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格的论文
1.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的知识内容和道德要求,是对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所阐述的知识内容和现实要求在道德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践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行为规定和价值规范。它基于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贯彻了党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体现了“以德育人”与“以法育人”相统一的基本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阐述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即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道德要求的同时,也阐述了这三个领域的法律要求,提供了从具体到一般的逻辑途径,构建了从道德到法律的桥梁,也体现了道德与法律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分性,形成了理想或思想到道德、从道德到法律三个方面。其次,从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及其互补性来看,就理想或思想部分和道德部分而言,如果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占主导地位,则是人的精神面貌的综合呈现,而道德是具体行为活动的准则,旨在解决人的行为选择的“应然”问题,提供人在具体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取向。显然,两者的互补性体现了从一般到具体、从虚到实的逻辑方式。同样,就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而言,如果说道德主要诉求于人们行为活动的“应然”,而这个“应然”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通过内化人们的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唤起人们的道德良知和荣誉感,矫正人们行为选择的动机来实现的,那么法律就以强制的形式,以“他律”的硬性方式面对人们行为的“结果”, 法律通过唤起人们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关注,让人们明确自己的行为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从而强化人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角色观念。 所以,从理想或思想→道德→法律,我们进行了这样一种逻辑方式:理想是灵魂,是先导,行为是血肉,行为的结果是判断和裁决的最终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和谐首先是法律秩序,然后是道德秩序,最后是对意义或价值世界的追求,这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运动。但从一个人的道德和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来说,却是相反的。它应该首先关注意义或价值世界的建构,然后才是行为体系的建立,最后才是关注行为的法律后果。这就是古人反复强调做人要先立志,先励志,以耻为戒的道理。这也是邓小平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表述顺序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原因。这是一场从玄学到玄学的运动。本书的逻辑体系是在双向运动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立足于大学生人生的特殊阶段和实际情况与问题。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是从一般道德理论知识到社会主义道德;从社会主义道德与人类道德文化优秀遗产的历史联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从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到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最后,确定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二、影响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道德品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称为品格、品行、品德、道德或美德。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是一个人的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是一个人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在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主观努力的影响。(1)社会环境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这些个人从事活动,生产物质,所以他们在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一定的物质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对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甚至对道德行为的手段和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不同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的道德活动。因此,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受到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没有社会既定的客观条件和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现实的个人都不可能存在。人的行为和认知水平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水平有关。在生存需要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类的行为不仅满足了生存的需要,而且产生了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与生活物质水平相适应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发展的空间和领域越来越广阔,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社会化和广泛化。因此,社会发展不仅要求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适应社会规范,而且要通过意识形态、舆论和媒体宣传强化对个体道德品质的要求,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2)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教育形式。一方面,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实践课等。,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灌输和培养的;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因为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信任,老师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权威地位,老师的良好品行很容易被学生模仿,尤其是中小学生。第三,学生通过在学校生活中建立的交往关系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与同学、同伴、老师等人的交往中,学会处理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养成合作、友爱、诚实、进取等道德品质。所以学校的良好教育,老师的示范作用,班级的友好氛围,伙伴的友好合作,都会促进个体素质的形成。相反,如果学校忽视道德教育,老师做不了表率,校风不好,朋友粗心大意,也会对道德品质的塑造产生反作用。(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成长的摇篮,是影响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影响孩子:一是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比什么说教都管用。孩子在与父母的朝夕相处中,不自觉地接受父母的道德观念,模仿父母的言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模仿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方式。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一个学习和社会化的过程。父母良好的性格会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反之,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第二,家庭氛围。家庭和睦、家庭关爱、相互尊重是孩子形成良好品德的外部条件。第三,父母教养方式。有学者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和放任型。当然,只有民主育儿才最有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4)个人主观努力人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在个体道德的形成中,外部环境因素只能通过主体内部的认识发挥作用,而个体的主观努力才是决定性因素。人具有自由自觉的选择能力,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能够自觉地认识和选择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方向。三、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对个人的不断教育和培养以及个人自身的不懈锻炼和培养中形成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从道德情感到道德意志,最后通过道德行为的过程。(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即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道德知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感性知识,即道德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另一种是理性知识,即道德观念和利用观念做出的判断。