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知识之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挖掘知识的宝藏。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能力。
由于环境条件、基础、个人爱好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素质教育承认差异,努力通过教育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帮助,鼓励他们以不同形式进行个别教学,使他们树立主动学习的精神。只有这样,它们才能为所有人执行。教师的教学应坚持“教学大纲”,不应随意提高教学要求,否则会伤害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扩大个体差异,导致“两极分化”。
语文是学习其他各种知识的基础,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少数尖子生,要关注全班。应该尽量减少集体教育,让学生自由学习,理解课文。这样,把自学引入课堂,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从“灌注式”教育中解放出来,花更多的时间在个别辅导上,注重“面”和“点”,实现因材施教的“指导”。
其次,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学生在参与语文活动的实践中,了解语言规律,感知生活和社会,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呈现全新的局面,学生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体现学生在各个环节的主动地位,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和提问,解决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倡导和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并热情引导。通过倡导和鼓励,学生敢问敢答;通过引导使学生善于提问和回答问题。时间长了,学生就能养成提问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越敢于提问和回答问题,就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比如我在《扁鹊遇上蔡桓公》的时候,先给学生讲了一个“起死回生”的故事,然后说现在我们要学一个“怕病避医”的故事。请告诉怕病避医的同学们。他该如何“避病避医”?同学们已经被“起死回生”的故事唤醒,现在怕病怕医。他们自然觉得有趣,于是对照着笔记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自然就完成了。在这节课之前,我还安排了几个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经过老师和学生的几次修改,我终于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看了这个故事。我记得那堂课正好是我的公开课。这样设置后,课堂非常活跃,学生认为受益匪浅。
再比如我在魏巍老师的课上,问“这篇文章写了八件事,哪一件最详细?”,几乎全班都能准确回答。于是我让学生们开始思考:“你们想象一下,蔡老师在给当时受委屈的魏巍的信里可能会说些什么?”很难抑制住学生们说一句话,但无论哪个学生的回答扣除“安慰”和“协助”,都没有人出格。学生能理解为什么“我”小时候永远忘不了这件事,自然说出这件事要详细写的原因。
教《卖炭翁》的时候,我让同学们闭着眼睛听我讲故事,然后我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在远处的一座山上,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里拿着一把木刀,正在吃力地砍柴。劈呀,劈呀,劈了一大担,跌跌撞撞地进了山脚下的炭窑。不知道砍了多久,也不知道挑了多少担。最后我填了一个小窑,他开始点木炭。过了一会儿,浓烟滚滚,老人睁不开眼睛,不停地咳嗽。满是灰尘的脸被熏得像酱油一样,手黑得像十根炭棍。多累多脏啊!这么大年纪的人为什么要做这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这么冷的天,老人还穿着这么薄的衣服,明天的粮食还没着落呢!这个可怜的老人的木炭卖了个好价钱,尽管他的衣服不能御寒,他还是希望天气能更冷一些。苍天似乎被老人的真诚所感动,果然下起了大雪。看起来老人能如愿以偿,但结果真的会实现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都为老人的艰苦生活感到悲哀,渴望读书,认真学习这篇文章。
可见,给学生“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第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老师要带领一个学生进门,首先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如何在书与书之间做笔记:1,编辑章节代码2,编辑章节代码3,找生字,然后查字典,查字典4,划疑点5,划重点6,写提纲7,概括中心8,分析写作技巧。
此外,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文,如何做课堂笔记,如何自我纠正,如何相互纠正,以及如何写评语...
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放开自己的学习,在自学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说是语言,写是文字,文字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不能偏颇。因此,我们应该听、说、读、写并重。我们应该背诵课文和练习写作,因为阅读和写作,我们忽视了听力和口语,不重视训练。可见,四种能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这就好比桌子的四条腿,缺一不可。所以在训练中,要有合理的布局,安排合理的“顺序”。
先说“听”。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一个正常人一生中使用最多的能力之一。能力素质不高,就会“听而不闻”、“听而不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教师应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然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听力质量。
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意识,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听力状态走向有意识的听力状态。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听前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听后要及时反馈,如引导学生注意同学、老师的发言,认真听广播、听故事,训练学生正确、完整地听信息,做到“听懂对方的意思”,“不漏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听问题,然后回答;有时候有好的试卷,我不会抄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听我读题目,然后口头做。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年级:重点训练学生对听力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和总结,做到“抓住中心和要点”,并根据不同的风格或“听清楚所写的人或事”,或“抓住所讲解的事物的特点”,或“听清作者的观点和理由”,边听边记笔记。例如,当我在苏州园林时,我让学生听两遍磁带。在听第二遍的时候,我把重点的句子记了下来,然后我说了这篇文章的风格,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文章围绕这个特点阐述了哪些方面等等。
三年级:训练学生在听到辩论(或讨论)后的分析、比较、辨别,“听到不同意见的差异”。
以《说》为例:
要求一年级学生说话大方,口齿伶俐,声音洪亮,能把一件事讲清楚,比如讲故事,复述课文,讲班里的好人好事等等。
二年级要求学生说话清晰、有条理、清晰、连贯,并进行适当的点评,如对班里的事情进行点评,对事情进行解释和介绍等等。
初三学生要求用词准确、简洁、表达流畅、表达丰富,能进行即兴演讲和辩论。如口头动作、小辩论等。
在整个初中阶段,教师要重视课本和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精心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听说训练,有目的地与写作有机结合,写作的路子才会更宽。
总之,培养学生“一口气吃个胖子”的能力是不可能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孩子的成长过程:先叫妈妈“抱抱他”,再“牵着他”,最后“自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