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后对学前角色游戏的感谢怎么写?
角色游戏;问题;反措施
我国《幼儿园工作条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关于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第五条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和趣味性,将教育融入生活和游戏之中。”可见,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各种游戏中,角色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游戏形式。
角色扮演是“儿童扮演成人的角色(功能),并在特别设定的游戏条件下,一般再现成人的活动及其关系的一种发达的活动形式”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儿童用“假装”的物体或工具来模仿自己想要扮演的某种社会角色的动作、语言和态度,以此来反映某种社会生活的内容。角色扮演对3-6岁的孩子有着特殊的意义。
然而,研究者在对长春市部分幼儿园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角色游戏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角色游戏失去了在儿童童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角色游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
(A)一些幼儿园班级没有特别的角色扮演区。
研究人员在长春市部分公立幼儿园发现,有的幼儿园有专门的游戏区,有的幼儿园结合幼儿园生态园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有的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的区域游戏设置。
游戏区角落的作用。但也有一种现象,有些幼儿园根本没有专门的角色扮演区。
在走访某幼儿园时,研究者发现该幼儿园的小班只有两个游戏区,分别是“美工区”和“建筑区”。只因为研究员提前通知要看角色游戏,主任就让该班老师临时搭建了一个“小超市”。在幼儿园的小班里,研究者没有看到小班小朋友喜欢的“玩偶之家”角色扮演区。
(2)部分幼儿园的角色扮演区平时不对幼儿开放。
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有些幼儿园有角色扮演区,但这些扮演区往往不对孩子开放,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开放。当研究员询问为什么幼儿园里的角色扮演区平时不对小朋友开放时,幼儿园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研究员:“虽然小朋友喜欢玩小超市之类的角色游戏,但是小超市里的商品太多,平时容易积灰,增加了幼儿园老师的工作量。而且要把这些物品整理好也不容易,所以老师一般都不愿意给孩子开(超市)。”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老师通常会把各种资料放在角色游戏区,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一些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扮演时间。
虽然幼儿园管理者已经意识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在一些幼儿园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幼儿园已经用其他教学工作取代了孩子们用来玩游戏的所有时间。这种现象在大班年龄段尤为明显。对于这种现象,幼儿园的解释是“在大班里,孩子要涉猎很多有效的内容,所以孩子没有时间玩游戏,更不用说角色游戏了”。幼儿园的负责人还告诉研究人员,“其实大班的孩子最会玩角色游戏,也知道怎么玩角色游戏。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太多了,孩子们根本没有游戏时间。”
(四)角色游戏的主题单一
角色扮演是孩子生活经历和体验的反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们会对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渴望在角色游戏中扮演更多的成人角色,表现出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也要体现孩子的“成长”。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许多幼儿园的角色扮演区大多是“玩偶之家”的一种形式。
(E)角色游戏区投放的素材种类比较缺乏。
研究人员发现,尽管一些幼儿园有各种角色扮演区,但游戏区的材料类型相对缺乏。比如玩偶之家,除了玩偶没有其他游戏素材,或者游戏素材的大小不符合儿童游戏的需求。例如,玩偶之家的孩子们正在玩一个给玩偶做饭的游戏,但研究人员发现,孩子们给玩偶做饭用的锅的尺寸非常小,孩子们手边放置的茄子、青椒等材料的尺寸远远超过了锅的尺寸,以至于孩子们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只能心不在焉地翻炒玩偶之家的一口空锅。
(6)教师对角色游戏的干预主要是直接干预。
研究者对角色游戏中师生互动的研究表明,教师作为“教师”比作为“玩家”更多地参与到儿童游戏中。从教师参与游戏的目的来看,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直接建议一些行为。孩子玩角色游戏时,经常会出现游戏过程与现实生活不符的情况。有些老师在发现孩子的游戏行为与日常生活不符时,往往会立即采取干预措施。这时候老师的干预往往是以直接建议为主。
比如一个中班的小朋友在玩超市游戏的时候,老师发现收银员没有用事先准备好的收银机扫“顾客”的商品的码,就直接走过去说:“顾客带着商品结账的时候,收银员要把每一件商品都扫一遍再收钱。”老师对孩子行为的直接暗示,往往会打断孩子原有的游戏氛围,让孩子更关注老师而不是游戏本身。
2.问问孩子的游戏状态。在角色游戏中,孩子有时处于游离状态,不知道游戏怎么玩。这时候老师往往会以老师的身份直接询问孩子的游戏状态。
比如老师去娃娃家,直接问“这个家里的爸爸是谁?妈妈是谁?爸爸妈妈平时在家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