道德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如果学生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物、爱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有了较好的理解,说明他们的道德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道德理解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仰、道德评价等。其中,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越了解道德规范及其意义,越认同道德要求,越能自觉自愿地践行。相反,如果你对社会规范及其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不认同道德的社会作用,你就不能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做,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一个完全不道德的人。提高道德意识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第一步,但道德观念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能来自社会生活实践。因此,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高道德意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好恶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倾向。这种情绪不仅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也表现了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其道德需要的态度体验。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他人和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比如我们对英雄模范人物有敬仰之情,对损人利己的人有厌恶之情,对自我牺牲的行为有欣慰之情,对自己疏忽的言行有羞耻之心等等。可见,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可以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在作出道德选择和行为时,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体现在道德目标实现过程中支持和控制行为的力量,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道德行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需要个体做出必要的克制或牺牲,所以这种行为不是人的自发行为,而是涉及到意志。雷锋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模范。他能始终如一地牺牲自己,帮助他人,这是没有道德意志参与无法实现的。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一件好事而不做坏事。道德意志可以使人抵制现实中的各种诱惑,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始终坚持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下定决心、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大学生在锻炼道德意志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意志力。不灰心,不气馁,面对挫折不轻易屈服于外界压力,就一定要坚持下去。(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语和行动。它是道德品质的显性组成部分,是实现道德动机和达到道德目标的手段。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主要标准。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们与普通的技能和习惯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具有道德性。掌握道德技能,有助于实现道德目标,会引导道德行为去做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事情,不会好心办坏事。道德意志规范和控制着人们的道德行为,使其自始至终得以贯彻。经过反复练习,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道德形成的客观标志。古人说:“勿因小恶而为之,勿因小善而为之”,意思是加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提高道德品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道德结构的思想基础,也是道德情感的基础。道德情感是一种伴随着认知的内心体验。在一定情境下,道德情感的激发会促进道德理解的提高。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和融合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推动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驱使人们以道德意志进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在标志。道德行为习惯是在道德知识、情感和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个人道德循环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更高循环中的基础和基石。道德行为不仅可以检验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图,还可以加深和提高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知、情、意、行相互交融、相互制约,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品质。如果对道德概念认识不清,那么在知、情、意、行上就会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如果道德情感体验不深,就会缺乏推动道德行为的动力;意志不坚定,道德信仰就会动摇,情绪难以控制;如果不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可能会让学生言行脱节,造成只说不做的局面。会出现大学生知行不统一的问题。第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中世纪著名诗人但丁曾说过: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由此可见道德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也说过:“单靠科学技术是无法引领人类走向幸福而高尚的生活的。人类有理由把崇高道德标准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人无德不能立于世,德为先修身,思想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当代大学生各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应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巨大的社会功能和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通过深入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我们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和践行其内容。(一)培养和完善个体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需要我们社会学校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但我们学过哲学,知道内在因素起着重大的决定作用,所以要从自身做起,完善道德人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第一,努力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选好的做,选坏的改。”通过不断的学习,不仅可以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发展我们的道德人格,进一步确立我们的道德信仰。第三,积善。这是为了小心翼翼地保存你的善行。战国时期伦理思想家荀子曾说:“不积跬步,则千里之外;不积小流,成不了江河大海。”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第四,谨慎独立。其实最内心的想法,最隐秘不为人知的行为,最微小的举动,最能展现一个人的灵魂。“礼记。《中庸》说:“不见其隐,不显其无,故君子慎独。”慎独的修身方法,源于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二)大学生诚信道德包括两个方面:诚实守信。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定,是一种社会资本,会对日常经济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稳定等产生影响。新时期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方法:(1)结合实际开展诚信教育。(2)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3)构建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4)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和惩罚机制。(5)培养完善的人格。(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这些优良的道德传统可以概括为:(1)注重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感。(2)崇尚“仁”的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谦虚恭敬。(4)主张言行一致,强调坚守诚信。礼貌,强调科克的傲慢与自大。(5)追求精神境界,把实现道德理想作为高层次需要。(6)重视道德实践,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主张道德主体在完善自我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每个同学都渴望美好的未来和精彩的人生。历史证明,只有为公益服务,使自己高尚的人,才是伟大的人;能让大多数人幸福的人,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看看现代很多成功人士。他们高尚的道德人格实际上是促进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如包尔生先生在《伦理学体系》一书中提到的,“好人过得好,坏人过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