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经济从1900增长到1950
当然,随着过去20年印度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陈词滥调逐渐被抛弃。从1980开始,印度的人均经济增长率翻了一倍多,从1950-1980到1.7%到2000年的1980-3.8%。过去,在社会主义政策和许可证及配额制度的约束下,印度常常被视为错误发展战略的反面教材。现在,印度已经成为一个模范生,人们以她为例,展示如果我们转向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可以发挥多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虽然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没有中国高(收入水平也没有中国高),但由于其可靠的民主制度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强劲表现,在许多观察家看来,这个国家越来越对中国构成强大的挑战,即使它无法取代中国的地位。
印度的经济进步是其6,543,800亿人民的福音。同样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也给其他贫穷国家带来了希望,她向世界表明,如果采取适当的政策,经济快速增长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什么是产生印度奇迹的“恰当”政策呢?在政策报道和报纸上,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传统和普遍的观点是,在1991之前,印度实行贸易管制政策,印度经济与外界隔绝,在国家指导下建立的产业效率非常低,过度的管制阻碍了私营部门的发展,政府管制和官僚主义扼杀了私营经济的活力,但这些状况在1991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际收支危机的刺激下,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利用像曼莫汉·辛格这样的专家来治理国家。辛格很快开始了经济自由化的进程,贸易壁垒被取消,外国直接投资受到鼓励,许可证制度被废除,私有化开始。在软件出口和呼叫中心业务的带动下,印度经济开始腾飞。
和所有简单的描述一样,以上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印度经济曾经是世界上管控最严、最封闭的经济体之一,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变。的确,1991年的经济自由化可以说是印度经济的分水岭。然而,上述观点未能认识到的是,印度经济的加速增长早在1991年前就开始了。只要粗略观察一下印度的经济增长历史,就可以发现,印度的经济加速增长是在1980年前后开始的,这种增长趋势在1991年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事实上,有些指标,如社会全要素生产率,在1991年后甚至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增速下降。所以印度经济在1980之后的良好表现不能归功于1991的改革。1991年的改革可能起到了维持和加速印度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印度经济增长的变化。一个相关的论点是,最近的一些现象,如IT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兴起,并不是印度经济增长的源泉。
本文将为印度的经济增长提供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支持私营部门的态度1980。在此之前,执政的国大党奉行社会主义和扶贫政策。英迪拉·甘地在1980年重新掌权时,调整了自己的政治盟友,联合了民间的代表,开始抛弃之前华而不实的政策。中央政府对企业的态度从敌视转变为支持。从65438年到0984年,拉吉夫·甘地上台后,英迪拉·甘地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加强,并没有以前那么微妙。在我们看来,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释放印度私营部门活力的一个关键转变。
正确描述印度政府的这种态度转变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区分亲市场和亲商业。前者侧重于消除市场障碍,致力于经济自由化,为新成立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利益。促进企业导向重在提高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现有企业和生产者。促进企业导向的政策包括减少现有企业产能的扩张限制、取消价格管制和降低公司税(这些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等等。促进市场导向政策的典型例子是贸易自由化(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政策变化才取得进展)。通过比较东亚和拉美的改革方式,可以理解促进市场导向和促进企业导向的区别。韩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改革基本上推行的是企业导向而不是市场导向,而拉美90年代的改革基本上推行的是市场导向。
印度在1980年代初的政策变化可以被描述为促进企业导向而不是市场导向。那时候真正的自由化对现有企业来说基本是不受欢迎的。与现有企业的政治支持相比,英迪拉·甘地对对外开放和消除竞争壁垒相对不感兴趣。拉吉夫·甘地本人更倾向于自由化,但由于他走得太远,博福斯丑闻损害了他的威望,他不得不再次回去。因此,这一时期改革的受益者主要是现有企业和原有业务,而不是新企业和新业务。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一时期改变政策促进企业导向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促进8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基本因素,我们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发现1991年后的真正自由化并没有改善整体经济绩效。显然,虽然存在价格扭曲和其他市场扭曲,但这一时期政府态度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政府态度的转变之所以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与印度最初的改革条件有关。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印度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制度。她是一个民主国家,拥有广泛的法治和充分保护的财产权。按照其他类似国家的标准,印度的收入水平应该是现在的好几倍。这背后的含义是,政策环境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可以把政府取消对民间的敌视视为变化之一,对于实际政策来说变化不大,但对投资者的心理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转型,并做相应的比较。我们认为这种转变是基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不是要素的积累)。我们也相信印度已经从1980之前的落伍者变成了胜利者。
