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诗歌体裁?

论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

(1)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也不得不成为最美的风景。文学形式的不断创造、整合、更新和超越,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线索之一。因此,研究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从古代的结绳笔记,到文字的长盛不衰,再到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诗歌的出现,再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出现和爆发式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景象层出不穷,汪洋汹涌。可以说,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是一部文学形式的进化史。魏晋以来,文体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很多文学批评其实都是文体批评,比如《文心雕龙》,其实就是文体研究的代表作。《文心雕龙》中提到的八种文体,其实就是文章的八种文体。

文学体裁是指所有文学作品的类型和风格。这是当代公认的观点。但这只是一个简洁的说法,概念无法完全解释。因为本文涉及的内容是古代文学文体的发展,所以采用这一理论。

(2)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是以原始歌谣的出现为标志的。比如有一首《打歌》:“断竹,续竹,飞土,吃肉。”是原始生产生活的再生产。可以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山之作。此外,早期诗歌和《周易》卦爻辞是中国诗歌的早期形式。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的305首诗歌。本来叫《诗经》,因为汉代儒生把它当做经典,所以叫《诗经》。

《诗经》作者的构成非常复杂,其地域来源也非常广泛。除了周朝音乐官员制作的音乐歌曲,以及官员和学者赠送的音乐歌曲之外,还有许多最初在民间流传的民歌。关于这些民谣是如何来到宫廷的,众说纷纭。汉代有学者认为,周朝派专门的诗人收集民歌,了解政治、风俗的利弊。还有一种说法:这些民谣是世界各地的音乐人收集的。音乐家是主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吟诗作曲为职业,并收集民谣来丰富歌词和曲调。诸侯之乐,献于皇帝,这些民歌汇集于朝廷。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这些对《诗经》的价值没有影响。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

《诗经》中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意象,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朱在《诗传》中解释为“说的实情”。这包括一般陈述和布局陈述。朱对“比”的解释是“将一物与另一物比较”,即比喻。《诗经》中运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多种多样。比如《梦》用桑树从茂盛到枯萎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兴衰;何铭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说要用圣贤治国,等等,都是《诗经》中运用“比”的好例子。此外,“兴”还有更多有意义的用法,如比喻、象征和对比。但也正因为“兴”本来就是由思想无来由的漂流和联想产生的,所以即使有更真实的意义,也不是那么死板,而是微妙的。比如关关小说开头的“关关的鸽子在河洲”,本来是诗人用来引出下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是关关的和谐也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求爱,或者男女之间和谐的爱情,但其比喻意义并不明确。

《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对后世诗歌有很大的启发,也是后世诗歌在形式上的生动借鉴,在全诗发展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说到《诗经》,就要说到与之并行的楚辞。

楚辞脱胎于楚辞,楚辞是楚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楚辞创作的代表人物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如果说《诗经》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楚辞》则是作家自觉创作的开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人,创造了辉煌。屈原的诗也喜欢大量的花言巧语。他还发展了《诗经》中的比喻手法,赋予植物、鱼类、昆虫、鸟兽、云霓等自然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美的流派,都可以追溯到屈原。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短小精悍的体系,创造了句式或长或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对后世宋体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继《诗经》和《楚辞》之后,汉代乐府诗在古代诗歌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汉代文学的主流是文人创作,文人创作的主流是辞赋。乐府民歌作为一种民间创作,是非主流的存在。虽然和文人文学一致,但不一致的地方更多。这种非主流的民间创作,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影响了文人的创作,最终推动了诗歌的蓬勃兴起,取代了辞赋对文坛的统治。相比之下,韩乐府的诗歌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第一次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难和痛苦;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第三,汉乐府民歌表现出强烈而外显的情感;许多作品表现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悲哀;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汉代乐府诗的突出特点是打破了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杂言体,形成了五言体和杂言体,总体趋势是工整的五言体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这为后来的魏晋隋唐诗歌形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最高峰,也是诗歌体裁形成和完善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以律诗和绝句为代表的“现代诗”和以诗体为代表的“古体诗”。

唐诗流派的大功臣,应该是首推“神曲”的。宋和沈?闹事?朱碧?陕西呢?牛奶有什么问题?Scratch k?乔怎么了?干旱拇指醋有什么消杀指南?傅、宋、岳?那人问焦小丁R环对不对。我太天真了。?报纸怎么样了?玩得开心吗?看起来你很愿意惩罚?墓?踢?り?踢?奇怪吗?哎?拿香烟开玩笑?标题?细钠伞I?你想做什么?你想学习吗?发生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了?⒅钍?香脆?直播?

