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论文题目是《论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你觉得写作很难吗?老师劝我改,我很迷茫。

三、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现状及建议

(一)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现状。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几乎没有人质疑,会计监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内部会计监督弱化、管理不严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比如,有的单位无视会计制度,过度追求自身利益,随意变更企业会计基础;企业“负责人”以权力施压手段,要求会计人员违规办理会计事项,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会计人员往往受制于经营者,无法坚持原则,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混乱,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在我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个:一是缺乏法律制度保障。虽然《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权利,但仍然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这些权利得到保障,以支持会计人员行使监督权。二是会计主管人员整体素质低。当前,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会计人员和“单位领导”综合素质较低,法治意识淡薄,阻碍了会计监督的实施。第三,客观上,会计监管“土差”。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由“各单位”根据业务需要设置,负责人对单位的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有绝对的决策权;会计人员对掌握“生杀大权”的“负责人”实施会计监督,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施的依据和可行性,也违背了监督和被监督的基本要求。而且会计人员待遇差,琐碎复杂,工作量大。他们每天忙于业务工作,大部分无法监督或不被允许参与“单位”的经营管理。实际上,实施会计监督的权利基本上等同于纸上谈兵。

审计监督是对管理的规范和监督,但目前一些领导对审计工作不重视,认为审计机构可有可无,审计人员变动频繁,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监督活动的实施。内部审计的作用还不够,审计监督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监督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

(2)关于加强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建议。实施会计监督的依据是:财政法律、法规和规章,会计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取决于“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监督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要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从源头上防止会计监督的弱化,为会计人员行使职权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注重外部监督的作用。会计监督必须与审计监督等外部监督密切配合,善于利用外部审计的结果为“单位”的经济管理服务,促进“单位”守法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最后,要不断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自身的法治意识和职业素养,强化会计监督意识,自觉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防止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审计监督的权威性、独立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是审计监督的新课题。一是稳定审计队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审计监督是由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审计监督的质量。无论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还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监督,都迫切需要复合型知识的审计人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监督的新要求,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二是转变审计监督观念,实现审计监督目的。在传统观念中,审计监督与被监督的对象似乎是“矛”与“盾”的关系。其实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要推进被监督对象的规范化系统管理,减少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因此,审计监督是为被监督对象服务的,不能单方面理解为检查与检查的关系,而应纳入审计监督,这是新形势下审计监督的理念;三是创新审计监督工作,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审计监督的对象、方法和实践的重大变化。只有创新审计监督,改革审计方式方法,利用好计算机网络,降低审计监督成本,防范审计风险,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效维护“被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规范其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