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保专业呢?
界定保安职业形象的概念,必须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以最简单的话语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形象与职业的关系。意象这个词自古就有。《尚书》和《周立》中有关于“象”的描写,基本上是指人的外貌和事物的形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象”被解释为“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特定形状或姿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意象”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国内外学者专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和研究领域对意象做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基于学者吴的观点,将“意象”表述为:事物内部和外部要素的综合,通过某种形式的信息中介作用,在公众心目中引起感知、看法和评价;它体现了大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反映了大众对这件事的认可、喜爱和支持程度。
根据我国《职业分类大典》对职业的定义,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工作范畴。职业是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为模式、思想感情的综合反应,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一般表征,进而是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的极其重要的方面。职业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职业形象是一个行业或组织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理念在员工身上的具体表现,是某个行业或组织的形象与特定员工的个体形象的有机结合。职业形象在一个行业中的地位非常显著,行业要谋求发展必须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从上述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保安职业形象是从事保安职业的人对其所有行为和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保安员职业形象是保安员在从事保安服务时给公众的总体看法、形象或感觉。在整个保安队伍中,保安员是基础力量和生力军,是保安服务公司的“门面”和“窗口”,是保安行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生活中,保安都是以单一的人出现的,所以人们通常会把个体保安的职业形象看成是整个保安职业的形象。作为保安行业与公众直接沟通的载体,保安员的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不仅直接反映了保安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也反映了我国保安行业的发展状况。
安全职业形象的构成
古人云:“内必有外。”任何事物都有内外之分,形象也是如此。内在形象离不开外在形象,外在形象是内在形象的外化形式,内在形象是外在形象的灵魂。安全职业形象本质上是一种角色形象,也是一种个人形象。它是保安人员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综合。
内在形象是一个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特征、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和智能锻炼的综合表现,即一个人内在品质的总和。保安员的内在形象是保安员职业形象最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包括保安员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认知、职业心理特征和职业技能,还包括保安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是保安员职业形象的内涵。外在形象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美国著名的阿尔伯特·莫拉比博士说:“成功的印象等于形象的55%,身体、声音、表情的38%,内容的7%。”因此,在保安服务中,保安人员的外在形象将是保安人员精神面貌的直观反映,也是公众对保安工作的初步感知。保安员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貌、举止、服装。仪表仪态涉及保安工作时的体态、体态、仪容、礼仪;谈吐举止涉及保安提供服务时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语言;着装包括工作服和辅助设备。
内在形象是外在形象的本质,外在形象是内在形象的表现。这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这些基本要素是公众评价安全性时关注的基本点。及时掌握公众对安保人员的认知和评价,准确发现安保形象的不足和缺陷,是塑造安保人员形象的基础。
保安职业形象与保安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一、安防职业形象是安防行业“软实力”的体现。
保安职业形象是保安行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安全专业形象是安全行业的潜在资产。形象是行业实力的体现,源于形象。形象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种隐性资源,隐藏在行业实力的要素中。有学者提出了“形象经济”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通过形象及其效果获得价值和利润的经济”。公众对一个企业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产品或品牌来实现的,企业的实力是通过对产品的印象和评价来衡量的。从大众的角度来看,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质量过硬、形象良好的产品或品牌必然是强势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保安行业能够提供“招牌式”的保安产品,保安服务公司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时,无疑可以证明保安行业的实力和保安服务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所以形象也成为了行业的资产。
第二,保安行业的发展与保安职业形象相辅相成。
首先,保安行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保安职业形象的发展。保安行业的规范化,势必对保安从业标准、保安职业培训、保安权益保护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保安服务行为日趋规范。这些措施必将对提高保安员的个人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保安行业的繁荣可以提升保安行业的声望。保安行业发展突飞猛进,薪酬待遇和工作保障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吸引优秀人才,给保安队伍带来新鲜血液。保安人才会向高素质、高学历方向发展,也会改变大众对保安素质低下的看法。其次,作为安保行业人力资源的形象,安保职业形象的提升能够反映安保行业或组织的微观情况,为整个行业或组织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整体社会地位的提升奠定基础。保安行业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高的认同感,保安人员结构合理,文化程度高,必将促进保安行业的整体发展。
