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新和的科研团队

在鲍新和主任的带领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着眼于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所,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入手,坚持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并重,深化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快速成长的学术环境和运行机制,逐步建成了一支以国际知名专家为主导、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科研队伍。

鲍新和院士在会上发言。

——以人为本,把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包新和一直把人才工作放在研究所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在领导分工中,他直接分管人才工作。他经常提到,研究所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一切工作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研究所的发展战略中去思考和实践。他始终坚持鼓励和支持青年学者勇挑重担,实现了学术带头人的代际转移;坚持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相结合,促进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坚持研究团队的动态优化,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科技、管理队伍、科研环境协调发展,营造吸引、聚集、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确保全院科研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为了保证优秀人才在更高的平台上工作,化学所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经费和良好的实验工作条件。入选“百人计划”者,提供2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100平方米实验室。院士和杨博士实验室分别投资2000万元和10万元进行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此外,还设立了主任科研基金、创新基金、青年基金、博士探索基金,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自由选题,开展科研探索。近五年来,化院用于人才的各类资金总额达1.258亿元。通过院内各类基金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热情。

在坚持高标准打造科技团队的同时,鲍新河主任带领全体员工不断营造有利于创新和人才成长的学术和人文环境,加快管理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的代际更新,坚持服务科研和管理创新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提高个人素质和服务能力,重视研究生培养,加强创新文化的营造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实现了全院的协调发展和持续创新。

——重视人才引进,为引进顶尖人才亲力亲为。包新和担任主任以来,加大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2000-2003年,该院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73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40余人,18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对于国内外顶尖人才,鲍新河主任亲自探讨引进。2000年,大连化物所引进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博士。杨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学者。曾获2001-2002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0年美国JILA访问学者奖、2001国际自由基大会布罗伊达奖、ISI经典引文奖。为了使杨博士能够加入化学所,鲍新河所长两次赴台商谈引进事宜。

杨博士被包新河的真诚所感动。他决定放弃在台湾省的职位和在美国发展的机会,接受邀请到大连化工学院工作。他说,大连一直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我这几年也一直在关注大连化工学院的发展。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在这里可以有所作为。杨博士,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项目“化学反应的本质与选择控制”首席科学家。2001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在杨博士的带领下,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分子动力学化学创新团队,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国际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使大连化物所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入国际一流行列。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连续发表论文,进一步提升了大连化工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基础研究水平。

2001年,为加强生物技术学科建设,鲍新河主任多次组织研究所各方面专家,经过充分讨论,他决定成立生物技术系,并亲自邀请杨胜利院士担任生物技术系主任。经过多次斗争,杨胜利院士终于在2001 11拿到了鲍新河主任的聘书,成为大连化工学院生物技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杨胜利院士作为生物技术系主任,通过研究单位的整合和简明的学科目标,全面提高了生物技术系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使生物技术研究在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36岁的张东晖博士曾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论文,是国际理论和计算化学领域的后起之秀,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为了引进张东晖博士,鲍新和主任经过多方努力,邀请张东晖博士成立了大连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中心,并聘请了其他几位有前途的年轻学者加盟。目前,理论与计算化学中心已经开始运作。

作为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中英BP项目的首席执行官,鲍新河与国内外的许多科学家保持着工作联系,他还在许多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许多海外人才面对面交流。鲍新河主任每次参加国际会议,都积极宣传大连化工学院,介绍大连化工学院的学科布局、研究方向和需要的人才,介绍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介绍大连的城市设置和环境气候。他不忘广纳贤才,热情邀请海外留学生来大连化工学院发展创业。2004年初在英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期间,他遇到了剑桥大学的两名国际学生。经过深入交流,他觉得这两位博士的研究方向急需,发展潜力很大,于是热情邀请他们参观。很快,两位博士先后来到研究所,做学术报告。两人都对加入化工学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鲍新河主任的感召下表达了到大连化工学院工作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关心人才成长,倾注大量心血培养优秀人才。鲍新河主任高度重视各类专家的推荐申报工作,他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调组织,精心策划,认真做好各类专家的推荐申报工作。2003年,科学院院长包新和组织该院科研人员认真提出建议和意见。特别是在院士大会答辩前,他提前多次组织院内候选人进行答辩,并邀请有经验的老专家出谋划策。2003年,大连化学研究所的4名科学家分别当选两院院士。

包新和非常关心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投入了大量精力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扶持。他要求相关职能部门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与上级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沟通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李灿研究员领导的创新研究群体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李灿本人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生称号和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并于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领导的分子动力学化学创新团队也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论证。张涛研究员于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时,积极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到国际组织和国内机构工作,申请各类国家基金和人才计划。

1996毕业的程墨杰博士,在日本做了两年博士后。从1998来到包欣禾主任的课题组,在包主任的配合和指导下迅速成长。2001,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研究所决定成立高温燃料电池研究组。在包新和同志的鼓励下,程墨杰博士经过竞争性评审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现已进入良性运行阶段。

包新河本人在世界各地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其中不少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人才。他的博士生马丁在学习期间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优化人才使用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建立竞争、公开、公平的人才使用机制,鲍新河主任组织该所职工开展学科策略讨论。科技目标浓缩后,研究所数百个研究课题整合为10研究室和51课题组,行政部门由11精简为6个,研究所行政人员由73人调整为50人左右。机构和岗位确定后,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院内外候选人在同一起点上公平竞争。在2001和2003年的两次管理骨干竞聘中,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报名人数达到了岗位数的数倍。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和答辩,从外部聘请了10多名优秀管理人才充实到全院各级管理岗位,进一步优化了管理队伍结构,促进了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研究院,进入创新项目的人员分为骨干人员和流动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由主任任命,任期四年;浮动岗位人员由关键岗位人员委托的主任任命。竞争上岗要通过三种方式公开:竞争岗位、竞争程序和竞争结果。通过竞争上岗,一部分人脱颖而出,走上了重要岗位,而更多的人从“让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干好”。

通过制度保障为每一位研究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无论背景和资历,都被委以重任。目前51课题组组长平均年龄只有39岁,最年轻的组长只有28岁。很多优秀的医生直接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近几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的周永贵、杨启华、赵宗保,年龄都只有30岁左右。现在他们都是项目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为大连化物所科研工作的生力军。

——关心人才,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大连化工学院在鲍新河主任的带领下,坚持用情怀、待遇、良好的环境留人,使之成为人才聚集、展示实力的舞台。鲍新和主任每年都参加留学回国人员座谈会,介绍化工学院的战略发展目标、学科近期发展规划、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和学院成立情况,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大家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2003年,大连化工学院院长包新和发起了一场为关键人员家属迎接春节的茶话会。他感谢家属对关键人员工作的支持,并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让家属更多地了解化学品,给予关键人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对新引进的优秀人才,该院提供20多万元住房补贴,千方百计帮助引进人才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研究员张华敏原本准备去另一个单位工作。在化学研究所的诚挚邀请下,张华敏答应在研究所工作,但希望研究所能为他的爱人安排工作。导演包欣禾亲自协调解决了张华敏爱人的工作。

在包新和的带领和亲自参与下,通过近年来的引进、培养、整合和优化,大连化物所拥有了一批以两院院士和中青年科技骨干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和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研究队伍,为实现研究所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