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我该怎么办?
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
我国大型科普活动有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览、科技下乡等。
科技周是中国重要的科普活动之一。虽然受到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响,但全国科技周的活动仍然在网上如期进行。主题是“依靠科学战胜非典”。
全国科技周的活动非常丰富,全国各省市与科普活动相关的机构都行动起来,宣传科技,促进公众与科学的对话。每年科技国联席会议通过协商形成一个主题,各部门会围绕这个主题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2004年全国科技周于5月15日至5月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注重宣传科学发展观,强调科技为“三农”服务,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主要活动包括在北京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和大型科技游园会,在河北西柏坡举办大型科普活动,在黑龙江省举办“振兴东北、服务三农、跑龙江科技直通车”等大型活动。
科学周、科学月等综合性科普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影响非常广泛。通过定期举办大型科普活动,调动了科技人员进行科学传播的积极性,促进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和了解,扩大了社会影响。
同时,配合国际国内重大节日,各全国性科普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如国际气象日、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植树节、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各有关单位根据节日情况,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媒体,以科普竞赛、演讲或大型文艺演出等方式宣传相应的科学知识。
面向农村的科普活动更加注重实用技术的传播。自1996以来,各地广泛开展每年春、冬季节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组织10多万科技人员下乡,帮助农村干部群众提高文化科技素质。
在这些活动中,穿插了科普讲座。据统计,仅2002年,中国科协就举办了近9万场讲座,参加人数超过300万。
“由于政府部门对科普的重视和支持,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环境。”——陈升中国著名数学家,去过世界很多地方。在对比了国内外的科普工作条件后,他对中国的科普环境表示由衷的赞叹。
“科普大篷车”由中国科协根据我国科普工作发展的要求开发制作,以普及科学技术、咨询科学技术、在边远地区举办科普展览为目的。
科普大篷车具有车载科普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传教育、科技电影播放教育、赠送科普资料和图书、移动科普宣传舞台等五大功能,被誉为“移动科技馆”。
科普大篷车于2001、1投入使用,在我国中西部广大农村开展了大量科普活动,受到农村居民的热烈欢迎。2002年,“科普大篷车”走遍全国17个省、市、区,在各地举办科普报告和讲座约65438+万场,听众数千万人。
2002年,中国还启动了面向西部地区和老、欠发达、边缘、贫困地区的“科普直通车”,主要开展科普展览、报告、讲座、农业技术咨询、医疗技术培训、丰富的体验教学、科普电影放映等活动。
2002年5月,以“传播科学文明,服务老区人民”为主题的科普专列从北京出发,在京九铁路沿线的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14县市开展宣传服务活动。2002年6月5438日至10月,以“传播科学文明,促进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科普专列从北京驶向西北,为内蒙古、宁夏、甘肃等三省区铁路沿线9个县(旗、市)的各族群众提供服务。无论他们去哪里,他们都很受欢迎。
科普场馆
科普场馆设施是公众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截至2001年底,中国大陆共有科技馆240余个,其中科技馆21个,综合性自然博物馆8个,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博物馆6个,专业自然历史博物馆115个,农业、航空、航天、邮电、铁路、中医药等。
科技博物馆
科技馆是指综合性的科普场所,主要功能有: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
20000平方米的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于1988竣工对外开放。1999国庆50周年,2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在千年之交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科技馆二期工程新馆展览内容主要反映新世纪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包括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能源与交通、材料与制造技术、基础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展品300余件,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展品约400件。
中国科技馆穹顶大厅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剧院之一。
2006年,一座建筑面积约为654.38+0.2万平方米的新中国科技馆将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内,更多的现代化设施将使其成为世界三大科技馆之一。
上海科技馆是由当地政府投资的大型科普活动场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01、10在中国上海举行,在上海科技馆举行。
海尔科技馆是中国第一家由企业投资的现代科技馆。始建于1998年,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海尔科技馆是一座以企业文化为基础,集科技、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展馆。
自然历史博物馆
中国大陆有115个专业自然历史博物馆,包括30个恐龙和其他生物博物馆,15个天文馆和70个地质博物馆。
常州中华恐龙园采用的先进技术是中国自然博物馆的典范。恐龙园运用场景营造的手段,以飞溅的瀑布、冰冷陡峭的岩石、无水的海洋、茂密的丛林、广阔的洞穴,再现中生代独特的生存环境。化石展示运用不同的方法、高科技手段、声音和光电,结合影视成像、卡通动画、恐龙人字拖、网络游戏和各种科技制作,使中国恐龙博物馆突破了传统的博物馆概念,成为集自然历史、科普、观赏、游乐、参与为一体的强大的现代化新型恐龙博物馆。
中国恐龙博物馆有五个主馆和六个副馆。博物馆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博物馆穹顶最高点36米。这些大厅通过逻辑线路相互连接。以生物进化史为设计背景,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进化到毁灭的主旨,揭示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人类必须保护生态与环境的深刻主题。
教育基地
利用现有科技活动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公众开放,也是我国科普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65438-0996,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确定了第一批科普教育试点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人类研究所和计算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