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基础的三要素
创新处于科技发展的转折、发现、革命时期,像本世纪初量子理论诞生时那个充满伟大发现的时代;比如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发明晶体管的时候,50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时候,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生物学的激动人心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创造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在哲学层面的认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科学革命时期的这些创新,学术界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其意义。
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关注的是普通科技人员在科技稳步发展时期写的论文。它的创新意味着什么?请先阅读《自然》和《科学》上的解释。《自然》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新颖性,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出乎意料或令人惊讶),这一研究似乎在这一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对一个杰出发现的报道,还是对一个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道,都应该引起其他领域科学家的兴趣。
《科学》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的看法,而不是对已有的研究结论进行重新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来说,就是在一直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的想法,在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或者把原来相互割裂的研究领域合并起来。读者不难看出,上述要求并不容易达到。即使是在这两个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不能全部达到这个要求。如果65,438+00%的论文能达到这个要求,那就相当不错了。显然,这个要求是出版商的目标,也是期刊的最高标准。为了比较,让我们看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
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有创造性。高水平和重大的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可能注意到了,这里对创新的要求与《自然》和《科学》的要求不同,并不是特别强调论文内容要引起科技界的广泛兴趣。用当前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自然》和《科学》作为国际科学期刊,应该也能够强调这一点。
他们可以从众多投稿中选择符合这一要求的论文;但国内期刊需要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需要和整个背景慎重对待这一要求。事实上,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个人申请数量的逐年增加,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当前国内外科学前沿进展建立科研课题,因此及时达到这一要求并不困难。
但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只有《自然》和《科学》这两种著名的国际科学周刊,我们是不可能的。不符合国情的东西没必要完全照搬。毕竟,重大的论文或研究成果一定会引起相关领域科技人员的关注。笔者认为一篇论文或一门研究课程的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成果一定要深刻,一定要体现研究者的独特见解。毫无疑问,这样的论文会被收录到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中。
可读性科技论文的可读性非常重要,应该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由以下因素决定:
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结论是否可靠,成果是否深刻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对后续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得到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你就不应该开始写论文。一篇好的文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一篇枯燥的研究工作写出来的,所以也不可能是一篇有可读性的文章。
2.作者应该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格的逻辑思维。当一个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得到结果的时候,就应该像艺术家构思作品一样一丝不苟。阐述,讨论的方式,内容的选材,学术思想的阐述,研究背景的介绍等。需要反复仔细推敲,才能使论文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讨论完毕。逻辑性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在讨论的方式上,要简单明了,表达清楚。简洁。专业术语要准确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4.文字和插图搭配得当。国内相当一部分论文在用图表形象地说明学术内容的方向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使用彩色图和三维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描述,达到更好的效果。
5.论文的风格和格式。虽然每个期刊都制定了能体现自身风格和特色的文体要求,但一般来说,学术期刊都有一个文体要求,就是* * *,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认真遵循的人并不多。笔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文体要求?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情。文体既要保证论文形式的规范性,又要保证内容的可读性,这是很多作者所忽略的。
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基本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采用,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进入科学文献索引的优秀期刊《中国物理快报》多次表示,本刊特别注重文章的标题。摘要的编写。目的是提高文章的引用率。标题应清楚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并反映出与其他文件的区别。
关于文章,首先要求对文章的主题及其领域和研究对象进行简要描述。更重要的是,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及其他有意义的观点进行清晰、明确、具体、简要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三者可以在一篇论文上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国内一些论文的一个通病就是喜欢包罗万象,大而空的标题,后面是夸张空洞的细节。
比如,一个变化规律可以从一次观察中得到;一个算法可以解决一个NP问题,等等。列出的关键词不能体现论文的中心主题,也不好找,让读者再也没有阅读的兴趣。由此,如何谈随笔的可读性?请看投稿指南第二篇《自然》如何解释可读性:投稿要写清楚。言简意赅,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非英语的读者都能理解。基本但专业的术语应该解释简明,但不是说教。在提交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的同事就最终稿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发表意见,往往是有用的。
《自然》杂志的编辑经常建议修改和重写论文的摘要和第一段(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本领域的读者来说是清晰的,可以阅读的。这清楚地表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多么重要,自然杂志提供清晰易懂的意见往往是有用的。《自然》杂志的编辑经常建议修改和重写论文的摘要和第一段(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本领域的读者来说是清晰的,可以阅读的。这清楚地表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多么重要。
《自然》杂志多次声明,是否使用论文的最终决定权属于编辑部。任何不符合他们要求的稿件,不经过深度阅读就会被拒绝。原因很简单。在投稿数量众多的情况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说到可读项,让我想起了一件在数学界流传甚广的宏伟之事。本世纪初,希尔伯特因提出23个数学课题而出名。有人问过他有哪一三个好的数学题目。希尔伯特毫不犹豫地回答:早上和你散步的时候,他能在10分钟内给你遇到的第一个行人解释楚的数学题目。可见,简洁、清晰、易懂是一篇论文的基本条件。
当然,《自然》和《科学》不是专业杂志,特别注重论文的可读性也无可厚非。所以,专业期刊不必把可读性当回事。可读性强的部分其实是指读者看完你的文章后就能明白你想说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不需要读者完全理解你论文的所有内容。所以专业期刊也要求论文要有可读性的部分。如果一个
信息量是一个来自传播领域,逐渐流行并被大众和媒体频繁使用的词。与一篇科技论文联系起来,指的是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就此话题向读者提供多少信息。笔者在《中国物理学报》投稿规范中看到,它的意思是“尽可能多的给予”
关于调研的信息,尽量少用调查、学习、讨论等字眼,并举例进一步说明,如“截面为(6。25?0。02)包含的信息比“横截面测量”更多。一般来说,阅读前可能不知道的知识,或者模糊或不准确的知识,读完这篇文章后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而且消除了模糊或不准确,说明这篇文章包含了更多的信息。简而言之,阅读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它包含的信息就越多。显然,“多点测量”的信息量要比“六点测量”少得多。前者给出的信息模糊不准确,而后者却很明确。确切的信息。
现在国内外一些著名期刊对论文长度有严格限制。这有什么意义?显然,新的学术思想、新的实验、新的发现等创新成果是决定论文信息量的关键,但不可否认的是,对篇幅的严格限制会促使作者尽力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面对篇幅的限制,作者不得不一次次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材料,采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仔细推敲文本的叙述。这样一来,总的来说,论文内容丰富了,(信息量增加了,主题鲜明了,论文质量也相应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