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800字论文)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行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群众和行动。”可见,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广泛教育活动,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研究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教育,有必要探讨他们的健康行为。

首先,健康行为的解释

国内外学者对健康行为有不同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集中的观点:

1.健康行为研究有观察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般规律。健康行为强调从心理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理解人们的健康和疾病行为,有利于并激励公众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少不健康行为和疾病行为。换句话说,健康行为是加强人们健康行为的科学。这个解释是基于广义的行为科学。

2.健康行为是指健康人认为为了预防疾病或维护自身健康而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例如,接受相关的健康检查和接种疫苗是一种健康的行为。这个解释是基于狭义的行为科学。

3.健康行为是使健康转向满意结果的行为取向。这个解释本质上和第二个类似。

作者认为,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研究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既要研究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建立、变化和巩固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学前儿童为促进身心健康应采取的各种行为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二、研究健康行为的意义

1,健康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核心。

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健康教育行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是连接健康信息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模式来说明:

模式1表明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和形成学前健康行为,模式2表明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核心。

2.只有遵循健康行为的规则,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童的健康。

虽然学龄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我们所期待的健康行为能否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总是与孩子的认知水平、态度和相应的技能有关。健康行为研究旨在揭示健康行为活动的一半规律。只有把握健康行为的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健康。

基于以上原因,学前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健康行为的研究。

三。健康行为的分类和特征

根据行为者的不同,健康行为分为群体健康行为。群体健康行为是指以社会团体为主体,为保障公众健康而采取的活动。个体健康行为是指每个个体作为行为主体为保证自身健康而采取的活动。

根据行为性质的不同,健康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1、预防行为:指在你认为自己健康(即没有自觉症状)的前提下,为促进健康、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如自觉接受健康教育、不超重、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接受疫苗接种等。,这些都可以称为健康的行为。

2.病感行为:是指在产生某种异常感觉后,为了弄清自己的状况而进行必要诊断的行为。

3、病人行为:指得了病的人,为了治病而采取的行动。

4.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行为技能和行动意识的限制,他们能否采取各种健康的行为,离不开成年人的教育、监督和帮助。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行为一般有以下特点:

1,儿童个体行为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如饮食、生活习惯等,建立了行为的动态刻板印象。

2、儿童的外显行为和内在动机是一致的,儿童能够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某种健康的行为。

3、儿童的个体行为能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较强适应能力。

4.儿童个体或儿童群体的行为可以有益于他人自身的健康。

第四,建立学龄前儿童的健康行为

(一)行为改变理论

关于行为改变的理论有很多,但没有一个能满意地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问题。每种理论只能代表不同的行为解释思想,健康教育者应该取长补短,帮助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这里有两个代表性的理论。

1.态度改变理论: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是受影响的。

作为行为选择的特定对象的内部准备状态。态度的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绪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态度转变要有一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促进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方法有:1,条件反应法包括条件反应——健康行为的适当操纵与强化的整合。2.提供榜样的方法:榜样的行为符合要求并得到奖励,其他人经常模仿他们的行为。榜样的力量与他们是否与学习者相似(如性别、年龄),或者是否是学习者的父母、老师、同龄人有很大关系。3、说服性语言交流法:用言语启发、说服孩子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

2.行为改变理论:心理学家班图拉以儿童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他观察了大量儿童的社会行为和学习活动并明确指出,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往往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他认为,观察榜样的行为表征,然后进行模仿的过程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榜样的刺激特征和后果、观察者的动机和观察者的认知水平。

根据诉求理论,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理性、感性,在儿童中树立积极的榜样,注意到教师和家长的形象对儿童的重要影响,积极鼓励和肯定儿童的健康行为。

二、影响行为改变的主要原因

1,行为信念:即人类关于所生活的世界的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的总和。行为信念帮助人们做出行为决策和选择。成人的行为信念往往会对儿童的健康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2、特殊阶层的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导向作用。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老师、家长、同伴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3、健康的行为资源。健康的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行为资源。比如,当孩子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时,凭经验是去医院看病还是在家吃药,很可能会受到医院患病儿童是否较多、是否容易交叉感染、家长是否有时间和时间等卫生环境条件的影响。健康状况、健康服务和时间都是健康行为资源,决定一定的行为表现。

4、风俗文化背景。长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会对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述原因有的直接构成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改变的因素(如行为导向角色和文化传统背景),有的由于儿童的照顾者或教师在儿童行为改变中起中介作用而间接成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改变的因素(如成人的行为信念和客观健康的行为资源)。了解行为变化的原因,有利于准确把握健康行为的规律。

第三,实施计划行为的变化

健康教育强调通过制定计划来建立和形成儿童的健康行为。在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独立体系之前,分散在其他学科的健康教育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过于随意,实施效果差。在健康教育实践中,如健康与疾病信息的传播、健康行为技能的传授、儿童对健康态度的逐步改变等,都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完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体系,对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研究仍需引起幼儿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