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顾城的《远近》赏析
远近
顾城
远近
你,
回头看着我,
一会儿看云。
我想,
当你远远地看着我,
你近距离观察云层。
65438+6月0980
远近鉴赏
(注:这是顾城1980年6月写的诗。
顾城是中国80年代著名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类诗歌在形式上追求整体的象征,意象多不透明,模糊不清。从内容上看,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往往带有对历史和传统的批判和忧患意识。总的来说,朦胧诗正是因为其意象本身的不透明性和组合的碎片化,产生了许多空白点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预留了大量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让人常读常新。
它以平凡而简单的意象、简单的语言、短小的诗性结构,向读者展示了最大的想象力,赋予了诗歌无限的张力。)
对顾城“远近”的解读,历来有争议。很多人大呼看不懂,而做了一些线索的人往往只着眼于一个方面,比如从爱情、哲学、历史反思的角度去解读,结果往往被忽略。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但它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还包含了诗人强烈的精神寄托和追求。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解读这首诗:
一、简单而复杂的特殊感情:
从诗行的构建来看,顾城的《远近》只有两节,六行,二十四字。在这么短的篇幅里,“你”字被一行独占,不得不引人注目,从而起到突出的作用。“我想”也是排他性的,它在形式上与“你”的第一行相呼应,暗示着我内心的一切活动和感受都是以“你”为中心的。“我”从你的动作和飘忽的眼神中读懂了你的心。
最后一节主要是客观描述“你”的行动,展示“你”的世界,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下一节主要描述“我”对“你”的内心感受,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我”的世界,也可以说是“我”对“你”世界的主观干预。诗歌的基本功能是“抒情”和“言志”,所以下一节显然是诗歌的重点。
总的来说,你的行动是通过我的眼睛透露出来的,这赋予了你这首诗中的所有行动。一方面表示对你一举一动的关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对自己内心的尊重。试想一下,如果我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我能在乎这么多吗?
所以,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充满的感情既简单又复杂。
第二,两种距离之间的矛盾:
在这首诗里,远和近既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距离。物理距离是可以测量和固定的,而心理距离真的是模糊不可测量的。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不可比的距离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是荒谬的、矛盾的。但是,这也是诗的体现,因为诗往往是从一个违背常识的地方开始的。这种矛盾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比对象“我”和“云”是异质的、不平等的。“我”是客观真实的人,“云”是空灵虚幻的自然之物。
按常理来说,“你”和“云”之间的距离当然比“我”更远,但“你”让我觉得“你”和“我”之间的距离更远,这是生理感觉和心理距离的权衡。“你”面对“我”,神秘得让我想不通;而在面对“云”和自然的时候,真的是那么坦诚,感觉“你”和“我”之间总会有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我们心灵的交流。
全诗重复使用两个副词,“一会儿”的重复使用说明你的眼神飘忽不定,像是躲闪又像是刻意;“很”包含的意义越来越多,反复使用使距离差感更强、更清晰,给诗带来无尽的回味。
第三,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用意象表达诗歌是一种传统。在这首诗中,“云”是中心意象,是诗的眼睛,象征着别处梦幻般的生活。“我”象征着真实的生活。但是,人总是对现实不满,认为美好总是很遥远。就像诗中的“我”和“云”,象征着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歌德说,每个人都有两种精神:一种是沉溺于爱情,固执地执着于这尘封的表面,另一种是猛烈地离开尘封的表面,飞向崇高的精神境界。灵与肉的冲突是诗歌中一个永恒的母题,所以在这首诗中,可以说“你”其实是在看你心中的某种幻想,而“我”是在看你的行动,所以“我”是在看“你”,在看云,所以实际上“你”是我心中的某种幻想,“你”就像是一个还没见过的幻想。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一首抒写爱情的诗,但它不仅仅是抒写爱情,更包含了作者的精神追求和向往,揭示了世间一个永恒的矛盾和冲突,即灵与肉的冲突和对立。
创作背景
时间背景
成立于1978,如今是朦胧诗的摇篮,也是当时朦胧诗派的主要阵地。在其周围,聚集了北岛、舒婷、食指、芒克、多多等一大批青年诗人。他们的诗歌表达主观感受,从个人心灵的角度出发,在表达方式上也广泛运用象征、隐喻和通感。1980年8月,《诗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忘我的暧昧》的文章,批评这类诗歌“不可理喻”,故名“朦胧诗”。
创造机会
顾城看到贴在西单体育馆外墙1978末尾的《今日》创刊号,他被上面的诗句感动了。1980年4月,顾城第一次以“古城”的名义在《今日》发表了几首短诗。同年5438年6月+10月,巩留在《星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的文章,对顾城在《蒲公英》上发表的诗大加赞赏。此后,顾城在诗坛崭露头角,并在各种文章中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被提及。1980结尾,《诗刊》刊登了顾城的两首诗,其中一首《远近》。[4]
