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妍希的成就和贡献。
陈妍希是一位有独创性的科学家。他善于学习,思维敏捷,勇于创新,重视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为我国植物病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1941,他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时,他的论文《小麦叶斑病的研究》就证明了附球菌的弱寄生作用。1942年,他的硕士学位项目《真菌生理学研究》发现,柑橘青霉菌孢子萌发需要生长素,比国外早了十几年。1949年,他的论文《腐霉的无机营养》发表,随后进一步研究了该菌的营养问题,发现氨基酸的毒性作用比国外早了十几年。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东北地区爆发苹果树腐烂病,造成严重危害。陈妍希应紧急前往东北,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对该病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发现该病是由树木抗病性下降引起的,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苹果树活力为重点的防病策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他还研究了苹果锈病和炭疽病,并发表了专著和论文。炭疽病是苹果生长后期的一种严重病害。经过他的潜心研究,发现病原菌不仅在苹果生长后期侵染,在幼果期也开始侵染,但病害并不立即发展,病原菌潜伏在幼果期。
在果树病害方面,陈妍希还研究了柑橘黄龙病。虽然当时被误认为是病毒,但也发现中国有柑橘快衰病毒,而且是带病毒无症状的。他在研究甘薯黑斑病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特别是甘薯干腐病菌不仅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而且还可以用黑斑病菌侵染甘薯。在他指导的树皮腐烂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他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植物病理学中对病原体感染的认识。
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先驱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从土传病原菌生态学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陈妍希就研究了土传病原体腐霉的生理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对中国橡胶病害,特别是根部病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他发现海南岛没有橡胶白根病,建议种植三叶草橡胶。几十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他的建议是正确的。为了系统地介绍国外土传病原菌生态学和土传病害防治的新进展,他将代表性专著《根真菌及其防治》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学术界。20世纪50年代末,在德国学习时,陈妍希主要研究对抗植物病原体的拮抗菌。
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是陈妍希形成其独特学术思想的重要阶段。他在对果树、树木和大田作物病害的研究中,揭示了许多病原体的潜伏感染和植物的无病载体现象,更深刻地认识到片面强调病原体在致病中作用的唯病原体论对植物病理学发展的有害影响,这成为他提出“植物自然生态系统”新概念的基础。当时国际植物病理学界将生态学观点引入植物病理学,提出了以土传病原菌生态学研究为基础发展生物防治的观点。可以说,陈妍希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打断了他在这方面的探索。
在1978期间,陈妍希系统查阅了国外植物病害领域的文献,决定进一步开展土传病原生态学的系统研究,发现棉花导管中不仅有病原,还有多种类型的微生物。同年,他在中国植物病理学学会举办的阳朔会议上作了题为《现代植物病理学及其发展》的报告,促进了我国植物病理学的复苏。他的报告结合了他的学术观点,即植物病理学中的生态学观点。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在陈妍希的主持下,北京农业大学于65438-0979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实验室,编辑了内部刊物《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组织编写了《土传病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丝核菌生物学与防治》、《微生物生态学》等书籍。这些资料和书籍至今仍被同事们用来参考。
除了招收研究生进行专项研究外,在他的主持下,生物防治研究室还举办了为期三年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进修班,指导校内外年轻的植保工作者边学习边开展研究型培训;在蔬菜、果树、树木和药用植物等领域进行了综合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新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现在植物的表面和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包括能侵染植物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对植物有害但不侵染植物的“有害菌”和能抑制病原体以减轻疾病或刺激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和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结合几十年的科研和教学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植物自然生态系统的新概念,并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了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增产菌”。65438年至0984年,他在国内召开了史无前例的“土传病害与生物防治”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发展。65438-0986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新课程——生态植物病理学,系统介绍了这一新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他的研究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1988年,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获得农业部批准。
第三,满足迫切的农业生产需要,做农民的忠实朋友。
陈妍希认为,植物病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植物病害预防问题的能力。他不仅以这种方式教育年轻一代,而且身体力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苹果产区苹果树腐烂病严重流行,损失惨重。各级领导部门号召科技人员到第一线去研究解决导致农民挨饿受冻的疾病。陈妍希毅然走出高等院校,深入实际,潜心实地调查研究,走访果农,获取第一手资料,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解决了该病的防治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柑橘疮痂病在我国南方发生严重,亟待解决。陈妍希到浙江黄岩,试验证明波尔多液防治效果好,很快在大面积柑橘园应用,随后在南方省份进一步推广。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黑斑病,它构成了甘薯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在一些省份,甚至有牛因食用带有黑斑病的红薯而中毒。陈妍希立即投入研究,以应对生产的紧迫性。在东北疫区进行的大量试验研究中发现,用硼砂浸泡甘薯种子可有效减轻黑斑病的危害。
之后,他以极大的热情向领导部门、技术人员和群众进行宣传示范,很快被群众接受并大面积应用,减少了黑斑病的危害。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口日本的板栗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大量干腐。发病板栗外观症状不明显,但坚果干燥不可食,严重影响板栗出口。陈妍希带领的研究团队投入研究,很快查明了板栗干腐的原因,发现是多种病原菌复合感染,因板栗在运输过程中失水,抗病能力下降而导致发病。他们提出了控制生态条件抑制病害的措施,解决了这一国内外难题,保证了我国板栗的出口。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日本同行的高度评价。
陈妍希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最大贡献是增产菌的开发和应用。他根据植物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选择对植物有益、对病原体有害的微生物,增殖后用于植物体内,改善植物自然生态系统,以提高作物产量。他还提出了开展植物-微生物生态工程研究的设想。他指出的方向有明确的应用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外生防菌的筛选主要是从土壤和根际进行,以平板抑菌效果为指标。
研究对象主要是抗逆性较弱的荧光假单胞菌。何和他的助手们发现,在植物的表面和体内,存在着大量抗逆性强的芽孢杆菌菌株,其中有些菌株不仅与植物有很强的亲和力,而且还具有预防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因此,他决定专注于芽孢杆菌的研究。他的决定源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的强烈愿望,因为国外对荧光假单胞菌的研究由于抗逆性较弱,很难大规模商业化。关于有益微生物的筛选方法,他强调使用活的植物,因为只有这种微生物才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判断其有效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陈妍希认为,田间多点对比试验和小区对比试验的田间试验方法,可以减少土壤小面积差异的影响,具有生产部门和生产者看得见,演示性强,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优点。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陈妍希亲自到各省考察测试,特别是1986后,专家在不同省市进行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等作物增产菌应用示范现场评审会时,他都要亲自到现场调研。此时他已经70多岁了,由于骨骼软化,不得不拄着拐杖在田埂上行走。同行领导、专家和农民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增产菌田间试验示范成功后,为了尽快将这一科研成果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他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向领导汇报,举办全国各地技术人员培训班,出版增产菌简讯,进行宣传和技术培训。同时,他亲自主持成立了“增产菌实验研究联合体”,组织全国推广应用。通过共同努力,增产菌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有趣的作用。据统计,在陈妍希去世的1990年,增产菌已在30个省、市、自治区的54种作物上使用,累计面积达2620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使这项技术不断发展,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他反复强调要保证微生物菌剂的质量。当他病重不能再口述时,他给病床上探望他的同事们写了亲笔信,表现了他为农业服务的赤诚之心。
陈妍希致力于科学研究和为农业生产服务,源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非常重视农民来信,回答问题。当他收到农民称他为“农民的忠实朋友”的信时,他感慨地说,“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