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心论文

投资的诀窍不是学会相信自己的内心,而是克制自己不要忽视自己的内心。

彼得·林奇

投资是一门反人性的艺术。这几乎是所有投资大师的知识。年轻的时候,我们更容易看重某些显性优势,比如聪明,比如口才,然后就会逐渐让位于自律,耐心,踏实。

因为在时间的考验下,这些“反人类”的人物才是真正帮助我们走得更久更稳的利器。

本文从“控制错觉”这一心理学概念入手,指出这一心理现象与投资中的“日内交易”和“坚持覆盖市场”密切相关。

投资一时容易,长久难成功。投资大师最突出的性格就是“反人性”的性格。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接下来的投资生涯有所帮助。

1,控制幻觉和日内交易

玩飞行棋和大富翁游戏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有这种感觉。如果我们想滚动一个更小的数字,我们的动作会更柔和;如果要更大的数字,动作会更重。

我们不是赌徒,动作自然不会影响骰子的结果,但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那就是我们潜意识里想要控制结果。

为了控制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人们总想给自己“加戏”,比如等电梯的时候按按钮,好像这样会快一点;打游戏的时候使劲敲键盘,好像这样会提高力量。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称为“控制错觉”,即人们倾向于将外界视为有组织、有序、可控的,进而高估自己对局势的控制能力——即使你的理智知道不可能,你还是会下意识地去做。

这种倾向有多强?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出售彩票。一组可以选择自己的彩票号码(类似于体育彩票),而另一组则不能(类似于即开型彩票)。结果,彩票的可接受价格是后者的近5倍。换句话说,人们认为他们选择的数字获胜的可能性将增加近四倍。

那么,这种心理现象与投资有关吗?

是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大。

开放大学商学院教授马克·芬顿-奥克利维(Mark Fenton-O'Creevy)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股票交易员容易产生“控制幻觉”,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交易权在你手里,但最后运气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家都想“碰运气”,这就跟掷骰子的心理一样。

第二,在巨大的压力下,交易者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压力,无论是读书学习交流八卦,还是祈求佛祖抽签许愿——交易本身也是一种“减压”的方法。

第三,大部分交易者会把长期目标变成短期目标,短期目标看起来更可控。

正是这三个特点,很容易让个人投资者产生“控制错觉”,结果就是日内交易。

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2.投资中“放量”的心理学含义。

在一波大涨的过程中,市场会在某些阶段突然剧烈放大成交量。通常的解释是有新的资金进入市场。

但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还有另外一种观点。

新基金只能买,那么谁在卖呢?只能是场内的老资金,新资金比较多,和庞大的场内现有资金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交易量的激增主要来自原始资金。

真正的原因是新资金进场,高仓位拿走了老资金的筹码,导致股价大涨。老基金卖出后,发现股价没有跌,被迫在更高的位置再次买入。

市场的剧烈变化让投资者心理失衡,无所适从。另外,在大涨初期,由于普通投资者喜欢慢慢加仓,仓位不足,导致无法赢得市场。

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出现了“控制幻觉”,希望用“日内交易”来控制局面。

很多技术分析理论把“量价齐升”视为健康的上涨。其实回望历史巅峰,既有不放量的,也有放量的。

所以“放量”的真正含义是,此时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情绪驱动交易”。短时间内,有人买,有人卖,有人卖买,有人买卖。最典型的有以下四种心态:

累: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玩了——这是长期禁锢后的解决办法;

恐惧:我在之前的上涨中坐过过山车,这次要先把所有东西都装袋——这通常是熊市买的业绩好的股票;

后悔:这次恐怕真的是牛市了,赶紧吧——这就是踩空的心态。

贪婪:这是涨停,那是板。不管什么交易纪律,一生能有几次博客——这是典型的参与炒垃圾股和题材股的心情...

这些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交易,最大的特点就是拿不住一点利润,在牛市里基本都是亏损。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多数散户都是“情绪驱动交易者”,缺乏交易计划,这就为那些“逻辑驱动交易者”提供了超额收益。

“割韭菜”的简称。

那么什么是情绪驱动的交易呢?什么是逻辑驱动的事务?

3.情绪驱动交易和逻辑驱动交易。

“趋势交易”和“价值投资”都是标准的逻辑驱动交易。

我们来看看最典型的“趋势交易”的鼻祖,《股神回忆录》的主人公,杰西·利弗莫尔的经典一战。

在利弗莫尔第三次宣布破产后,他找到了一家经纪公司,希望经营卖空信贷交易。凭他以前的信誉,经纪公司借给他500股的信用额度。他看中了一只叫伯利恒钢铁的股票,因为它是当时上涨的龙头。当时股价50美元,还在慢慢上涨。

因为是赊购,他不能有太多的浮亏,不能用他惯用的上涨加仓的方法。换句话说,利弗莫尔只有一次翻盘的机会。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也许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既然是慢慢涨,就先买一点,多赚一点或少赚一点,以后再找机会——但这正是“情绪交易者”的想法。

利弗莫尔的方法是“等待”。

股价从50涨到60,利弗莫尔不干;从60到70,不用手;从70到80再到90,他还是没有做到。

他到底在等什么?

