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调配的论文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唐毅,浙江大学茶学系,刘祖生,杭州310029)摘要浙江茶叶出口发展迅速,优势明显,在全国茶叶出口和全省茶产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产品结构、出口、市场分布、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浙江茶叶出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就如何应对绿色壁垒等突出问题,改善出口贸易条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路。关键词浙江;茶叶出口;绿色壁垒;贸易条件;在产品结构上,图片分类号S5571.1文献识别码:C文号:0577-8921(2003)03-155-04一、目前浙江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1.1浙江茶叶出口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浙江现在与摩洛哥、俄罗斯、塞内加尔、日本和欧盟约占5%。三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主要出口珍珠茶、眉茶和清蒸绿茶。2002年,全省出口茶叶12.110000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48.0 4%。出口创汇总额为14275.7万美元,占全国茶叶出口总值的4313。其中,绿茶出口创汇654.38+029.528万美元,占全国绿茶出口总值的646.5438+02%。近年来,浙江茶叶出口值占中国茶叶出口值的比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浙江茶叶出口增长迅速。从1996到2002年的7年间,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都翻了一番多,茶叶出口创汇占全国份额稳步上升,从1996。因此,近年来浙江在全国茶叶出口中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1.2茶叶作为浙江传统大宗出口商品,比较优势明显。因为浙江省农村生产要素结构的特点是人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因此,相对劳动密集型的种植业或养殖业应优先发展,而大量消耗土地资源的农作物应受到限制。茶园多建在山坡上,占用耕地较少;茶叶采摘、加工等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这说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符合浙江省的比较利益。目前,茶叶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1.72,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茶叶在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杭州海关统计,茶叶出口1998创汇8743万美元,占全省农副产品出口比重排名第三,仅次于水产品和蔬菜。目前这三款产品仍在前三。1.3市场化出口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出口运行方式灵活多样。65438年至0979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浙江成为单独口岸,茶叶出口自主权不断扩大。1993之后,外贸体制改革和出口放权极大地调动了茶叶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我省从事茶叶出口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日益增多,市场主体多元化。目前,浙江省拥有茶叶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约有两家,分别是浙江茶叶进出口公司、中国土畜进出口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粮油进出口公司、浙江仲达集团公司和浙江法华出口茶厂。此外,浙江茶叶出口的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如茶厂自营出口、代理制、补偿贸易等。近年来,浙江茶叶不断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如乌兹别克斯坦的低档绿茶市场、日本的蒸青绿茶市场等,使得浙江茶叶出口量不断攀升,屡创新高。1.4绿茶出口比重越来越高,出口茶叶产品结构得到改善。绿茶是中国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大的茶叶产品。与国内其他产茶省份相比,浙江的绿茶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种齐全的优势明显。目前,国际市场上大约一半的绿茶来自浙江的出口。从表艺可以看出,1996以来,浙江省出口茶叶的结构特征非常明显。目前绿茶出口比例在90%左右,其次是花茶,约占6%,而红茶等茶类的I=I很小。由于绿茶出口比例较高,不同茶叶之间没有结构调整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省积极开发绿茶新品种,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8。蒸青绿茶在上世纪90年代末率先在浙江省兴起,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北非市场上朱茶、梅茶等传统绿茶产品供过于求带来的市场压力。此外,出口企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不同品种绿茶的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整体出口效益。L. 5出口贸易渠道有所拓宽,但主要销售市场仍集中在西北非。浙江的茶叶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以绿茶为例,西北非占50%以上,其次是亚洲和欧洲。2000年对欧盟出口仍占900%左右。由于绿色壁垒的影响,这一比例在2002年已经大大降低。从进口国来看,目前浙江绿茶最大的市场是摩洛哥,占出口总额的31.47,其次是日本,占13.89+1.6。从出口茶叶生产基地逐步发展成为加工配送基地和出口集散地。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名优茶在浙江茶产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大量名优茶叶被收割,影响了出口生茶原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省积极调整经营思路,拓宽生茶收购渠道。据调查,目前从福建、江西、贵州等地调入的高档毛茶越来越多。在这些地区,由于前期名茶加工量少,毛茶的嫩度和品质都比本地茶好。生茶供销渠道的调整,促进了浙江与中国其他产茶区的专业分工和优势互补,浙江作为中国出口绿茶加工、调配和交易中心的地位正在逐步确立。二、面临的挑战。1绿色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自2000年7月1日欧盟实施新MRL标准以来,“绿色壁垒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最大障碍,中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逐年下降。因为浙江主要卖绿茶,对欧盟出口的比例比较小,比以红茶为主的广东和广西要好。然而,绿色壁垒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浙江对欧盟出口分别只有2200吨和400万美元,同比下降40。9与f同期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以食品安全为由,效仿欧盟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标准,日本通过实施新的农药残留检验措施,限制进口绿茶的进口。