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思考社会散文‘谁会写?

关于《道德与社会》课程的思考

——论“道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虽然社会综合课程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指导原则。“道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目前该课程的主要课题有: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综合内容建设研究、示范教材开发研究、开放式教学活动研究。

关键词:课程,综合课程,道德,社会

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是本次课改方案的突破点之一。由于综合课程教学在我国实施时间较短,研究积累相对薄弱,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远不能胜任课程开发、教材更新和教师教育。因此,我们依托申报并通过审定的“十五”国家重点课题,开展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这种研究符合我国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我国多元化教材的开发和综合课程理论的发展。

对相关课程的大致了解

小学3 ~ 6年级开设的“道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社会科综合课程。社会综合课程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社会学科强调面对学生社会生活的现实和学生的成长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理解人类与环境(自然、社会、人)的关系,必须落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这一切都需要围绕现实社会问题来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尊重自然规律、关爱人性的态度,形成人生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分析、反思、批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欣赏和创造。

《道德与社会》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道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不是简单的道德与社会学科的结合,而是在课程理念、要求和评价上发生了变化。“道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总的来说就是让学生在认识和理解家庭、社区、国家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习祖国的疆域、文化、民族、历史的过程中,热爱自己的父母、学校、老师和同学,热爱家乡、祖国、党和社会主义。逐渐形成道德规范意识,理解人际关系,形成社交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基本的公民素质奠定基础。相应的,“道德与社会”的内容涵盖面也很广,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与公民素质培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由于课程的公民性和实践性很强,课程的内容建设不能按照一定的系统学科来组织,但特别适合于有机整合各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主题的建设。

为了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道德与社会》课程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增强对社会的关注,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和话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探索开展多种多样的主动学习,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有利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有利于群体认知和合作的生动开放的体系。因此,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不仅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

三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与实验

目前,《道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时,课程的成熟不是靠研究者的论证就能完成的,而是靠教师的实践和参与。因此,任务的完成将伴随着课程、教材开发和实验的全过程。从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看,以下课题是当前最重要的研究任务。

1课程性质研究

“品德与社会科是一门立足于儿童社会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在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有两点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和‘综合课程’。《道德与社会》是一门渗透德育的综合课吗?还是显性的德育课程?”品德”和“社会”,一个是分科课,一个是综合课,两者结合就是新的综合课?总之,“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在课程性质、课程功能、内容体系、传统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合并后必须给出合理的理由,给出的理由不能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定义,或者只能是逻辑推理得出的“辩证”理由,而应该是实证的,有坚实的学术理论基础。

2课程定位研究

与前一个问题关系最密切的是课程定位。从课程标准来看,课程的总体目标无疑回答了这个问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和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的合格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在这里,教育的立足点是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探索课程定位还是有必要的。一是在课程理念上,对公民教育的性质、意义和内容缺乏深入研究,导致课程定位笼统、概念粗糙,直接影响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彻底性。其次,“以人为本”或“育人为本”的理念与综合课程的关系不清,导致课程结构和教材结构重拼凑,不能真正体现综合课程的“以人为本”特征。实践中最常见的例子是,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即使使用传统的学科式教学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材,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什么要改课程?课程理念与课程形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是什么关系?老师急需理解,我们也是!第三,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品德与社会》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其中包括课程的一致性,与道德与生活、思想道德、历史与社会、历史与地理等课程的衔接,与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衔接。课程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和教师培训的开展。

3综合内容建设研究

根据对国外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我们在“九五”期间承担的小学社会科实验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把儿童的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以学生自身的理解和发展为基础,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是构建小学综合课程的有效途径。这样构建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但是,如何选择和组织主题;如何体现主题与单元之间的逻辑线索,使学习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如何让学习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合理的上升循环,还在探索中。我们特别关注“知识整合”问题,认为这是构建道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一个核心问题。

4 .示范教材开发研究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是构建《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内容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教材的开发要体现“地域”特色。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构建学习内容,应强调开放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原则。就《品德与社会》教材而言,关注我国多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发符合中国实际、不同地区和教师实际操作的教材是我们的目标。如何体现“示范性”教材,如何给教师的主动性、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留有余地,如何给不同地方的课程资源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是我们试图改变传统教材学习功能和呈现方式的切入点。

5开放式教学活动的研究

根据多年教学实验经验的积累,我们认为创造一个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道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发展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为此,课程倡导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倡导教师采取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指导方式。注重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何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师生互动,如何打开教学空间和利用资源,如何结合课内和课外学习,如何形成个人发展评价机制,等等,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将重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策略研究,以及教师培训和能力发展的研究。

《品德与社会》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以培养孩子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为重点,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热爱生活、乐于探索、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紧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参考)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

芙蓉区八一路小学长泾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生动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优化创造了条件。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手段和简单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辩证观察分析能力,将是每个小学教师面临的问题。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促进思想道德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思想品德课往往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某种道理,学到某种品质或者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理性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很难理解和判断某种现象,仅靠老师的讲解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手段的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启发学生判断。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相结合,产生一幅动静结合、具有智能启发和感应功能的画面,一种不可理解的社会现象,使其具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维护环境卫生的部分,让学生一上课就看视频,欣赏一些美丽的地方,比如烈士公园、湘江,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景。这些贴近他们生活的东西搬到屏幕上,学生们感兴趣,立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然后,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环境变化的过程:河水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里面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动,旁边的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慢慢的,河水变了,河水变黑了,里面的小鱼死了,地上全是白色的垃圾,小动物们不高兴了,河水哭了。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字。拯救河流。学生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热情高涨。这一幕引起了学生的思考,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也给了他们很大的教育。同学们深感维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想了一些维护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用多少漂亮的词来解释都好。心理学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加起来94%。这说明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纯听老师讲课强多了。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知识的途径,实现对思想道德知识的理解。多媒体动画、视频剪辑等现实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刺激下,注意力和精力都很充沛,能把学生观察到的东西变成现实,化繁为简,把社会现象的时空性质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仔细、全面地观察和思考。

虽然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上述诸多优势,但并不是使用现代化手段就能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是需要我们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选择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推敲。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任何方法都可以达到目的。现代教学方法必须服从课时、课程的教学目标,甚至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要紧密服务于教学目的,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下,在教学计划中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某些媒体对应某项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功能,达到最大的效用,坚持不使用不必要的,以免喧宾夺主,流于形式。因此,根据每节思想品德课的目标来设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事半功倍的关键。二是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教学系统中,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作为整体的各个部分,它们有各自的功能,又相互联系。为了保证手段应用的最佳效果,必须研究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及其组合,不能把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割裂开来。教学内容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手段的选择。所以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仅仅关注自身的因素是不够的。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手段和媒体,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三是手段与教学策略的关系。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应过分追求形式的完美,而应注重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教学策略。

总之,要用好现代教学手段,光有熟练的应用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支持,使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技能。

加油!!!!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