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和周婷婷的故事
面对残酷的命运挑战,张海迪并没有感到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毅力与病魔作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对生活充满信心。虽然没有机会进校门,但她发奋读书,读完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学习了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从65438年到0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翻译了几十万部英文小说,如《海滩诊所》,编著了书籍,如《向天敞开的窗户》、《轮椅上的生命与梦想的追问》。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追寻生活》出版不到半年,再版三次,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活的追求》之前,这个奖从来没有授予过散文作品。最近一本30万字的小说《绝顶》,即将出版。从1983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了超过1万字。
为了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她自学了十几本医学专著,请教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学习了针灸等医术,免费为群众治疗10000余人次。
1983中国青年报发表《做一颗流星,把光留给世界》。张海迪在中国成名,赢得了两个名声,一个是“80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罗”。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罗为榜样,勇敢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人民。她用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题词:“向张海迪学习,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资本家!”
随后,张海迪成为一股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政协委员,就职于山东省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工作。
(2)活着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一颗流星,我要把光明留给世界。”带着这样的理想,她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起了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为别人着想,为各地的人民工作。她发现小学没有音乐老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后还帮学生组织自习小组,给他们理发,扣扣子,穿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少医生和药品,于是决定学习医学知识和技术,并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医学书籍、体温计、听诊器和常用药品。她已经读完了《针灸》、《人体解剖学》、《内科》、《实用儿科》等医学书籍。学针灸的时候,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针灸。短短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找医生,她都热情接待。重病患者动不了的时候,她就坐在轮椅上,走到门口给患者打针吃药。有个叫耿的老人,因为脑血栓后遗症,六年不能说话,瘫痪了三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边鼓励耿大爷在精神上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一边大量阅读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可以说话走路了。此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作为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耀着* * *产品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人生才是最幸福的。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努力工作,发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解放事业贡献一切——* * *资本主义。
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周婷婷将去美国读研究生。
本报南京3月23日电(记者华伟烈)中国首位失聪少年周婷婷今天收到了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半年后,她将去该校攻读心理咨询硕士学位。
周婷婷以16岁的高龄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青年大学生。去年,周婷婷以优异的成绩告别大学,步入社会。她的毕业论文《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是她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被指导教授张宁生誉为“可以记录的杰作”。《大众心理学》杂志也连载了三期。许多聋人看后给周婷婷写信,说这篇文章对他们的生活有指导意义。
21年前,小婷婷带着不幸来到这个世界,她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听到过这个世界的声音。在我三岁半的时候,父母发现我女儿完全是聋哑人。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在为女儿求医的同时,创造了一套赏识教育理论来帮助女儿学习。结果,这个家庭发生了奇迹。聋哑女儿不仅会说话,还借助助听器进入省重点中学,从专门教育女儿的父亲那里辞职,被聘为南京市聋哑学校副校长。现在,我的父亲周弘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专门从事教育研究。
清秀而充满灵气的周婷婷告诉记者,申请就读加劳德特大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靠托福考试就很难通过。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有了今天的优异成绩。通过托福考试后,申请进入这所拥有世界上最新的聋人心理学研究的学校并不容易。长期以来,婷婷不断地通过网络一遍又一遍地向加劳德特大学推销自己,最终引起了该大学聋人教育系主任理查德博士的注意。经校方研究,婷婷正式向周婷婷发出了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