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彭文生如何从“鸡毛蒜皮”看“内外双循环”?
最近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讨论很多。市场对这一新提法非常关注,但也存在很多理解上的分歧,比如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如何互动。怎么理解?双循环相互促进?逻辑联系?CICC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彭文生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阐述了这些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宏观政策的传导效率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可预测和可量化损失的风险相比,新冠肺炎带来了更多不可预测和可量化损失的不确定性。疫情演变、经济影响和政策应对存在不确定性,导致预防性储蓄增加,抑制了私人部门的当期消费和实物投资。常规货币政策(降息和RRR削减)和非常规货币政策(QE和前瞻性指引)难以消除储蓄和流动性过剩的陷阱,容易带来金融风险,基础设施投资等传统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也会减弱。因此,扩大内需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可以考虑针对疫情的非常规财政政策,尽可能消除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和投资的动力。
因为经济周期兼具定性和定量属性,所以呢?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这意味着通过促进消费来扩大内需,这与更高水平的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同时要不要注意一下?双循环相互促进?。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新冠肺炎疫情拓展了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推动了以非接触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上互动的效果可能不如面对面互动,但疫情下的极大隔离导致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互动的成本急剧增加,使得疫情期间转而使用线上、非接触式经济更划算。这场流行病让数字技术的潜力变得显而易见。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与人之间在线和远程互动的成本在下降,这意味着数字经济的范围、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增加,甚至在疫情过后,可能会取代接触式经济。因此,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我们需要关注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便从质和量两方面理解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