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它由学习需求转化而来,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是促进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x0d\那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x0d\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学习目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经常性教育,它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紧密相连。具体学习动机的教育应通过各科教学来实施。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热情,往往是因为对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认识到学习在未来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这样,随着学习和理解的深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越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越高。\x0d\ 2。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x0d\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已成为当今教育中激发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索巴尔曾指出,学习与动机的关系是典型的互补关系。所以,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给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一旦学生尝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加强,这将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x0d\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然后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度,让学生的一些具体学习不断实现,特别是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x0d\ III。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功能强化学习动力\x0d\学习结果的反馈是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绩、作业的正确性、考试成绩的优劣等。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时,他们可以加强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正是因为学生在得知自己的学习成果后,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使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手段得到了及时的强化,从而产生了更好地学习的愿望和欲望;另一方面,我有信心和决心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提升和克服。\x0d\ IV。适当的竞赛活动\x0d\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争取优异成绩的有效手段。学习竞争的形式有很多种,个人之间的竞争,自我对抗古今的竞争,团队之间的竞争。不同形式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的机会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也会大大增强。所以很多同学在竞争的情况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当然,有利也有弊。过多的比赛会失去动力,制造过于紧张的气氛,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毕竟是少数人竞争成功的胜利。胜利之后,他们会受到关注和表扬,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然而,少数没有成功的学生将被忽视,并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只有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最好是将竞赛按能力分组,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成功,有机会获奖,这样才能激励大部分学生。另外,要指导学生自己去竞争,让他们从自己的进步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x0d\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x0d\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熟悉,不能简单地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此时学生的思考热情和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学生进入“试图打通内心,却无法言说”的境界。“不怒而威,不怒而不发”是对这种境界的完美描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脑子里在积极思考,却达不到思考的心理状态;或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但不能准确表达,正在积极地使语言或思路有条理、清晰。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和诱导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比如在教《怀素写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问:学完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准确地说出课文的真实性并不容易。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板”字,问:“这个字你想怎么写好?”引导学生说出怀素是怎么写的。“先看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然后一个一个写。”然后,我问:“你每天这样写下去,字会怎么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这节课的道理。只有认真坚持地写,才能在写作中取得进步。这时,我会引导学生。你能把字写好吗?(想)那你就应该像怀素一样努力写,我相信你也能写一手好字。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书法、好学上进的精神。\x0d\ VI。恰当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评价\x0d\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的运用表扬和批评,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这种表扬和批评是一种肯定和否定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形式和方式。当然,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表扬与责备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对激发学习动机也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责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前者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后者更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挫伤自尊心。但过多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泛滥或使用不当,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相反,适当的批评、责备或惩戒,对学习较好的学生的缺点的批评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表扬和鼓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表扬时指出缺点和不足,批评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在评价学生时,要力求客观公正公平,恰到好处,奖惩分明,能以理服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习事半功倍。(丁曙光)\x0d\课程标准说:“一个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只有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应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探索学习方法和策略,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态度,积极地获取数学知识、必要的应用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x0d\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人格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表现。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习活动、决定学习方向以及引导、维持、调整和强化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或过程。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正在进行的活动;二是为以后的活动做准备;第三是促进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其中,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维持学生孜孜不倦学习的动力,如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自尊、自信、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愿望、信念、理想等。外部条件对激发学习动机也有很大作用,如父母的表扬、老师的鼓励、奖励和适当的竞赛。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x0d\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x0d\正确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伟大的力量来自伟大的目的”(高尔基),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不仅取决于认识兴趣这一动机,还取决于一系列其他动机,其中把激发学习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的动机尤为有效。这些动机使学生能够克服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体验克服困难所带来的愉快心情。在这种情况下,义务感和责任感迫使学生努力学习以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坚持下去以获得必要的结果,即使他们对作业不感兴趣。”因此,学生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才能是未来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技能,才能树立崇高、高尚、强大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热情。相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读书被认为是应付家长和老师的“差事”,上课是得过且过,这往往是学生学习被动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学科性质、知识特点、教学形式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注重理想教育和目标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当然,教学不能被“小目标”所困扰,必须与学生的大目标、未来生存、社会需求等挂钩。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持久深入,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不变。\x0d\ II。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x0d\好奇心是对知识的热情探求,是学生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体现,强烈的求知欲是正确学习动机的重要表现。通常,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内心深处有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欲望。好奇心的基础是对知识的热爱,对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刻理解;没有对知识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在教学活动中,准确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在数学课上,当学生了解到“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和“数学是科学的眼睛”(用罗蒙诺索夫的语言)时,那么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就会更加坚定有力。