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从北大退学的博士生王银目前的情况如何?

王印简介

王银,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大四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博,现在离毕业只有一年了。在此期间,他因《完全与linux合作》一文和TeX的推广而出名,这些都是“研究成果之外的业余之事”。日前,他在网上发表公开信,称将申请从清华退学。

清华博士申请退学,并指责目前的博士制度扼杀了创造力

-

9月22日,清华在读博士王银在水木社区博客上发表《清华梦的粉碎——清华大学退学申请》,明确要求退学。

记者从清华研究生院赵副院长处得到证实,要求退学一事属实,但校方尚未批准。昨天,清华大学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他(王银)可以自由做出这个选择。

“有了论文,就有钱了”——创造力正在消失。

王银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她已经读了4年,还有一年就要博士毕业了。在清华读书时,他因“完全用Linux工作”而出名。

在退学申请中,王银认为博士教育是“论文、论文、论文还是论文”,他的成就是“我的修身”。

信中还透露,“清华的博士生毕业必须发四篇论文,其中一篇必须是SCI索引或两篇EI索引”。他不是不会写论文。他也有SCI的文章,但是他觉得那些发表的文章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价值不大,甚至是垃圾。

王银说,“即使导师知道你的论文毫无价值,他也会要求你发表。我发现,论文数量的背后,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想想是怎么回事。国家如何资助研究?看纸。看什么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水平也是纸上谈兵。国家没有能力评价你的能力。当然只是看你有多少纸。所以有了纸,就有钱了。”

他认为博士是为了论文,不是真的在做科研,他的创造力也在逐渐消失,浪费了四年时间。

网上众说纷纭。大多数人钦佩王银的勇气!

王银1万字的休学申请在网上被转发,点击率相当高。对此,网友评论褒贬不一。一些网民认为王银有点偏激,太理想化了。“国内的学习环境有点压抑,但国外能不能达到他心目中的水平,就看他的定位了。”“这哥们太理想主义了,有点天赋,学校和老师也可以这样对他。其他人会很富裕。他把博士研究看得太神圣了。”

有网友认为他这样离开是不负责任的。“学校培养他,国家培养他要花多少钱?这个投入挺大的。他这样一走了之,是不负责任的。”

更多的网民钦佩王银的勇气。“我们的创造力正在慢慢消失。”“说实话,这并不是一种放弃,因为也许他能得到更多。我佩服王银的勇气!”“目前在国内大学就读的博士们其实都有王银的感觉——迷茫、抑郁。只是他很少有勇气。”

清华大学:这个选择是个人自由。

昨天,早报记者致电清华大学。该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博士生做出这种选择是个人自由。如果他退学,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他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在王银的休学申请中,他说“医生休学需支付违约金3万元”。

教育部:此事与教育系统无关。

昨天,教育部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他在网上看到过关于这一事件的相关报道。他个人的看法是,这只是个别现象。他说:“如果是你,如果是我,你我会放弃清华的博士吗?谁会放弃清华的博士?”

这位负责人说,王银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修身养性没有错。”但是,申请退出时要谨慎。他认为此事与教育系统无关,也不认为与前段时间热议的陈丹青辞职事件有任何共同点。

退学原因1:有了论文,就有钱了——创造力正在消失。

写论文不是真正的研究,只会扼杀创造力。

退学原因二:导师不指导。

导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的能力。导师不喜欢我们的课,因为他们不仅会把时间花在研究(或工作)上,还会开拓视野,让学生很容易选择离开。

清华博士退学:据说去了伦敦大学继续深造。

-

2005年9月27日00:57中国时报

本报实习生王锦昨日透露,王银已前往伦敦大学继续深造,但记者未能进一步核实。想知道这位退学博士的一些独到见解,还可以从他的文章《清华梦的粉碎——清华大学退学申请》中“窥”一斑。

在这篇名为《清华梦的破灭》的文章中,王银的发言透露了他从高中开始就对高考制度的不满。他认为高考把他变成了考试机器。他以为凭自己的天赋,完全可以上清华。没想到。

但是他考上了川大,从川大考研到清华,才发现清华和他想象的不一样。今年9月22日,是研究生学习的第四年(硕士和博士,学制五年)。编者注)王银提出退学。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辍学?

不懂就考不及格80分。

王银在《清华梦的粉碎》中写道,“清华的老师也是照本宣科,但我其实发现他们和川大的老师没什么区别。清华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到考试,原来的娱乐活动都消失了。本来每天晚上大家一起玩轮滑,考试的时候就剩我一个人了。”后来的结果是“如果博士生考了80分,就不能重考。”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考砸的科目我考了80分。"

在博士学习的第一年,王银完成了所有的家庭作业。王银一直想多选一些课程,但根据清华的规定,清华博士需要向导师提交一份“培养计划”供其签字,导师同意后才能修改。王银选择学习法语,但导师拒绝了他的要求,理由是“课程太多,考不上会很麻烦”。就个人而言,王银认为导师是怕“上课不仅要花时间搞研究,还要开阔视野,这样学生就容易有其他选择而离开”。

因为讨论的问题,我和导师产生了分歧。

王银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方面自己都没有头绪,希望能“和哥哥姐姐们讨论一下”。一开始导师不同意,因为一起讨论做研究的时候要几个人签名,博士论文只看第一作者是谁。后来,王银拿出国外的例子,辩称导师同意他只能与导师和助理导师讨论。后来,他提出建立一个公共休息室来讨论问题,但遭到拒绝。

质疑博士生抄袭论文

王银在休学申请中提到:“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我的方向上看到几篇我认为像样的文章。我主要研究集成电路的布线算法。一个已经毕业的学长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修改了它,并发表了几篇论文。如果英语不够,就翻译成中文,放到国内期刊上。后来一个学姐在这个学姐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下,发了很多文章。但是,在我看来,他们的论文纯粹是炒饭,没有创新。清华的研究生现在做的无非就是写一篇好论文,然后找个地方扔出去。

SCI最好,EI次之。远程杂志没人看没关系,付费也没关系。我知道日本有个SCI收录的期刊收了65438美元+0,000的版面费。导师出钱了,但他没有白投。他投票赞成一个好的毕业。

川大老师表示不认同。

通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王银在川大97级计算机系读书时的辅导员老师。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一再告诉记者,在征得学院和学院党委同意之前,他不能接受采访。“这件事在网上很热,我们也很关注。但是,我很尴尬。我需要经过学院和党委同意才能面试。”

在记者的间接询问下,我得知王银几年前从四川大学毕业,然后就和学校失去了联系。他在学校表现很好。“至少在班上名列前茅。”老师回忆,“可以说他是个人才,后来选择走清华,是他的梦想之一。”然而,当谈到王银放弃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时,老师表示不赞成。“我觉得他的价值取向有问题。我同意网上一个网友说的话。他可能经不起挫折。”

在清华大学论坛上,一些学生已经把王银视为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