沈宋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律诗的规范,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创作中,促成了律诗形式的成熟。格律诗创作成就最大的诗人应该推老杜。

杜甫在格律诗方面的成就为中国诗歌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杜甫之前,七律多用于宫廷中作和。这些诗内容贫乏,语言贫乏。此外,很少有优秀的作品。杜甫到了之后,不仅成熟了七律,而且充分发展了这种诗歌形式所包含的可能性。七律和五律一样,都是固定的诗歌形式。但是杜甫利用了它比五律略大的空间,使它包含了相当大的容量。在语言节奏上,虽然七律每句只比五律多两个字,但经过杜甫的精心调整,可以产生各种变化。于是,七法就成了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诗歌形式,既优美工整,又开阖动荡。

唐诗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是唱腔。包括五言歌、七言歌、杂歌。五言歌的代表作品有杜甫的《从北京到奉贤》、《北伐战争》和李白的《侠客行》。七言歌如杜甫的《车店》、《二为道》、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曲》等。最有特色的是李白的《杂曲》。

李白的个性决定了其诗歌的形式特征。当诗人汹涌澎湃的诗意无法被普通的意象所容纳时,诗人就展开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幻想,用文字实现艺术的转换。这种变形的基础是诗人感情的强烈,使意象突破常规,获得梦幻般的色彩。于是,恣意杂糅的歌谣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宣州谢?《我楼送别校书叔云》云:

从昨天开始,我不得不丢下我和博尔特;今天更伤我的心。秋雁有长风护航,我在这别墅里面对它们,喝着我的酒。大作家的骨子里都是你的画笔,在天堂的学校里,我是从小在你身边长大的谢,我们都高举着向远方的思想,想去天上拥抱明月。但是既然水还在流,尽管我们用剑切断了它,让我们举杯来减轻我们的忧虑,既然这个世界无法满足我们的渴望,我明天将松开我的头发,乘上一艘渔船。

全诗只有十二句,但诗人的情感活动却经历了几次起伏。

在《梦登天目山》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声音:为有权有势的人俯首称臣,有权有势的人永远不会得到一张诚实的脸!

可见,杂剧在抒情方面的独特之处是其他体裁所无法比拟的。李白与杂剧相辅相成,杂剧充分表现了李白的情感,而在这一过程中,杂剧的形式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我们正在谈论诗歌的两种特殊形式:词和歌。

词和曲是唐代以后文学形式的发展。是诗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是:词由乐府演变而来,再演变为屈。词成于唐,盛于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自晚唐五代以来,经过众多文人的努力,在题材和语言风格上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其间,李玉虽然有所突破,但只是特例,总体上似乎变化不大。到了北宋,词继续受到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文人士大夫的喜爱。这种形式在宋代成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后也很兴盛。屈出自词。屈是最接近词系的,两者都属于有固定格律的长短句形式。据王国维统计,唐宋以来的元曲曲片多达75种。因此,有人称散曲为“于次”。散曲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诗,二是套数。诗一般由一首乐曲写成,还有“取一首乐曲”、“聚一首乐曲”、“重来”、“换头”等其他特殊形式,都是由几首乐曲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成。套数又称“散套”,是用两个以上的曲调同调写成的,类似于杂剧中的套数。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始于古代的歌谣、卦爻辞,发展到汉代的《诗经》、《楚辞》、《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达到鼎盛。它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是古代文学体裁演变的一条主线。

(3)