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知识奥秘的兴趣,也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初步统计》第一节课,结合本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我问了学生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如果你是渔民,如何知道数量、生长状况以及年底是否盈利?同学们听后立刻沸腾起来,各种说法都有。当老师澄清数学中有一门学科《初步统计》可以提供答案时,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立刻转向了老师和学生的热情,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下面的教学自然就活起来了,效果自然也就突出了。\x0d\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x0d\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一般来说,问题应该是难的。对于学生来说,是力所能及的,必须通过努力来解决。按照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理论,这些问题一定在学生的“最近开发区”。实践经验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只有那些“伸手高,跳起来答”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追求知识的热情,进而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动力。我在指导学生练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例题时,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设计了三个问题:一个学生测得一根2米长的竹竿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是1米,那么同一时间一根10米长的竹竿的影子长度是多少?如果这个影子一部分落在地上,一部分落在斜坡上,地面上的影子有4米长,那么斜坡上的影子是6米长吗?请说明理由;如果有一根长杆,地上的影子长度为3米,墙上的影子长度为1米,那么这根长杆是多少米?看完题目,同学们似乎跃跃欲试,兴奋不已。那么,只要选择得当,因势利导,一堂枯燥的实践课就会变得精彩、生动、富有激情。\x0d\ IV。适当组织竞赛,激发学习\x0d\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外在动力,是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竞赛是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外部动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组织良好的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需求发展得更加强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进取、大胆探索、团结协作等优秀思想品质;它既能有效形成学生的外在动机,又能激活学生的各种内在动机,共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完善发展。比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团队或个人;课内课外;综合或单科。比赛的组织必须严格保密,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公正。只要竞赛组织得好,一定会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成熟发展。\x0d\五、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强化学习动机\x0d\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信息,对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还能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坚定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激起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信息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缺点或不足,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克服缺点,克服困难,争取更好的成绩。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知识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相关人员评价;笔试、口试、作业分析都可以,还有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作业、建立成长档案。无论采用什么学科、什么方法,都应以鼓励学生学习、促进学习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学习动力。\ x0d \ 1。在学习计划的设计中体现和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x0d\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材和一切教学方法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子曰:“知之者不如善之者,善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数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 x0d \ (65438+)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x0d\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好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加减乘除后一系列运算的结果告诉教师。老师能很快猜出学生想到的数字。学生不解时,老师点出秘诀,引入话题,非常生动有趣。\ x0d \(。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x0d \ (3)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学习计划的设计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包括探索和发现在内的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学习“三角三边关系”时,学习计划的设计如下:“三。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这时老师拿出三根棍子来演示。当学生们看到他们不能形成一个三角形时,他们很惊讶。这时候老师示范把最长的一根棍子适当切掉,然后和另外两根棍子形成一个三角形。然后老师启发学生找出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形成三角形。这种教学方法既能促进学生的探索,又能引导学生的思考更深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x0d\(4)将数学学案设计开放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比如我们研究三角形同余判定定理,首先要问下面这个问题:一块三角形玻璃断成两截(图略)。我们应该搭配一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玻璃还是两块都带走?如果只带一件,应该带哪一件?为什么?学生在思考或回答问题时,已经感受到了两个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等的判断方法。\ x0d \ 2。在学案指导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法”可循。“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这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更要引导学生“学\x0d\首先,教会学生“读”。并引导学生掌握“读、划、算、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思考身边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圆周率角”这一节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圆周率角是如何定义的?对比圆心角的定义。两者有什么区别?②为什么圆周率定理的证明要分三种情况?③圆周率定理有哪些推论,如何证明?\ x0d \其次,让学生“说一下”。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难以掌握的概念,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言。在说话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犯错,钻漏洞。帮助他们一步步正确表达。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 x0d \第三,鼓励学生“有所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思维和动手能力。\ x0d \第四,引导学生“思考”。养成解决问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知识点,解决问题。结论可以加强吗?问题可以推广吗?等等。\ x0d \第五,引导学生学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要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复习有很多种。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复习可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节课之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做系统综述。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教师要着重对整体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复习技巧。\ x0d \ 3。在学案指导中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深入分析和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思维规律,设计适当的启发性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运用各种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选取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测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x0d \ 4。在学案指导中注意因材施教,让学生有自己的个性。x0d教学本身就包含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个体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不同气质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兴奋”的学生可以采用“忙刹车”和“动刹车”。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发表意见的特点,多问问题,让他们发表意见。让说话积极、经常忘事的“活泼”学生,讲清理论,分析公式;让“安静”的同学,机警、冷静、稳重、内向的同学,说说别人说过的话,补充一下,等等。这样,根据学生气质的差异,既能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x0d\ 5。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学案,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相同知识所需的时间差异很大。为了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按照同一个目标去发展,显然有些学生浪费了学习时间。在实践中,如果能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致相等的学生进行分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次递进的教学目标,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x0d\这里的“分层”是保证教学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近期发展领域,而“递进”是不断将近期发展领域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前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教学体系中个性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新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x0d\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用学案指导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体”,从而正确发挥教师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