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流派的划分

电影类型是指根据电影的独特风格对电影进行分类的类型。自20世纪20年代形成以来,大致有五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电影流派:

早期现代主义——欧洲先锋派电影;

苏联电影学派——诗歌电影和散文电影;

好莱坞商业电影——类型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法国新浪潮电影与现代主义流派。

扩展数据:

世界电影流派分类;

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表现主义。表现主义一词原本是艺术史和批评的专用术语,指的是自然不再被视为艺术的首要目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被用来表达情绪和感受,成为艺术的唯一目的。

表现主义电影起源于德国1920。这类电影中的演员、物体、布景设计都是用来传达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而忽略了原本的影像意义。卡尔加里博士的小屋(1919)就是用这种手法出名的。

之后,德国表现主义风格影响了一些无声时期的好莱坞电影和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他如希区柯克和奥逊·威尔斯也受到了表现主义的影响。

为手续而手续的做法

形式主义文学、艺术或戏剧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强调形式和技巧而非主题。起源于俄罗斯1915,因为莫斯科语言学界和诗歌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事材料的传统方式,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渐影响了当时的各个艺术领域。

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中,形式主义强调不同的应用形式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辑、画面构图以及声音和绘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人的兴趣所在,比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

1930年代中期,斯大林主义阻止了俄国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印象派

印象派印象派。1920年代,法国电影创作者路易·德鲁克联合了阿贝尔·冈斯、哲民·德鲁克等一批才华横溢的导演,与一些已经在商业电影上取得成功的电影导演,想对电影公司老板出于商业原因制作的电影进行改革,以改善一战后衰落的法国电影..

但他的努力没有得到制作方的支持,运动在1924年迪卢克去世后失败。有人走商业片,有人走前卫路。

由于德吕克的一些理论和创作理念与后来的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密切相关,印象派电影大多被认为是先锋派电影的前奏或直接被归为先锋派电影。他的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轮子》(1922)、德鲁克的《狂热》(1921)、德鲁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电影1920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对影像进行具体的、不合逻辑的排列,以表达人类潜意识的各种状态。

路易斯·布努埃尔的《安达卢西亚的狗》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抵制现实主义和传统艺术,领导者安德烈·布勒东在一份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行动,在这种行动下,我们试图用语言、文字或任何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实运作。」

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来源,比如美国的玛雅·迪伦和肯尼斯·安格。超现实主义在商业电影中并不是主要流派,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比如伍迪·艾伦。

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塞里尼、迪克特亚、维斯康帝等。

这类电影的大部分题材都是围绕二战前后意大利当地的问题展开的,主张冷静写实地呈现中下层民众的生活。

在形式上,新写实电影大多采用实景拍摄和自然光,用不专业的演员来表演和描写生活细节。相比战前的封闭和伪装,新写实电影更像是没有粉饰的有真实感的纪录片。

而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国外更受关注,在意大利却没有特别的反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复苏和主管部门的有意为之,中国的许多社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于是新现实主义的热潮逐渐消退。《天堂电影院》是其代表作。

法国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原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术语,指的是1958-1959之间,一群法国新锐导演拍摄的第一部风格清新、频频获奖的作品。后来被广泛使用,概括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新电影生产和创作的倾向。

这些新导演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比如高达、初伏、查布洛、侯麦、李维特。他们崇尚个人原创,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用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无论是题材还是手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

传统电影类型和好莱坞导演风格混合在一起,尝试新的拼接和结构形式。因为强调拍摄的自由度,他们往往只靠大纲剧本拍摄,喜欢即兴、自发的拍摄方式。然而,它的主题是存在主义的。比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和高达的《死士》都是这样的电影。

自65438年底至1960年初与法国结缘以来,“新浪潮”一词一直被用来描述其他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如捷克、匈牙利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新电影,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百度百科-电影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