中国的古文体裁大致经历了从散到全,再从全到散的过程。

中国古代散文的开端,应该从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百家的散文开始。就体系而言(这里不能描述为一种体裁),先秦历史散文的形成有一个演变过程。早期的史书,除了伪装的部分,完全是历史学家保存的文献汇编;《春秋》虽然据说是孔子编辑的,但仍然保持着史家记载的体例。战国初形成的《左传》和《国语》,也大量利用了正史记载,但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正史著作了。至于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形成的战国政策,其主要来源是谋士的私人著作。总的来说,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官方色彩逐渐淡化。但作品越是后期,越是贴近人民,其文学成分就越显著,相应地,史学的严谨性就被削弱了。这也可以说是创作风格的特征之一,也属于风格的范畴。

就其体裁而言,《尚书》是一部古代的文章集。《春秋》曾是先秦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但只有《鲁春秋》代代相传,所以成为一个专门的名称。《春秋》最初是鲁史家编纂的,据说经过孔子的整理和修订,并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从而成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是编年体史书的始祖。《春秋》最突出的特点是《春秋》的写法,作为一种写作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左传》本质上是一部独立的史书。只是后人可能在与《春秋》匹配后做了相应的处理。《左传》是第一部具有丰富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直接影响了《战国策》和《史记》的写作风格。提倡文史结合是《左传》对散文的最大贡献。另一部史书《国语》是中国第一部民族史。其形式与《春秋》等书不同。它以国家为叙事线索,分别记录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在史书中尚属首创。

与历史散文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各抒己见,是百家争鸣的产物。他的思想是基于自己的目的,是辉煌的。正因为它是在争论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基本趋势是从简单到丰富,从零散到严密。越往后的作品,篇幅越大,组织越紧密。在最初的意义上,各种学派的杂文是政治、哲学和伦理的论述,而不是文学作品。

就体裁而言,可以说历史散文是记叙文,各派杂文是议论文。诸子百家的散文风格不同,但那些不同应该属于文学价值的范畴,这里就不讨论了。

到西汉时期,就单篇文章而言(《史记》另议),文章的文体整体上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实用性质,也讲究文采。这类文章受国家政局变化的影响很大。直到出现了一部巨著《史记》。

《史记》是散文体裁的一种变化。该书由五种文体组成:传记,传记,传记,传记。《本纪》是全书的大纲,以编年的方式描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治痕迹。“表”以表格形式列出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系;“书”是对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特殊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和历代祭祀的人物传记,如孔子、陈胜等。《列传》是家族、家族之外的各类人物的传记,其中有些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区各民族的历史。通过这五种不同的体例,《史记》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

这种体裁被称为传记体,此后略有变化,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魏晋时期散文发展并不迅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代的“古文运动”。

所谓“古文”,是韩愈等人针对唐代的“今文”即骈文而提出的概念,骈文自魏晋以来形成,唐初仍流行。指先秦两汉时期没有规定形式的单行散文文体。

古文和现当代散文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由于对文章形式的要求很高,现在的杂文力求骈文,讲究修辞,铺张华丽,是一种诗化的风格。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格,内容模糊,情感表达不彻底。基于这一特点,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欲改革文体,于是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文学史上一个复杂的现象。在解放文体,推翻骈文的绝对统治,恢复散文自由表达的功能方面,无论是对实用文章,还是对艺术散文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直到后来的宋、元、明、清,散文的体裁一直没有变化,在成就上也很难超越前代。散文的发展大致在这里。

4)

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一颗明珠。真正的小说从何而来,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

真正的小说诞生应该算在魏晋时期。小说一词虽出现较早,但在《庄子·外篇》中:“以县令(美名高)饰小说,远非大也。”有这么一句话。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卑微而无价值的文字和无意义的文学垃圾,而不仅仅指文体。魏晋时期就有了关于人的小说和志怪小说,应该是小说的鼻祖。

在魏晋志怪小说中,《搜姬神》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其情节完整丰富,形象生动传神,较之前的奇奇怪怪的小说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改变“话少”和轮廓粗糙的形式。其文笔朴实无华,具有魏晋史家著述的特点。

后来的地方志小说与此不同,大多记录了世界上发生的奇闻异事。《世说新语》原名《世说》,为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它是同类中唯一保存完整的,也是一件杰作。全书以一种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言、政、文等36篇。

到了唐代,这部小说被命名为“传奇”,而唐代传奇体裁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篇幅长得多,内容丰富,表现力强,情节曲折动人。