受此影响,蒸青绿茶出口非常困难[']。2002年,浙江仅向日本出口绿茶(以蒸青绿茶为主)7886.2吨,比上年下降24.83%。目前最有意思的是走出去日本经营机制不完善带来的恶性竞争和低价竞争。90年代以前,11茶叶出口由国家垄断或联合经营,口岸全部对外开放,这样绿茶的国际价格基本由我国控制,利润率高。外贸体制改革后,中国茶叶出口由垄断经营向开放经营转变。虽然这有利于调动茶叶出口日本各方面的积极性,但出口配套管理机制相对落后,低价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出口经营秩序混乱。同时,由于国际茶叶市场整体供大于求,进口商可以通过更多的订单讨价还价,从中获利。贸易条件的恶化还表现在出口茶叶市场地位的下降。过去,中国绿茶的“天坛牌”等品牌在西方非市场上家喻户晓。目前,除“骆驼牌”等少数品牌外,省内茶叶出口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品牌。即使他们以小包装出口,他们也大多使用进口商提名品牌的包装,出口价格中的品牌附加值几乎丧失殆尽。2.3茶叶价格连年下降,效益明显降低。近三年来,我省茶叶出口均价持续下降(图1),出口效益明显下降。我省一些茶叶出口企业一直在盈亏平衡状态下经营。毋庸讳言,除了经营机制存在的问题,品质的下降是造成茶叶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由于出口茶叶感官质量缺乏统一的实物标准样品,书面标准往往流于形式,使得各出口企业在产品品牌和等级设置上有较大的“自主权”,质检部门难以按照统一标准严格控制出口茶叶质量,也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水货现象。而且价格下跌往往会迫使出口企业通过减少生产投入来降低成本,从而造成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与当前茶产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巨大反差。三、一些想法3。1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口茶叶产品结构的通知。茶叶和其他农业部门一样,是一个弱质产业,这是由产品的特性决定的。农产品一般易腐易损,这使得其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生产者很难通过“待价而沽”得到利益保护。一旦市场供大于求,很容易导致恐慌性亏本销售,市场风险较大。相比国产茶,茶叶的软肋更加明显。由于大部分出口茶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出口企业很难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产量和色级构成。此外,由于国内对茶叶的需求趋于高档化,传统的大宗商品产品早已失去了国内市场,出口茶厂专门为出口而生产。库存积压一旦形成,“出口转内销”就很难消化。中国出口的茶叶品种很多。虽然这有利于增加出口总体规模,但未必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以浙江出口的绿茶为例。珍珠茶、清蒸绿茶等色泽不同的品种,在制作初期就已经定型,无法改革。他们的出口市场有很大的局限性。日本不卖珍珠茶,蒸绿茶也进不了西北非市场。因此,就某一特定出口品种而言,其主要销售市场相对狭窄,市场适应性不强。一旦市场需求不足,恶性竞争和降价就难以避免。可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茶叶产品结构是改善出口茶叶贸易条件的重要途径。可行的措施有:一是扩大名优茶叶出口,促进茶叶出口与国内市场的融合;二是提高传统茶产品的加工深度,开发更多能广泛适应世界各地消费偏好的茶多酚、速溶茶等产品,通过传统茶与新一代茶产品的多元化组合,提高产品结构的灵活性,使茶叶出口有更大的空间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灵活调节。当然,改善贸易条件,也可以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参照国外农业支持体系中的通行做法,建立出口茶叶的风险担保制度。一旦因不可控因素导致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行业协会或其他相关组织会对因库存积压遭受损失的茶叶出口企业给予一定补偿,防止恐慌性杀跌,稳定市场秩序。3.2在改善茶叶出口部门产业组织结构问题上,我国茶叶经营分散,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浙江省也不例外。目前,茶叶出口企业一端与国际市场相连,另一端是大量提供加工原料的家庭生产者。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非常突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按照目前茶叶生产链源头的小农经营模式,很难有效监控鲜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含量。一旦因卫生质量不合格退货,很难追究“污染责任”,出口公司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出口成本;其次,出口公司在降价争夺销量的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压低茶叶加工厂的价格,进而压低茶农的价格。茶农作为小规模生产的主体,既没有价格保护的权利,也没有出口农残超标茶农的责任。这种严重扭曲的责、权、利市场关系,必然降低生产经营效率。由此可见,提高茶叶基层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意义深远。浙江省茶叶产业化试点跨越“绿色壁垒”初见成效。浙江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商浙江茶叶进出口公司,通过“公司十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现了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全程质量监控。2002年上半年,在全省对欧盟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该公司向欧盟出口绿茶1166吨。仅比去年同期低3.2%。3.3关于进一步完善出口茶叶贸易制度,出口茶叶贸易条件的恶化与不合理的贸易方式和贸易制度有一定的关系。目前以拍卖方式出口黑碎茶的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在出口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出口价格普遍坚挺,明显高于中国。有很多因素,但交易方式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与中国茶叶出口长期以来采用的简单合同订购方式相比,拍卖交易有其先天优势。第一,拍卖市场作为一个公平交易的平台,没有准入门槛,国外中小商户都可以参与交易。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避免贸易渠道被国外一些大公司垄断,价格任人摆布的现象;其次,拍卖市场的信息是公开的,具有价格引导功能,可以更好地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抄底”行为;第三,拍卖市场的操作工具,起拍价,可以为出口产品提供最低价格保护。以上几点几乎触及了我国现行茶叶出口管理机制的症结所在。可见,建立合同订货与拍卖相结合的“双轨”出口贸易体系,是改善我国出口茶叶贸易条件的一条非常值得尝试的途径。浙江省作为中国茶叶出口的龙头,有必要也有条件开展茶叶拍卖市场试点工作。只有在实践中大胆尝试、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完善茶叶出口贸易制度,并在全国做出示范。参考1魏龙宝。加入WTO对浙江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浙江省茶叶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论文集,2001: 54 572陈宗畴等。加入WTO对中国茶业的影响及对策,茶学,2002,22 (1): 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