保安职业形象的影响因素
我国保安服务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保安队伍。保安的服务范围已覆盖各行各业,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安从业人员是保安服务业最宝贵的资源,是推动保安行业发展的根本力量。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保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防行业的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保安这个职业并不是一个能吸引优秀人才的职业。在广大公众眼中,安保人员只能提供护理、巡逻等基本的低技术含量的人性化安保服务,而无法提供先进的安保产品。总体来说,公众对保安职业的认可度不高,保安形象不佳。我国的保安行业是一个低收入、低学历、低素质的职业,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保安服务行业。正是这些负面因素限制了安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影响安全职业形象的因素如下。
第一,职业吸引力
一个职业的吸引力包括工资、工作保障、社会地位、工作内容和工作风险。从薪酬来看,我国的保安服务业还处于较低水平。行政部门和物价部门制定的证券市场薪酬指导价过低。有的地方保安工资不到千元,福利待遇也低。从职业保障的角度来看,在条例颁布之前,一些保安公司为了节约运营成本,并未与保安员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更不用说给保安员购买社会保险了。从社会地位来看,保安人员在社会体系中的财产、权利、权威程度较低,处于劣势。从工作内容看,保安工作大多简单枯燥,技术含量低,即使有一技之长也很难发挥作用。从工作风险看,保安员肩负着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保安服务的潜在危险性极高。条例颁布前,因公负伤、致残甚至牺牲的保安人员荣誉和费用的落实,在工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所以保安人员在与违法犯罪人员或治安灾害作斗争时,仍有后顾之忧。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安全职业的吸引力。
第二,公众认同感
公众是否认同一个职业,可以从职业的社会声望地位和社会就业趋势两个影响因素来分析。职业的社会声望是人们对一个职业的评价,在一定社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是职业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志。从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决定人们声望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教育、收入、权力、就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是否从事受歧视的职业。有学者在北京市居民职业声望调查中发现,在本次调查的100个职业中,保安群体仅排在第93位。在一定程度上,公众对安全职业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长期以来,保安队伍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粗放管理的阶段。队伍中存在一些管理不善、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差、服务质量低等现象,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于是认为保安人员素质很低,轻视保安工作。从社会就业的趋势来看,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学历水平的提高,很多没有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开始学习专业技能,希望凭借自己的技能寻求良好的发展。外资企业、公司行政、文秘、商贸、高档会所、酒店等高收入行业成为就业首选。公众普遍认为保安工作技术含量低,没有职业发展前景。
第三,媒体传播导向
媒体是指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播信息的组织。受众广泛,传播速度快,公信力强,社会影响力大。媒体作为舆论的传播者,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各种人或事一旦被媒体报道,很容易被大众关注,成为公众人物或公共事件,影响范围非常广泛。然而,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化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新闻效益,对具有社会影响力、显著新颖性和吸引公众注意力的社会事件感兴趣,甚至为了提高媒体渗透率而对一些事实进行歪曲报道。一方面,在报道安保人员和组织时,一旦出现关于安保形象危机的新闻,媒体报道就会铺天盖地,甚至会把正常工作中的缺点扩大化,丑化整个安保队伍。相反,如果发生了保安收钱失败,壮烈受伤的事件,媒体得到的反应也很平庸。
第四,组织管理理念
一个组织是否重视品牌效应和组织人才的培养,将决定一个行业的形象。在中国的保安公司中,普遍存在忽视保安人员的培训和机构的危机公关能力的问题。保安公司对保安人员的培训大多停留在上岗前的短期培训,而上岗后的再培训则很少,更谈不上培养机构危机公关能力的重要性。此外,我国的保安公司受之前政企分开的影响,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对品牌效应重视不够,没有做好企业的宣传,整个保安市场的有效竞争没有形成。行政区域内成立的保安公司被分了地,没有企业危机感,导致整个保安行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最终影响了保安职业形象的提升。
动词 (verb的缩写)个人因素
在决定一个职业的形象时,人员因素是第一位的。个人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保安人员对自己职业的认识,保安人员的形象危机公关能力,保安人员的自身素质。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与公众接触最多的保安人员的形象。一是部分保安人员没有正确的态度,觉得保安职业低人一等,不热爱和尊重自己的职业。这种消极的想法直接导致消极的行动。其次,由于招聘的保安人员素质有限,保安公司也忽视了对保安的培训,保安队伍普遍存在形象危机公关能力不强的问题。有些保安工作态度不好,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也容易导致保安与客户发生矛盾。安保形象危机一旦发生,涉事安保人员无所适从,安保公司也应对迟缓,错过最佳危机修复期,最终导致危机升级,成为社会热点事件,影响整个安保机构的形象。第三,在《条例》颁布之前,我国长期缺乏对保安员条件的具体规定,实践中疏于对保安员条件的审查,保安员从业资格认证也流于形式。一些保安公司在招聘保安人员时,只注重年龄、身高、身体健康,学历也只有初中毕业。安保人员本身存在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散等问题。
六、职业理论研究水平
