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那些年触动我心灵的语文课

推荐编辑:枫叶丰泽区

编辑推荐:国学是万科的根本。遗憾的是,人的一生中遇到合格的或者优秀的语文老师的机会太少,这不得不说是教育上的失败。本文记述了一位普通高中语文老师宋当年讲课的往事。作者用不激昂却饱含深情与怀念的语言,写出了宋老师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学生的关怀与期待。听了他的课,人们不仅能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还能对作品所处的时代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这是学生的福气,也是难得的机会。全文没有一句煽情的话,但在朴实无华的叙述中,人们能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读完令人感动。中国的教育需要合格的教师,尤其是汉语教师。枫叶丰泽区分享推荐好文章。

介绍

人生顺流而下,迷茫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我看过上游的风景,跨过中间的艰辛,有时会忘记出发时某人的谆谆教诲。退休后,我终于有时间了。悠闲地溯流而上,回到起点,品味生活,把思绪存进文字里,也可以是一种享受。作为给我语文启蒙的宋真如老师,我很早就想写点什么,但是不敢动笔。毕竟我自己中学的时候偏数学偏物理,有些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和努力。直到有一天在的三义泉,我看到了宋老师发来的一条消息:

”王在的记忆中,一个小个子男人,一张清秀的娃娃脸。不是很活泼但不死板,比较低调但很沉稳,聪明伶俐又好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很多年没见了。这是我对宋老师的第一印象。虽然我知道这是老师的夸奖,但我还是把它当成作文本上的迟到评语。记得巴金先生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情怀。”我也知道我写不好,但是我有一种想表达的感觉。

离开中学校园,无论我们能走多远,能爬多高,我们都不会忘记出发时吃的小笼包。只不过那个时代的学生太饿了,我们常常记得狼吞虎咽的前三个馒头——数学和物理,忘记了第四个和第五个馒头——语文和政治。即使最后几个是白面馒头,我们也可能会忘记。不知道汉语已经为我们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

时间流逝,转眼间已经四十多年了。当时很多场景都忘了,只有宋老师那堂“不走寻常路”的语文课还印在我的记忆里。

1.

“冷眼看千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当时高三9班教室里与杜甫并列挂着的鲁迅名言。也正是因为这句话,鲁迅成为了当时的旗帜和斗士,他的作品在70年代侥幸躲过了被禁,出现在大量的中学课本中。

宋老师可能是鲁迅先生的狂热崇拜者。我记得每当宋老师教鲁迅作品的时候,就像画像里的鲁迅走上讲台一样。他身体很瘦,但他充满活力,眼睛明亮。像鲁迅的平头一样,头发直挺挺地站着。鼻梁上的眼镜让他看起来威严肃穆,不怒而威,穿着一身干净的蓝布汉服,一眼就能知道他是一个以以身作则为己任的老师。他很有见解,很有精神,可惜我不懂鲁迅的杂文和小说。

我记得有一节课是“纪念刘和珍君”。首先,老师大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全程阅读中,学生已经被老师带入了民国场景。在他们面前,他们看到了那些文人学者的阴险与平庸,以及仅剩的微红的血液与淡淡的悲伤,维系着这个非人的世界。好像是鲁迅先生来找我们,坦率地告诉我们他这两个星期的情感历程,才造成了这首丰富的抒情。

然后老师照例从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开始,然后逐段讲解生词和分析,把段落大意、主题和写作特点写在黑板上。他的板书还挺像张旭的《野草》,覆盖了黑板的每个角落。最后,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背诵整篇文章。至今我都能背出“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这句金句。

当时真的不理解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和背诵鲁迅经典段落的要求。那时候,对于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学生来说,恨不得老师给我们一碗干饭,给我们几篇作文背背,或者分析几篇语文考卷解渴充饥。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能快速提高高考语文成绩吗?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把高考语文的失败归结于老师“不完全以高考分数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但那时候毕竟中学前后几座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不知道国学的真谛是什么。后来,我听钱理群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他说“中国人要给孩子一个梦想,一个精神基础”。它的构想是有远见的。但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年间,断断续续的语文课,你很难想象。这种“精神基础”如何在恢复高考后一两年的教学中铺垫?

不知道现在高中语文怎么教,老师主要讲解什么。回想起来,宋老师中学语文教学的每一种手段都是活的,都是有特定目的的。可惜当时经验不多,只知道老师讲解的一件事。

语文课,几乎老师的每一篇课文都要分段概括。那时候总是不需要,高考也不考这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后来看的文章多了,渐渐明白,把中心思想分段概括,其实是一套思维训练方法,告诉我们好的文章是有层次的,有质感的。这些练习就像外科手术一样,解剖前人的文章,打开内在脉络,看他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

这不仅是一种阅读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生如何写作的尝试。事件、情绪、感受、思想,可能都是复杂的,一时风起云涌,千变万化。但是语言是线性的,它迫使你把那些事件、情感、感觉和想法放进一条线索里。

2.

