被动徘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上有差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尽快在全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一些基层领导有下发文件、依靠部门办事的思想,认为农村养老保险是不显山不显水的软任务,不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人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周期长,做得再好,也不能体现当前队伍的成绩,不下大力气去应付就是推卸。二是宣传的高度和力度不够。任何新事物要被群众接受,都必须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是党和国家赐予农民朋友的福利,而不是负担。是存款,不是集资;为自己,不为别人。但是由于资金的限制和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还是分不清什么是农村养老保险,分不清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群众在对基本政策迷茫,没有解决思想疑虑的情况下,如何积极参与?第三,立法滞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否尽快建立起来,要靠立法,养老保险本身就是强制性的。但是国家考虑到目前我们的生产水平不高,当地很多人的温饱刚刚解决。在这种国情下,只能引导民众自愿投保,不能一刀切。但如果这样做,必然会拉长工作时间,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尽管当前民政部门完成国务院赋予的这项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相信,善举将牢牢抓住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公务员的心弦,全力推动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也要看到,这项工作刚刚起步,覆盖率还很低。所以目前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还是很重要的。(一)维护家庭养老功能,保障老年人权益。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健康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必须加快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步伐。然而,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中,家庭养老始终是社会养老不可或缺的补充。因此,在社会保障网络完善之前,仍应努力维持家庭的养老功能。要加强道德教育和五个文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树立尊老敬老的良好习惯。对不合理履行赡养义务、虐待老年人的案件要依法惩处,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大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走依靠自身养老的道路。没有人能回避人类生老病死的现实。从农村养老现状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来看,“老有所养难”已经成为农村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以前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以后赡养自己是必然趋势。在年轻有工作能力的时候,给自己投一份养老保险,其实可以赢得养老的自主权。当你丧失劳动能力时,如果你的子女能尽到赡养义务,你参加养老保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富足;当家庭保障不足时,养老保险可以提供另一种经济补偿;当家庭保障功能失效时,养老保障可以为你提供必要的费用,帮助你度过晚年。(3)办好老年公寓、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解决优抚对象养老问题。解决特殊对象的养老问题,除了养老,还有一个场所和服务的问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步建立和完善。如果这些设施健全,不愿与子女同住的城市老人就有了去处,农村的无助者可以通过生产福利院、养老院提供服务,使他们能够安全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