然后,我们将为这种变化提供一系列解释,并指出为什么它们不令人满意。80年代印度自由化政策不多,少数发生在80年代末。这一时期,印度经济仍与外界隔绝,甚至在某些方面加大了保护程度。绿色革命不可能成为非农业部门发展的源泉,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内部贸易条件的必要变化。需求因素不足以解释生产率的提高。除非我们做出滞后假设,否则公共部门投资不可能提供完整的解释。
随后,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并提供了一些实证数据来支持。我们特别强调1980之后的经济增长在一些特定的经济活动领域和特定的地区更加强劲。这些经济活动领域最有可能享受到政府态度转变带来的好处,也就是在以前的政策体系下建立起来的正规制造业部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之前的政策体系下产生的知识和现代制造业基础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一旦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将有利于私人部门的转型,经济可以顺利起飞。所以,以前投资发生的地方,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本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80年代印度经济向高增长的转变,很少涉及1991年的改革和90年代的经验。我们认为启动经济增长和维持经济增长是完全不同的挑战,需要不同的政策和方法(Rodrik,2003;Hausmann等人,2004年)。本文主要研究启动经济增长的挑战和印度的相关经验。
一.事实
本文所依据的一个关键事实是,印度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发生在1980左右,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上世纪90年代。正是从1980开始,印度开始向过去的“印度增长”挥手告别。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德隆(2003)、威廉姆森和扎哈(威廉姆森和扎哈,2002)都强调,印度经济增长率的翻番早在改革前1991年就发生了。然而,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使用标准的政策导向因素来分析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文件,所有的解释都给人一种印象,即90年代的改革导致了印度出色的经济表现(Ahluwalia,2000;Srinivasan和Tendulkar,2003年)。
图1描绘了与整体经济表现相关的三个指标:实际人均GDP、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实际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从1980开始,这三个指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前20年基本保持稳定。表1还显示,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前者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率高出约3个百分点。尽管1990年代经济增长强劲,但各项生产力指标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比1980年代低0.3至0.6个百分点。不管90年代是否比80年代略差(或略好),数据已经充分证明,印度的经济增长从1980左右开始大幅改善。
很多研究都提供了证据,证明印度经济增长的拐点发生在1980左右。首先,利用白居山和Perron (1998,2003)描述的方法,我们计算了四个增长率的最优单个转折点、最优两个转折点和最优三个转折点。这四个增长率的基本指标是按固定美元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每个劳动者创造的GDP和全要素生产率(博斯沃思)。在所有情况下,我们发现单一转折点发生在1979。第二,Osman等人(Hausmann等人,即将出版)利用大量跨国数据分析了向经济高增长的转变,并将印度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定为1982。最后,wallach对印度GDP及其分解项目进行了节点分析。她发现印度GDP增长在80年代初中期有一个节点。在1980中,现有节点的F统计值最高(Wallack,2003,第4314页)。
1980之后印度整体生产力提升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还是私人部门的表现有所改善?三大部门的劳动力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显著的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从1975下降到1995,下降了约100%,而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力比例分别上升了约7.5%和2.5%。但是,这种变化只能解释整体生产率提高的一小部分(不到10%)。例如,用固定(基期)就业比率计算全劳动生产率时,80年代的增长率比70年代高2.6%-2.9%,90年代的增长率比80年代低0.4%-0.6%(表1)。
表1说明印度的总增长和部门增长(平均年增长率,除非另有说明)
时期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9
博斯沃思-柯林斯公司
输出
3.84
2.98
5.85
5.59
工人的单位产量
1.87
0.69
3.9
3.27
工人人均资本
0.83
0.61
1.06
1.32
教育
0.29
0.58
0.32
0.34
全要素效率
0.74
-0.5
2.49
1.5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输出
3.75
3.16
5.64
5.61
工人的单位产量
1.77
0.86
3.69
3.3
全要素生产率①
1.17
0.47
2.89
2.44
全要素生产率②
-0.94
-2.07
1.28
0.94
按当前就业比率计算的工人产量增长率
农业③
1.2
0.13
2.57
1.29
制造业④
2
6.3
六
服务业(B-C)⑤
2.12
6.32
6.57
服务业(IMF)⑥
3.14
5.3
6.69
以基期内就业比率为权数衡量的劳动者单位产出总增长率。
博斯沃思-柯林斯公司
0.69
3.66
3.08
总计(基金组织)
0.86
3.49
3.11
劳动力转移对单位工人总产出增长的贡献
博斯沃思-柯林斯公司
不适用
0.24
0.19
总计(基金组织)
不适用
0.2
0.19
就业率
1975
1985
1995
农业
70.8
64.4
60.8
工业
12.4
15.2
15.8
服务行业
16.8
20.4
23.4
资料来源:博斯沃思和柯林斯(2003年);ghose(1999);和作者的估计。
①按劳动力。
(2)按15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
③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
④80、90年代数据摘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70年代数据按Ahluwalia(1995)估算。
⑤从B-C的单位工人产出的总增长率中减去平均部门生产率增长率计算的剩余..
IMF单位工人产出总增长率减去部门平均生产率增长率计算的残差。
⑦从Ghose(1999)获得。其中,1977和1978的数字是将1977/1978-1983的趋势应用到1975计算出来的,而1993-65438+。
作者:丹尼·罗德里克,阿文德·苏布拉特,马年来源:《比较》第1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