唐传奇源于六朝志怪才子小说,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后者虽不完全是为了宣扬神道,也有娱乐的目的,但总体来说,受神道意识影响较深,但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识并不明确;其中(尤其是后期)虽有一些作品较为曲折,但基本都是粗略的,缺乏深入细致的描写。直到唐朝的传说,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与六朝相比,唐传奇有着更加宏大的书写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小说结构。它的剧情更加复杂,内容更倾向于反映人间世,人物形象和心理的刻画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由此,《唐传奇》宣告了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如果把描写人和奇闻异事的小说看作是短篇小说,那么可以说《唐传奇》就是中篇小说的雏形。

小说的高峰在元明清时期,以四大名著的出现和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为标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乃至整个文学史的最高点。至此,长章式小说的格局基本形成。这一时期,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短篇小说也走向成熟。

《三国演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相当完整细致的宏大结构,有条不紊地处理复杂的线索,描绘了一幅极其壮丽的历史画卷。突出这一特征,章回式的小说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章体的结构形式使得故事内容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水浒传主要是在民间故事和戏曲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通过变换将许多原本独立的故事组织起来,既有完整的长篇框架(尤其是对梁山聚义而言),又保留了若干至今仍有独立意义的单元,可以说是“板块”的串联结构。从小说的结构艺术来看,这当然是不成熟的,但从塑造人物形象来看,也有其方便之处。这就是本书在小说体裁运用上的优越性。

《西游记》又是一部巨著,是一部由许多零散的故事和传说组成的大书,但经过再创作,其结构相当完整;其文笔幽默、灵动、流畅,善于描写各种荒诞的场景,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在体裁结构上更为独特。

《红楼梦》有一个宏大而精致的长篇结构。如果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可以发现小说包含了这样几个层面: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感情和婚姻纠葛是小说的中心线索;由此可见,大观园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贾宝玉、林、薛等众多女性在大观园中的命运是小说的基本内容。大观园作为贾府的一部分,与整个贾府,即宁国府和郭蓉府的活动密切相关。贾府的兴衰过程,以及复杂的家庭矛盾和贾府中其他人物的命运,也是小说的基本内容,贾府中的男性与大观园中的女性世界形成对比。从这种扩展来看,贾府、薛家四大家族、史家、王家构成了一个社会阶层。虽然除了薛家之外,其他两大流派很少出现在小说中,但这种以贾府为主,薛家为辅,石、王两家为辅的结构方法,足以反映这个特殊阶层的面貌;从这种扩展来看,以贾氏为主、薛氏为辅的贵族家庭,已经广泛地与外界发生联系,从宫廷到城巷乡野,时时反映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在这一切之上,还有一个模糊虚幻的神话世界,不断暗示着《红楼梦》的命运,使得小说在繁花似锦的场景中总有一种忧郁的气氛。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体裁承载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这也成为了古典小说的典范。

短篇小说的成熟无疑以“三言”、“二拍”为代表。

三言小说来源不同,情况比较复杂。就目前所能推断的来看,少部分是经过不同程度修改甚至改编的宋元剧本,流传的一些明代剧本也有收录。但《二拍》中已经没有任何改编自旧剧本的作品,而是完全由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社会传闻创作而成。总的来说,这些书简洁而引人入胜的情节要求短小优美的体系,使得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创作趋于成熟。

小说的体裁变化和发展更多的体现在内容对形式和体裁的要求上,所以整个小说史也是一个体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5)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戏剧出现的较晚且集中。最早的戏曲文体应该算是唐代的变体,其次是宋代的故事和南戏。到了元代,戏剧的发展达到顶峰,也就是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杂剧。明末清初也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杂剧,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文学体裁的完善与形成更应受到尊重。

变文是指民间曲艺“转型”所用的文稿。自其出现以来,历代学者对“变”字的解释有不同的见解和猜想,有的认为是梵文的音译,有的认为是“变化”、“神奇变化”等意思,有的甚至认为是佛教语言中“因果变化”(因果变化)的简称,至今未有定论。