我上中学的时候,最怕上作文课。听了几个同学推荐的优秀作文,我是数理化的优等生,却一直找不到学语文的感觉。每次拿到作文题目都不知道怎么下手,也没有太多素材可以写。脑子里的文学素材几乎一片空白。《诗经》朴实的语言,富有想象力的唐诗,自由奔放的宋词,华丽的汉赋,还有元杂剧,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张卉小说,似乎都没有人上榜。只是把课本或报纸上的句子拼凑起来,没有观察和情感,更谈不上文采,像流水账一样干巴巴的。当时学生们喜欢用“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就像离弦之箭/脱缰之兔”这样的比喻来形容运动会上的百米运动员。虽然新鲜生动,但还是忍不住翻开作文本,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描述。

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年,作文题目大多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比如一件小事,在红旗下,每当听到国歌…,等等。而且每次给学生布置作文题,宋老师都要自己写一遍,给学生示范。老师也鼓励写得好的学生给报刊投稿。

第一次在作文课上获得老师点评的是作文《每当听到国歌》。我现在记不全了,但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起来吧,不想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雄壮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的思绪就不禁飘向那段峥嵘岁月。国歌是一种力量,激发了无数军人的雄心壮志。当士兵遇到困难时,是国歌作为强大的推动力,让士兵在马下斩断困难;当战士们身处险境时,是国歌像一股无穷的力量,驱使着战士们勇往直前;当战士们的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国歌让战士们形成了永不停息的奉献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当军人挑战强敌时,是国歌让军人有了不破楼兰、永不复还的战斗精神,才能无所畏惧地战斗。

……

我不禁在想,现在我们吃、喝、穿、用、住...;都是革命先烈用血、血肉、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用行动回报先烈们的牺牲,才不枉他们的付出。

……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优美的旋律止于最后一个音符,做革命军人的精神永不停滞!

这样年轻的语言,表现了当时的青春,天真,无知,无畏。长途跋涉之后才慢慢明白,语文,尤其是写作文,才是生活的再现。可惜那时候既没有生活,也没有大量的阅读,写这样的作文几乎就是背诵范文。

3.

高考刚刚恢复,课本上除了鲁迅的作品还有很多其他的政治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快的吸收新鲜的文学来滋养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宋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选取一些当天报纸上有争议的文章,启发我们不是要努力学习,而是要学会如何思考和分析,而不是背诵一些标准答案。

当时一个上海中学生写的《大光不亮》。作者说大光门口有乞丐在乞讨,电影院外的路灯感觉灰暗。她哀叹自己作文里的大光不亮。这篇作文在当年引起轩然大波。大光明是上海的一家电影院。三十年前,人民广场周围有许多电影院和剧院。当然,最著名的是被编成儿歌的《上海音乐厅很亮……》。这些大厅和休息室建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新中国后,他们继续以当时单一的娱乐方式为人民服务。

宋老师及时抓住了这些信息,带我们看了这篇文章。一方面启发我们如何看待一个中学女生的天真单纯,另一方面又如何看待她作为一个中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片面理解。光总是有的,只是有些地方,有光照不到的时候。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成绩与不足,光明面与黑暗面,如何辩证地分析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乞丐就否定我们优越的社会制度。

几天后,宋老师带我们去读作家的《伤痕》,那是我在语文课上唯一一次热泪盈眶。我记得小说很短,情节很简单。小说开始于1978的春天。王小华,一个女知青,坐火车回到上海,然后开始了她九年前的回忆。还没从学校毕业,她就报名下乡了,因为她妈妈被打成了“汉奸”。她怎么也想不到,革命多年的母亲,会是从敌人的狗洞里爬出来的式的人物。而戴宇,她已经看到了青春之歌——那是一张多么丑陋的脸啊!

因为母亲的罪行,她遭受了歧视。八年后,粉碎“四人帮”后,有一天,王小华收到母亲的来信,说冤案已经解决,真相大白,他不是“叛徒”。与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结构相同的东西被证明是假的,但代价已经付出。我妈又当了领导,却生病了,这又回到了小说的开头——火车。

小华回到上海,赶到医院,说妈妈今天早上去世了。她疯狂地跑向2号房间,砰的一声把门打开。一屋子人突然转过身来。不管这些人是谁,她挤过人群,挤到床上,抖着双手,把白毛巾举过母亲的头。啊!这就是母亲——分离九年的母亲!

“妈妈!妈妈!妈妈……”她用撕心裂肺的哭声,叫出了很久没叫过的名字:“妈妈!你看,你看,我回来了——妈妈……”。她猛烈地摇着母亲的肩膀,但没有回答。宋老师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寂静的教室。一些女孩已经在擦眼泪了。第一次觉得原来文学这么美好,不完全是那些充满火药味的文章,还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效果。

特别是最后一段,给了我无限的遐想,仿佛此刻我正和小花站在浦江的外滩上,感慨:“夜深人静。黄浦江的水滚滚东流。突然,远处大船上的汽笛发出一声巨响。小华觉得自己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于是,她猛地拉着萧肃的胳膊下了石阶,大步走向灯火通明的南京路……”。这一段结尾,当时印象很深刻。后来我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每次路过繁华的南京路,都会想起这句话“大步走向灯火通明的南京路”。

我记得当时宋老师在语文课上也给我们读了一系列当时比较热的文章,比如的《最后一封信》。宋老师及时打开紧闭的窗户,通过新鲜出炉的报纸为我们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引进新鲜空气。

乐章结尾部

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有一句名言“一生的道路取决于语言”无独有偶,我国著名教育家宇易老师也说过:“语言文字是人的终身伴侣,人的整体气质是由语言文字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素质滋养的。”这些话我也有同感,但一定是他们生活成熟了才体会到的。

重新打开关闭多年的中学语文课的记忆,一幕幕又浮现。原来老师们早就种下了文学的种子,我却迟迟没有想到浇水施肥这么晚才会让它破土而出,希望慢慢发芽。我也为自己高兴。毕竟我上过那么多触动我心灵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