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必须有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详细论述职业心理、职业趋势、职业构成、职业标准,必须有一批专门的学术研究团队撰写关于该职业的著作,进行长期职业规划,分析行业前景。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层面形成专家的话语权,确定职业的社会气候,为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正面舆论环境。但从国内现状来看,只有少部分学者在将安全行业和安全职业作为附加兴趣进行研究,研究人员规模不大,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学术交流受阻,学术领域没有形成话语联盟。此外,关于保安行业和保安的书籍和理论研究非常少。目前只有《中国安全》杂志专门辟出专栏和专题策划研究安全工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必将限制保安行业和保安人员的发展。
提升安全形象的方法
一是公安机关严格监管保安行业规范经营。
《条例》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在保安服务业发展中不再扮演“跑保安”的角色,而是承担监管的角色。这项立法明确了公安机关的责任,并给予保安公司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一是《规定》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负责的保安服务公司和保安员的行业准入标准。保安公司的设立和保安员的聘用应当经公安机关审查,并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或者职业资格证书。这一立法对公安机关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公安机关的工作重点是实施保安行业的资质审查和管理监督。二是《条例》明确界定了保安服务的范围,改变了过去保安服务公司经营混乱、业务重叠的状况,为保安服务公司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为保安行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或舆论环境,积极引导保安行业进行产业化经营,鼓励保安公司走规模化、高科技的道路。
第二,保安服务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面对我国日益增长的保安服务需求,各类保安服务企业将在短时间内迎来大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单位自建保安组织的数量将大幅增加。这客观上对本土安保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保安公司要拓展服务领域,实行多元化经营,从单纯的门卫、巡逻、警卫、押运、贴身押运项目拓展到安检、安全技术防范、安全风险评估等领域,而不仅仅是开展人防、技防、犬防。二是实施保安公司“品牌战略”,建立高服务质量、高收费、高待遇、装备精良的品牌保安队伍,并逐步推广,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立三级(公司、分公司、大队)定期走访和服务质量反馈制度,定期深入基层保安队伍,定期与派驻单位主管领导沟通,征求其对保安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第三,加紧高级专业安全人才的储备,加大特种安全人才、高级安全人才、专业安全人才、技术安全人才的培养,承担更高层次的安全服务。四是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官,加大对保安员的岗前和日常培训,确保学员、时间、内容、效果的落实,把培训工作做深做实。第五,完善安保人员的保障机制,从工资到职业保险,增强安保人员的归属感。六是保安服务公司要加强对公司负责人和个体保安员的形象公关能力培训,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告知负责人和保安员面对不同危机时采取的处理程序,做到有备无患。
第三,注意与媒体的互动
现阶段,安保公司与媒体互动少,沟通机制不畅,多多少少影响了安保行业的宣传。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政府新闻发言人机制,建立安全领域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各地安全行业协会负责人为责任,与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跟踪分析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站关于安全的舆情动向,在发现危机时立即采取措施。面对媒体的关注甚至批评,保安公司应及时沟通情况,尽快调查处理,并主动与政府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协调,表明处理问题的态度和决心,尽力取得媒体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控制影响,将危机的损害控制在最小程度。对于经调查内容属实的报道,要通过强有力的整改措施回应媒体的关切和质疑,树立良好的安全形象,化“危机”为动力,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处理结果,消除负面影响;对于经调查不属实的报道,安保行业协会或安保公司也应主动回应,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澄清或纠正,以正视听,防止负面炒作。在日常工作中,保安服务公司应注意定期与媒体沟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宣传保安工作。可以邀请媒体记者进入保安公司,进入保安的日常生活。通过奥运会、国庆节、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宣传保安员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保安群体,宣传保安工作,反映保安遭遇,从而唤起社会和群众对保安的认识,加深保安员与群众的情感交流。
四、安全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识,在职业中获得了自我认同和自尊,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知识决定高度,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实现全面突破。要改变社会对保安职业的偏见,保安公司必须重视保安人员素质的提高,把优化人员结构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首先要做好保安员的思想工作。引导保安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职业认同感,坚信保安工作也是实现职业目标的一种方式。其次,安保人员要规范日常工作礼仪。讲究礼仪,规范着装,从外在形象上下功夫,从自己做起,用个人气质感染周围的人,改变周围人的看法。最后,保安员要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多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只有这样,多系统完善,循序渐进,才能改变整个社会对这个职业的偏见。
五、加强证券行业理论人才的培养。
从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一个理论研究水平高、理论人才多的行业,将能够凭借专家在学术领域的话语权,获得更多的理论支持,为行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也是行业获得社会认可,扩大号召力,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有效途径。政府和安防行业组织应重视安防行业学术研究团队的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引导更多的学者进行安防行业的理论研究,同时创办研究安防行业的学术期刊,促进国内外安防理论专家的学术交流,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理念,为我国安防服务业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