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的义与勇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以重义著称的绝顶人物。义是他最突出的美德,在清代被毛宗岗称为“绝义”。本文论述了关羽忠义形象的形成,关羽忠义的内涵和特点,关羽是历史上忠义理想化的完美典范,最后指出关羽的“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优秀历史小说,涉及到一个相当复杂的“忠”的概念,在很多地方表现出了忠。小说第一回以《桃园夜宴图》为开篇,安排了主要正面人物刘、关、张的出场。他们偶然相遇,彼此爱慕。在* * *政治理想的基础上,他们成了同父异母的兄弟。《桃园结义》成为全书的开头,从而决定了人物关系和全书的重点。在《三国演义》的很多篇章中,“义”这个主题也是被多次使用的。比如《勤政皇室马腾举义》(第10回)、《会古城群臣聚义》(第28回)、《关云长义放曹操》(第50回)、《张仪义放闫妍》(第63回)、《诸葛诞义求司马昭》(第165438+回)。《三国演义》也塑造了许多忠义的英雄形象,其中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受人民爱戴和崇敬,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尊敬和神化,甚至各族统治者都把他视为忠义勇敢的化身,尊他为天上之神。一、关羽忠诚形象的形成1。关羽忠义形象的原型在民间艺术中已经出现,并在宋元时期的许多作品中不断完善。宋代章雷的《明道杂志》说:“京师有富家,少人专财,无赖尽力诱之。而且这个儿子很会拍电影。每次让关羽斩首,他都是泪流满面,求传情者缓一缓。”可见民间艺术皮影戏中的“关公为忠义而死”是感人的。《三国演义》和元代的《三国戏》都提到了关羽的忠义,包括古城聚义,千里独行,柳桃园交谊。元刊《三国志平话》中有“桃花”和“出钱印封金”的内容。2.关羽忠义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得到进一步塑造。陈寿《三国志》等史书并无“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记载。但在元代的杂剧中,发明了“桃园作爱”的故事。而杂剧中的做爱故事只停留在“患难与共”、“英雄识英雄,相见恨晚”的基础上,思想层次不高。《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的结义誓词中,特别指出“虽姓氏不同,却是兄弟,同心协力扶贫济困,报国太平盛世……”这充分说明,他们的结拜关系不仅思想基础相同,而且政治目的明确,符合时代要求。这里关羽忠义的形象被塑造得更受百姓喜爱。第二,关羽忠诚的内涵和特征。忠义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组思想。它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人们立身行事的基础,是思想道德行为的规范。忠义这两个概念有一般内涵和具体内涵。一般来说,忠诚是指对别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比如“对别人不忠”;义是指理性,如“信近义”从特定内涵来说,忠是指对国王尽心尽力,绝对服从;义就是对别人,尤其是对朋友忠诚,不变心。《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以重义著称的绝顶人物。义是他最突出的美德,在清代被毛宗岗称为“绝义”。应该如何认识关羽的仁义?美国汉学家罗伯特·鲁尔曼(Robert Rhulman)认为,关羽的意思“其实有很多含义,很容易相互纠缠,成为一个解不开的结”。“虽然官方传记作者有所解释,但这位英雄还是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中国通俗小说和戏剧中的传统英雄)他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关羽这个人物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从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在他身上,融合了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精神,体现了古人特有的审美意识。关羽的忠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桃园之意;二是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关羽恪守桃源之义,主要通过他与刘备、曹操的矛盾关系体现在书中。这就是“关羽降曹”和“聚义古城”的内容。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关羽投降曹操的事情。《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归袁绍,曹公鸟羽归”,说明关羽已被曹操活捉。在《三国志平话》中,关羽投降曹是有具体情节的。先是关羽被困孤山,后是张辽投降。“关羽从小求学于美言之下,熟读《春秋左传》,曾经贤淑贤惠...曹公爱之”,关羽提出了降汉不降曹等三个条件。这意味着他没有被打败,没有被活捉,只是暂时活着。但毕竟关羽这样的英雄是主动投降的,他投降的理由并不明确,也没有说服力。于是在《三国演义》中,演变成了关羽真正的为义投降:张辽先是说关羽立即拒绝为义投降:“虽然我现在是绝地,但我感觉像死了一样”,“我为忠而死”,态度非常明确。而张辽则抓住关羽的“深厚义气”,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关羽之死造成的三大不公:一是“当年刘世军与兄弟结拜时,誓要生死与共”,如今要想死,就必须背当年的誓言;第二,“二夫人今日死无所依”,“哥哥背负着让你依靠的重担”;第三是“我不认为我会让你帮汉朝救人”。这样看来,刘备死不瞑目,是莫大的委屈。只有不死,才能实现与刘备的桃园誓言,这才是大义。否则,他只能投降。但关羽是个英雄。他怎么可能轻易投降?于是关羽理直气壮地提出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曹”;支持两个嫂子;”但是知道刘皇叔要去哪里,无论万里有多远,辞职都很容易。“简而言之,这是有条件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