作品欣赏
“远近”表达特定的心理和审美趣味,表达含蓄、精炼、深刻。第一节写的是“你”四处张望的行为。Section-2是写“我”的独特感觉,是表面形式的错觉。因为既然能看到我,说明双方距离不远,“云”在天上,与人遥不可及。诗人通过表象揭示了一种心理距离。人虽然近在咫尺,但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和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感觉“很远”。但是,人和云,人和自然是可以交流感情的,所以感觉“很近”——亲近,和谐。诗人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心理距离和生理距离的不和谐,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追求和向往。
诗歌言简意赅,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个人的生活经历,它的美隐藏在抽象的线条中。但细细品味,从容不迫,却隐含着一种热切的期待,呼唤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但由于诗人隐藏了幻觉产生的原因,有意留下一大块空白,引起读者的想象。这种想象会随着读者心理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从诗中表达的细腻感情来看,这部作品就像是一个害羞男孩心灵的独白。他爱一个女孩,却羞于表白,甚至不敢和女孩对视。他只能在女孩目光转向别处的时候偷偷看一眼。在如饥似渴的观望中,他悲哀地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胆怯、无助和自卑。炽热的爱情火焰未能燃烧他内心的羞涩,他不敢让眼神流露出内心的焦虑。“看我的时候很远,看云的时候很近。”所以苦是那么平淡,那么焦虑又那么犹豫,字里行间有一种湿润的气息。
诗的诗眼是“远”和“近”,一个“很”字,就把远和近的距离做到了极致。缓解和改变这种状况需要相当大的努力。感情上的亲近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有时候甚至不是两厢情愿的。它需要恰到好处的氛围,愉悦的心情,无畏的勇气,长期的坚持,尤其是睿智的智慧。虽然距离的存在让人辗转反侧,焦虑而不知所措,但在虚幻的爱情想象中,心上人的侧影形象是最美的,激发了人们内心对爱情的向往,这大概是爱情最神奇的阶段。
一个远,一个近,引发了关于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存在与虚无的种种思考,也给读者带来了诸多联想,激起了* * *之声。它短小精悍的外质包裹着丰富的内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我”和“你”。[5]
著名评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德明为一首百年新诗写了一段经典引言:《远与近》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作品。通过对比“我”与云的距离,隐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诗虽然只有两节六行,却蕴含着深刻的“谬误”:在你的眼里,天空中遥远的云似乎很近,而眼前的“我”却似乎很远。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顾城是想告诉读者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意义的道理。当人与人分离时,人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和亲近。可见,诗歌中的这种“谬误”,虽然不符合物理世界的常识,却符合心理感觉世界的真理。这是诗人独特的生活发现和艺术创造。《远近》言简意赅,主题突出,确实是一部精妙之作。[6]
李朝权,中国作家协会副研究员,《百年诗词经典:远近都是相对的》。世间万物,情感和心理都是相对的。天边的云很远,却比站在你面前的我更近。这是一种心理错位,一种精神隔膜。我在你面前,你却视而不见。这是最远的距离。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因为疏远而变得遥不可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从倾家荡产,倒地而不扶,截然相反。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说是我们自身孤独的本质。这首诗寓意深刻,充满人生哲理,可以有多种解读。[7]
湖北咸宁学院副教授李娜《最美的诗》:这是一首语义简练、表达集中的短诗。诗人就是用这种反向对比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虽然彼此亲近,但情感上却疏远冷漠。虽然近,却没有远方的云那么亲切。更深层次上,即使是亲近的人之间,也存在一个远近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自然界中的距离,无论多远,也是有度量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时候远不是可以度量的。[8]
作者简介
作者和顾城(1956—1993)一样,1956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调至山东昌邑县董重公社工作五年。回京后做过制糖工人和搬运工,1987受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座。1988去了新西兰,被奥克兰大学亚洲语言系聘为研究员。辞职后,他隐居在激流岛。1992重游欧美,1993 10杀妻后自杀。他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书法和绘画作品,出版了《顾城全集》、小说《颖儿》和多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