“变文”的表演形式是由“俗话”转化而来的,所以变文中有很多佛经故事,但并不是分段引经据典再加以解释,而是充分套用佛经中的故事。后来转为民间艺术,内容也扩展到宗教之外。从它的类型来说,它还不能算是一部戏剧。他只有一个艺人表演说唱,没有具体的演员和场景,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后来戏剧的雏形。

宋辽金时期戏剧的发展并不突出,最有特色的是晋东谢园的《西厢记》。

朱功腔是曲艺的一种独特形式,是一种既有说又有唱的曲艺,它不同于唐代的变文。因其唱腔结合多种宫调而得名。据记载,北宋时期有各种宫调。不过有完整的作品流传下来,西厢记是最早的。《西厢记·朱功调》最大的文体特点是从汉民族长期的文学积累中汲取营养,作品带有很大的唐宋诗词运气,这是早期的变体和剧本所没有的。

现在来说说元杂剧。

元杂剧直接继承了金和腔的许多特点,并在吸收其他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然而,元杂剧和金毕竟有质的区别。元杂剧才成为文学剧本完整、表演形式严谨、内容完整丰富的成熟剧种。

元杂剧的基本结构是演出一出戏打六折,通常是一个楔子。几部戏就是多份;楔子可以不用,也可以用两三个。一个“折”就是一个故事单元(也是一个音乐单元,见下文),四个折之间,大多表现为剧情、传承、转折、组合的变化。“楔”是指将一小块木头插入木头的榫中使其扣紧,引申为杂剧,指起解释或连接情节作用的简短的开场场景或剪口场景,是整个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对戏剧体裁的突破和创新,也是元杂剧的亮点。

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歌词。每一折都是由同一宫调中的一组曲调组成并押韵到底——所以“折”也是一个音乐单位;你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宫调,打六折。这是元杂剧形式的另一个特点,但这个特点从属于前面的特点,没有“四折一楔”的形式,所以没有以抒情为中心的特点。

说到元杂剧,就不能不提到关()、郑(光祖)、白(溥)、马(致远),也就是所谓的“元曲四大家”。他们对元杂剧体裁和文学价值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让我们以关汉卿为例。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至今记录的杂剧* * *有66种,现存的只有18种。而他的作品根据表现内容又可以分为公案剧和爱情剧。公案剧以《袁》、《鲁斋郎》、《蝴蝶梦》为代表,爱情婚姻剧以《月亭》、《风月调》为代表。

关戏的体裁特点是:广泛采用“四折一楔”的形式,善于安排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营造戏剧氛围,使舞台表演富有动作性。元杂剧的六折体系本来就比较短,容易写得单薄,而关汉卿却常常剪裁、编排得恰到好处,以容纳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其他几位作家的相似之处。

元代的另一种戏剧形式——南戏,也是戏剧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戏剧成熟较早,从宋杂剧、金到元杂剧,还有一个分支成熟较晚,就是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南戏。发源于浙江温州(旧称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永嘉戏”。

南戏的体裁和杂剧很不一样,归结起来就是一点:各方面都比杂剧自由。虽然有一定的约定俗成,但没有严格的宫调组织,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自由选择;其剧本结构与杂剧不同,由于音乐限制,没有形成“四书一楔”的固定格局,而是以人物的上下阶段为界限来划分,可长可短,大多长于杂剧;不像杂剧规定每部剧只能由一个角色演唱,可以由任何角色演唱,还有合唱、副歌、多人合唱等多种形式,可以把音乐、白乐、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到了明代,戏剧家族出现了一个新成员——传奇。这个传说和唐朝的不一样。到了明朝中叶,传奇取代了杂剧在戏曲舞台上的主导地位。系统地打破了元杂剧的刻板印象。一部剧不一定是四折,也不一定是一个人领衔,往往南北歌混在一起。

明代戏剧最大的成就是汤显祖。在汤显祖的四部剧作中,《牡丹亭》(全称《牡丹亭的故事》,又简称《魂归正传》)是其努力最深、最能表现其文学思想和艺术才华的一部。从体裁上严格来说,《牡丹亭》的一些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有五十五个剧本,结构松散冗长。但由于其艺术上的独特性,这一缺陷并不能掩盖其辉煌。

中国古代戏剧发展比较迅速。因为集中在宋元明时期,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成就比较大。戏剧堪称古代文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分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