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教授做了一个实验,让7个正常人在精神病院待了4年。结果如何?
他马上想到如果一个正常人冒充精神病人进了精神病院会怎么样。医院真的会承认真正的精神病人吗?我想,作为实验的设计者,罗森应该已经对实验结果做出了自己的猜测。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精神病院。罗森选择了7个不同职业的人,包括画家、心理学家、教师、学生和家庭主妇。这些人没有精神病史,精神状态和抗压能力都不错。为了保证实验,他安排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这些人进入几家不同的精神病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他告诉这些人,他们去看病时总会听到“铿锵声”,其他方面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最后,他们七个人都被认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些人很快被安排住院。但是住院的时候说已经听不到声音了,就放了,让留院观察。在此期间,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视为符合精神病的行为特征,想要记录每天的生活也被视为异常行为。
有实验者还说,医护人员会当着他们的面讨论他们的病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护士会当着他们的面调整内衣肩带,不是因为女护士有什么特别的爱好,而是她根本没有把他们当正常人看待。这个现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真的很讽刺。
最不可思议的是,最先发现他们不是精神病人的不是医护人员,而是里面“名副其实”的精神病人。他们质疑是来医院秘密调查的记者和报社工作人员,还是来体验生活的正常人。精神病人还会识别自己的同类吗?精神病院的病人是真的都有精神病,还是真的有和他们一样的人?
经过四年的“治疗”,虽然有几个受试者完全正常,但仍然不允许他们离开精神病院。幸运的是,他们在住院前已经找到了一个好律师,他们成功地走了出来。对此,罗森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导致对一个人异常行为的诊断的特征是基于这些行为本身还是基于背景情境?
他认为,精神病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只要人进去就会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就像我们平时和几个好朋友喝酒,如果大家都觉得你喝醉了,无论你做什么正常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酒鬼特有的行为。“你看,我会说他醉了”正是因为你被贴上了“醉了”的标签。
罗森的论文在科学期刊上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许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对他的实验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人甚至对罗森的实验提出了挑战,认为他们可以准确识别精神病人。
因此,罗森与医院达成了协议。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罗森会派一些正常人去医院假扮精神病人,医院需要对造假者进行鉴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医院接待了大约250名来访者,最后他们挑出了其中41名自认为是罗森派来的正常人。
但事实上,罗森说他没有派任何人来这家医院。结果,这家口碑很好的精神病院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批判,罗森的名字也彻底为大众所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美国多家精神病院倒闭,精神病人数量也急剧下降。
在法庭上,对精神病人脱逃处罚的判决也有所弱化。一批关于精神病院的电影上映了,比如《飞越疯人院》、《一级恐惧》。主人公为了逃避惩罚,假扮成精神病人,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时间后,他真的成了精神病人。
对于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相关的问题,确实是一个至今仍然困扰我们的问题。罗森的实验结果发表后,美国的诊断手册被改写,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相关学派不被人们完全相信,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研究变得更加谨慎和小心翼翼。
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不要用僵化具体的思维去对待任何人,不要轻易给某些人贴上不好的标签。谁知道我们会不会给别人带来烦恼和麻烦?
其次,无论是在负责的工作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有的临时决定,都可能影响别人一生的命运。希望我们在面对别人,接触别人的时候,能多一些耐心,以清醒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
最后,罗森还总结道,“一旦一个人被诊断为异常,他的所有行为和特征都会被贴上相应的标签。”这种“标签效应”的影响真的太严重了。如果我们被一种僵化的思维所局限,那么很多事情在我们心里只有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