因为机会只有一次,他必须等待“最佳时机”,出手后获利最大的机会。

在他看来,最好的机会是,一只股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到达100、200、300的整数关口,出现“趋势加速”行情,因为跟风者增多。

这是趋势交易的经典逻辑之一。

伯利恒钢铁终于到了98元。等了16周,利弗莫尔像猎豹一样进攻。虽然只能买入500股,但由于当天收盘价达到114元,他利用浮盈赢得了一次宝贵的翻倍建仓机会。第二天股价飙升至145元。

“股神”又回来了。

对于情绪交易者来说,99%的人会在50-100元之间不断进出,赚了一点钱甚至亏钱,然后看着股价从100元加速到500元以上。

一定有人要问,为什么利弗莫尔放弃了50元到100元的利润空间?

因为他在等待“趋势加速”的逻辑成立,而这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确定性”最强、涨幅最大、位置最重要的板块,因为大部分趋势不好的股票最多从50元涨到70元。

趋势交易者通常是短线交易者,但绝不是“日内交易”。他们的逻辑性很强。他们每次出招都要严格满足边际条件,处处“反情绪”。

情绪交易者自称是“短线”、“趋势创造者”、“技术分析师”。其实他们完全凭感觉,无意义的频繁出手,恰好是趋势投资者的对手。

再看“价值投资者”。

价值投资者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们反复研究一家公司后,认为未来几年业绩每年增长25%的确定性很高,当前估值处于合理位置,也就是说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股价每年上涨25%。

所以不管市场在炒什么题材什么概念,不管市场是成长风格还是价值风格,反正我只要我的那25%。

这就是价值投资者的“交易驱动逻辑”。

所以,虽然价值投资者在看中一只股票后往往越买越多,不像趋势交易者那样“择时”,对价值的判断过于严格,对安全边际的要求非常高,但实际上卖出的机会较少。

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打洞理论”:假设你有一张只能打20个洞的牌,代表你这辈子可以做的投资,那么你一定会认真考虑你做的每一笔投资。

利弗莫尔和巴菲特,一个是趋势交易大师,一个是价值投资大师。他们的方法完全相反,但在“逻辑驱动,反对情绪交易”上观点一致。这个价值投资者最熟悉的比喻,恰好解释了利弗莫尔最经典的趋势交易案例。

但“控制幻觉”的结果不一定是“日内交易”,另一种同样普遍的心理正好相反——对累积的风险和运行的下跌没有反应。

4.对真正的危险视而不见

“日内交易”结束后,投资者发现卖出的股票都上天了,还不如自己打完之后一直持股。然后他们开始总结经验,提出“牛市要盖股票,打死也不卖”,“不怕涨,不怕涨,不怕不涨”...

散户操作频率的下降反映在大盘上,就是指数上蹿下跳一段时间后,成交量通常会缓慢萎缩,走出底部缓慢上涨的“慢牛趋势”。

相对暴涨,这种趋势往往让人觉得“捂股”很舒服。

这是不是大家心态都变好了?不是,只是我对风险麻木了,把高估值当成了理所当然。其实牛的慢慢萎缩和成交量暴涨没有本质区别。两者的估值都在提高,风险也在积聚。

如前所述,控制幻觉的原理是“高估自己控制局面的能力”。那么,长期牛市形成的“捂股”习惯,让投资者忽略了被高估的系统性风险,对真正的危险视而不见,也是一种“控制幻觉”。

一开始大盘从最高点跳水,大家都不意外,以为还在洗盘子;

然后继续下跌,锁定20%后开始反弹。所有人都认为又一轮牛市开始了。

之后还是跌了,资金减半。大家终于承认是冬天了,但也不忘安慰自己: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其实真正折磨意志消耗精力的阴跌才刚刚开始...

5.反情绪交易者的生活

真正成功的投资人是“反情感”甚至“反人类”的。所以投资最难的不是找到好的交易机会,而是保证这些交易能够严格遵守“逻辑驱动买,逻辑驱动卖”的原则。

以交易频率为例。在市场放量的时候,你能主动降低交易频率,冷静思考自己的持股策略吗?当市场萎缩时,你是否对对手手中上涨的股票“失去警惕”?

你喜欢预测指数的涨跌,经过短期验证后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吗?几次赚钱之后,你有没有“投资方式很简单,赚钱其实也可以很容易”的想法?

人是很难摆脱情绪控制的,所以利弗莫尔一生中破产了好几次,所以善于价值发现却又容易冲动的芒格,只有找到巴菲特之后才能成为价值投资大师。

投资者一生都在和自己的情绪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