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谈谈两岸学者为促进两岸文化政策经验交流应坚持的原则。

两岸文化交流是缩小两岸认知距离和差距的动力,是沟通两岸子孙民族感情的纽带和桥梁。过去,海峡两岸长期的分裂和对抗,不仅陌生、疏远、猜疑,而且意识形态差距很大。经贸交流起到了化解敌意的催化剂作用。然而,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制度上的显著差异,使得文化传统上有共通之处,但又不愿意从现实的角度看待各自文化和社会的合理性,从而产生了“大陆意识”和“台湾省意识”

放眼两岸前景,还是要通过文化互动,建立两岸民间对中国问题和未来的认知,为两岸关系的提升夯实土壤。作者设定了两岸如何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文化的深层本质和演变,如何从现实的角度看待两岸文化交流的问题,如何理解文化因素在两岸和平与分裂中发挥选择作用,如何勾勒* * * *的文化愿景,如何开展两岸文化交流,都将影响两岸关系的最终结果。

台海局势动荡,两岸各领域交流也跌宕起伏。尽管如此,还是显示出了相当的成绩。近年来,由于官方和民间的合作策划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从早期的互访、研讨会发展到新闻交流、交换刊物、合作研究、艺术和文学展览、技能观摩和教学等。无论是传播的范围、数量还是层次,传播结构都逐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传播结构从以精英为主的民间技艺、体育、学者交流活动逐步延伸到以基层为主体的宗教、科技、青年活动。自1987以来,已有1860多万台湾同胞来大陆旅游、求学、经商和交流。其中,2000年从1到11有241.6万余人次;在此期间,大陆同胞赴台旅游超过6万人次,其中交流1598人次,往来11962人次。此外,还有近百万台湾省渔民从海上直接到大陆。台胞证签发总数近600万张,2000年有72万多张。台湾省2300万人口中,去过大陆的有400多万,两岸结婚的有8万多对。

适当的交流确实是缩短他们之间社会差距的最好方法。国台办官员肯定了两岸交流,认为两岸民间交流对两岸关系起到了很大的润滑作用。但对于两岸交流人数的不平衡——台湾省人去大陆远多于大陆人来台,希望能逐步调整,鼓励更多大陆同胞认识台湾省,肯定台湾省。早在1994,顾先生就指出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以前是军事竞争,现在是经济竞争。以前是军事同盟,现在是经济一体化。意识形态不再是问题。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成为重中之重,两岸关系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事实上,两岸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了。台湾省学界和舆论界都肯定开放两岸人员往来是增进了解、消除误解的最佳途径,也认同两岸政治图腾和意识形态之争需要更多对话来增加了解。其他如推动两岸论坛,进一步推动两岸产官学互访,特别是开放大陆民众赴台体验自由民主开放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活力,被认为是缩短两岸距离的最有效途径。大陆涉台部门近期也积极推动两岸各层级交流,并将其作为确保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领域。可惜的是,两岸政治选择的制约形成了普遍的反向拉力。

大陆评价台湾省的经贸文化交流政策,认为不过是“以静制动”的“求稳之策”。大陆归结到台湾省的经贸或文化交流政策,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总体战略是从属的。中国的政策要考虑进去,首先要考虑台湾省的安全,也要考虑台湾省经济的利弊。因此,“立足台湾省”是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也限制了两岸经贸交流的范围和进程。第二,具体内容的差异。如贸易宽松与投资紧缩,输出广泛与输入严格,货松人紧。这种在层次、方向、对象上的区别对待,制约了两岸交流的多元化和活动渠道的多向化。第三,开放过程中的被动性。大多是受事实推动,在商业和舆论压力下被动反应,或者认可行政和技术无法有效阻止的既成事实,所以总是滞后于实际要求和两岸关系发展现状。第四,调整程序的渐进性。虽然政策调整会有收缩或摇摆,但总的趋势是渐进的。这种战略的从属和被动取向导致其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

根据台湾省的评估,中国大陆将经济发展视为政治行为,并从中汲取执政合法性的资源。在文化战略上,开放市场意味着向世界重新开放意识形态,但并没有走出矛盾的困境。从根本上说,市场也是一个文化网络。当国家力量给市场留下一定的存在空间,市场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求,又能焕发人类对交流的渴望。因为市场机制首先与民族的历史、习俗和偏见联系在一起;同时,市场是世界普遍规则的象征,可以超越种族、文化、地域而独立存在。但在中国,知识精英普遍意识到中国的经济、政治落后于西方,华夏中心主义失传。但他们仍然把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并总是用这种预设来论证自己的文化优于西方,从而导致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这种思潮试图从中国本土资源中提炼出一种足以安身立命、兴邦强国的民族精神,以加强族群凝聚力,但也阻碍了传统的突破。首先,随着现代化进程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越来越激烈,其本土化情绪必然高涨。一旦成为民族主义者的利器,最终会放弃原本的开放。此外,中国文化中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为维护政治权力提供了道德认同。由此,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可避免地充当了工具理性的角色,充当了政治权威或文明范式的意识形态壁垒。在这种需求下,再加上两岸社会制度的差异,“政治民族”和“文化民族”往往被混淆,因为中国大陆的民族认同主要是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而不是基于相同的文化价值观,这使得文化认同受到制度体系异质性的影响。但文化作为传统的产物,不会失去个性,导致寻根主义、本土主义、基本教条主义的兴起,与现代化如影随形。这种文化断裂会阻碍不同地区的交流和融合。

鉴于目前两岸的僵局,如果只着眼于国家统一或独立,战争的解决方式似乎是最直接的。但如果两岸真的发生战争,除了战争的正当性受到质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严重伤害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矛盾的是,在国家统一的要求下,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国家意识或民族情感是其使用武力合法性的最大支柱。两岸执政的领导人都在不断地消除彼此人民的意识和情感认同,都急于实施所谓的统一。因此,它们可能只是形式上的统一。长此以往,还是会有问题。从民族文化相互证成、相互维系的关系出发,在肯定中国历史文化的条件下,两岸可以以儒家“和”的精神为有机结合的调整方式努力,形成既符合世界体系,又能为两岸文化增添新内容的趋势,使中华文化成为更具生命力的文化有机体,相信能更有效地发挥两岸融合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