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在探索人类活动的深层机制和内在根源的同时,试图从人的自然生物本性和人的社会文化属性相统一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其结果体现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后期思想的重要发展,他的人格结构理论、早期潜意识和本能共同构成了他的精神分析的三大理论支柱。本文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指出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概述;第二部分从人格研究与人性研究的关系探讨人格理论的特点;第三部分从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关系来论述人格理论的特点;第四部分从理性活动与非理性活动的关系来论述人格理论的特征。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将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和结构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包括前意识,注重描述不同层次的心理,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就像大海中漂浮的冰山,一小部分是意识,大部分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动机,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长期争论,他不再满足于早期用心理地形学来描述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着眼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建立新的人格结构模型。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个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于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来说,这三个系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有效地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交流,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无序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会降低,甚至危及人的生存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它是人体结构中固有的东西,具有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是通过冲动行为和意象形成来表达的,它追求快乐的原则。本我与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父母培养和处理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组织”,是现实的本我,即一方面接受本我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超我是一个道德化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发展出来的。它是人格结构中专门研究道德的司法部门。它以“自我理想”和“良知”为基础,奉行理想原则。本我、自我和超我有着重要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区别上看,本我代表遗传因素,是从人身上遗传下来的生物本能;自我主要由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决定,即偶然和当代事件;超我代表的是外界的理想,本质上是从他人和社会继承的,受父母及其替代的影响。从联系上看,自我和超我是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衍生物。同时,自我是人格结构的中枢系统,是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控制者和调节者。它不断在本我、现实环境和超我之间周旋,平衡协调它们的关系,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最大限度地避免自我的焦虑和解体。超我不同于自我。它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守护者和道德规范的仲裁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小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不是一个静态的能量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就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来自本能,即人的欲望和冲动。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存库。它通过反映活动和实现愿望来释放能量。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我会遇到自我和超我的阻力。如果本能冲破了阻力,我的理性活动过程就会被破坏。如果我突破了挫折,我的能量就会转化为我自己和超我活动的驱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是人类认知的发展,都是自我征服和打破本我“自恋”状态的过程。正是由于自我对心理能量的充分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形成了一种新的客观发泄效果,使人能够利用满足本能以外的能量来发展人的心理过程,将能量从本我的非理性心理过程转化为理性心理过程。超我的自我理想和良知有一个奖励和回报机制,把能量投入到理想能量的发泄上。一般来说,心理能量通过求同机制进入自我,然后进入超我。心理能量也遵循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它在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了一个人行为的性质。本我只有能量发泄的功能,而自我和超我兼具能量发泄和反能量发泄的功能。能量发泄和反能量发泄的矛盾让人感到焦虑。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警告信号。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现实焦虑、紧张焦虑和道德焦虑,分别是自我对环境、本我和超我的恐惧。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是人们试图减轻和消除挫折、冲突、痛苦和焦虑,并通过一些适应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使人格的作用保持连续性和规律性,最终形成个体独特的人格。这些方法主要有:求同、移置、升华。求同就是一个人把一个外在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别人的特征,纳入自己的人格体系。弗洛伊德认为,求同有四种类型:自恋型求同;目标导向,求同存异;对象失去了求同的功能;强制求同。移置是指将心理能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的过程。如果置换的对象是社会文化领域更高的目标,这种置换就叫升华。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升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源泉。除了上述肯定现实消除心理紧张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否定现实的方法来缓解人的焦虑。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它包括抑制机制、投射机制和逆转机制。二、从人格研究与人的研究的关系来看,人格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有着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有着非常不同的内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反对扼杀人性,主张“人性的回归”,开创了尊重人、研究人的新时代。现代科学首先突破了人类的禁区,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相继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关于人体的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哲学研究也关注人的问题。当时哲学家对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人看作纯粹受自然规律制约的感性现实;另一种是根据能量论的观点把人看作是不受物质纠缠和自然约束的精神实体。19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现代西方哲学吸收了生物进化论等科学理论,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以非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抛弃了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条主义,产生了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等非理性哲学思想。应该说,这从一个侧面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对人的研究,也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继承了现代西方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意义,关心人,考察人,以人为研究对象,揭开人类灵魂深处潜意识活动和人格心理发展的奥秘,是弗洛伊德理论探索的根本目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系统性特征。弗洛伊德一直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和功能的系统。前期,他侧重于描述心理空间的深度,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详述了它们的不同作用。后期则着眼于心理人格的系统性思维和动态性,分别用本我、自我和超我来表示心理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并深入探讨了它们的不同功能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关系。二是人格的发展特点。弗洛伊德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把人看作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遵守物理化学规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特征,就是研究人的动态心理能量系统的结构和演化规律。人格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内在能量发泄和反能量发泄的相互作用,还取决于人们对现实环境和社会文明规范的适应、求同、位移和升华。从这两个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不仅摆脱了传统心理学从单层次、静态的心理活动中构建人格心理的做法,而且从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自我与超我中重构了一个多层次的复杂心理人格体系,摆脱了传统哲学单纯从人的外在形式或某种能力来界定人性的做法。关注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的精神活动和人格特征的形成过程,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对人的精神活动本质的认识,丰富和深化了对人本身的研究。基于此,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后来的人格心理学和人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远远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两个局限:一是强调从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方面来解释人的真实存在和行为动机,而轻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对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决定性意义,这使他的人格理论抹上了主观唯能的色彩;第二,他把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基础局限于精神病人等不健康的人,影响了人格理论的通用性。第三,从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关系来看,人格理论是从人的心理活动的分化和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人格的整体构成,这必然涉及到人的身体及其活动对象。因此,人格理论不仅是一种心理学(或心理哲学),也是人的本质理论和人性理论的独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