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1生化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根据美国海因里希灾害理论模型[1],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是不安全的环境和不安全的行为。不安全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品等因素的不安全条件,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
1.1环境因素
1.1.1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机械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光源辐射等不安全因素。
1.1.1仪器安全事故主要指仪器伤害和设备损坏。仪器伤害主要是一些学校经费不足或者对生化实验室重视不够。部分仪器设备老化,但仍在使用,是主要安全隐患。此外,中职生未经考试入学后素质明显下降,经常不按正常操作程序操作仪器,导致仪器损坏,发生事故。
1.1.1.2压力容器生化实验室常用的氢气、氧气、液氨等压缩气体容器,搬运时发生碰撞,放置不当(靠近热源或暴晒),或在高压釜中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
1.1.1.3火灾有些学校的供电设施陈旧,线路老化,或者超负荷运行,容易导致短路起火,或者有些实验需要使用酒精灯取暖,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火灾。
1.1.1.4洪水有时候,实验过程中停水时忘记关水龙头,或者精密仪器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下雨时忘记关窗户,都会对实验仪器造成损坏。
1.1.2化学因素
不安全的化学因素包括易燃、易爆、剧毒和腐蚀性化学品。
1.1.2.1危险试剂生化实验中使用的危险试剂有很多,如易燃的酒精、甲醇、乙醚、易爆的氯仿、苦味酸、剧毒的药物如氰化物、常用的强腐蚀性药物如盐酸、硫酸、氨水等。
1.1.2.2化学污染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或化学废液。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或地下水,未经处理的实验动物也会造成病毒传播或环境污染。
1.2人为因素
1.2.1实验室经理系数
实验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疏于管理,或在管理能力上缺乏必要的实验室安全防范知识,实验前未对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或未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仪器和药物的安全教育,都会造成安全事故。
1.2.2学生因素
现在的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好奇心强。即使教师在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按规定操作使用仪器和药物,缺乏危险发生后正确处理的知识,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1.2.3管理系统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实验室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防水防火防盗。生化实验室需要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正确管理和使用生化仪器、强酸、强碱和一些易燃易爆的药物。
2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生化实验室是医学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实验室,尤其是医学检验等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室事故处理办法、压力容器和精密仪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易燃易爆和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排查实验室安全隐患等。在各类安全制度中,特别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建设,明确岗位,责任到人,防止相互推诿、拖延的情况发生。有了好的管理制度,就要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有害试剂的领取者进行登记,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2],这样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才有保障。
2.2定期检查不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除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外,还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根据海因里希的灾害模型,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环境因素,管理不善是事故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检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阻断事故发生。
2.3制定实验室安全计划
在生化实验中,每次都会接触到一些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剧毒的药物。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有必要采取www.LWlm.coM措施,为实验室配备治疗损伤的通用药物和急救箱,并对相关实验室人员进行急救培训和安全培训,以便在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合理地处理[3-4]。安全计划准备了实验室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包括火灾、洪水、化学烧伤、玻璃仪器割伤的处理方案,一般中毒的紧急处理,触电事故的处理。
2.4科学管理,强化环保意识
一些实验废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些残留的样本具有传染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或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实验排放的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污染管理的通知》(教技[2005]3号)[5]精神,一是将实验室污染管理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其次,实验室应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试剂;再次,实验室的污染物排放要有制度,要按规定定期处理,确认符合安全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防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