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论文
农村教育论文1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社会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农村教师必须继续接受教育,不断拓展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乡村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策略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
在本文中,继续教育是指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主要目标是提高其政治素质、教学和科研能力,包括岗位培训、新教师见习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提高其学术水平的教育。
目前,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经费不足,教师素质欠缺,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越来越没有效果。下面我将总结和分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缺乏参加继续教育的资金。
农村小学教师本身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出来的,家庭本来就比较薄弱。另外,工作后,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男教师,大多是单工家庭。工资是他们家庭的主要来源,经济负担沉重。虽然学校会给一些补贴,但是很多老师因为经济紧迫,不愿意参加工作。但是,教师不参加继续教育,不仅违反了教育要求,还会影响个人前途。因此,继续教育是农村教师的一个两难选择。
2.该国没有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1)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
参加继续教育的老师请假严重,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可见,但并不严格记录。上课的时候,他们会听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但如果说的内容枯燥无味,他们就会溜之大吉。
(2)考试制度不完善。
虽然有关于继续教育课程的考试说明和规定,如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等,但在评价平时成绩时,由于各种原因,参训教师无法科学、全面地对学员进行评分,很多流于形式,无法落实。
(3)评价体系不完整。
对受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专业能力的提高缺乏有计划的跟踪调查研究。培训机构采取反馈和到学校听课的形式来监控教育质量,往往会提前通知学校,老师也会提前做好周密的准备,这样无法评估真实水平,还会出现?裁判?然后呢。团队成员?整合的问题。
3.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滞后。
(1)概念上太实用。
有高级职称的老师认为反正职称都到顶了,继续教育的实用价值不大,不愿意参加培训。条件相差甚远的认为反正近几年晋升无望,参加继续教育对自己也没有速效,就不参加培训了。相当一部分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的指导思想是,只有能保证颁发证书,而且颁发的证书将来有用,才愿意参加,而不是从促进教学的角度考虑是否参加培训。
(2)理解过于肤浅
继续教育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渠道,是更新教师观念、拓展教师知识面、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但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的信息环境和教师获取教育新趋势的主动性不够。因此,对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远水解不了近渴?在…的水平上。
三,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
农村经济的落后,培训经费的缺乏,最终导致继续教育缺乏动力和后劲。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
(1)建立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基金制度。
制约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经费问题,尤其是在贫困落后地区,学校和教师不堪重负。因此,国家应该设立教师教育基金,由指定的专门机构运作,把教师继续教育变成一种社会教育活动,保证每一个有需要、想学习的农村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大众教育,防止继续教育成为贵族教育。关系?教育。
(2)减免一定比例的继续教育学费。
政府应出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优惠政策,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减免一定比例的学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只有在优惠的经济政策基础上,才能严格保障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完善继续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1)严肃考纪考纪。
每次培训任务完成后,由市教委组织考试考核。各乡镇实行全交叉监考,教委派干部现场监督巡视,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完成。每一步考核结束后,各乡镇组织的考核领导小组将根据市教委制定的统一考核内容和要求,对每位教师进行每个项目的考核,市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也会派人到各乡镇进行督导。
(2)考试内容要多样化。
考试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是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考试。二是实践所学,是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是否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三是师德和个人修养的考核。
(3)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现行的继续教育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存在为评价而评价、评价与现行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脱节等问题。为了全面反映继续教育的质量,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4)形成科学的评价主体。
全面衡量继续教育质量,应联合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门和学生学校,形成多方评价主体。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编织协调一致的评价网络,将教育质量评价纳入日常管理,全面反映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3.更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
(1)改变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要有意识地积极学习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还可以建立一些鼓励措施。比如参加继续教育的老师成绩好,会给予一定的奖金等奖励。
(2)转变乡村教师的观念。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接受知识的内容也是复杂的。因此,作为农村教师,要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升个人教育价值,就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职业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师应该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和必然性,任何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所以农村教师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参考资料:
李大健。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 lt& lt& lt下一页有更多关于农村教育的论文。
农村教育论文2
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
本研究是一项描述性调查,以农村家庭为分析单元,主要探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实证研究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在分析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并编制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一般规律、差异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相异
一,研究背景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陕西农民,在xi长安区农村进行抽样调查,前提是有孩子的家庭达到人类学年龄。* * *全区有25个街道办事处,671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2010397年,长安区户籍总人口10397人,其中农业人口83.62万人,非农业人口20.35万人,农业人口占80.43%。2013年长安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5元。
1.2调查抽样
调查和抽样坚持以经济水平为标准,力求具有代表性。选择1经济水平较高的乡镇:郭杜街道办。中1:王曲街道办;1翟伟街道办事处低层。每个街道办事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进行调查。郭杜街道办选定的小关村,位于大学城开发区,收入来源主要是小生意和房租。王曲街道办选择了枣园村、南街村、黎明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翟伟街道办事处选择了远离市区,收入主要靠在家务农的彭村和后坪村。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45份,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86%。
1.3问卷设计及答题方法
问卷* * *设计了20道选择题,3道选择题,其余为单项选择题。1-5题目为家庭基本情况,其余题目涉及家庭教育态度、教育目的、教育投入(财力、情感、人力)、辍学(子女原因、家庭原因)、投资选择(子女选择、出路)。
1.4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比较法、实证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
2.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差异研究
2.1.家庭结构对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
当家庭有困难,只能维持几个或者一个孩子的教育时,不同的家庭类型做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的选择标准基本上都是先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其次是小一点的,男生。男孩的选择突出表现在一子一女多子多女。某些性别偏见的产生与传统农村观念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几千年的重男轻女思想会对人们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年龄偏差与农村的实际情况有关。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体比年龄较小的孩子好。因此,年龄较大的孩子往往会过早地成为父母家庭工作的接班人,年龄较小的孩子自然获得继续学校教育的机会。而且在人们心目中,“小”和“娇惯”的观念无处不在,促使家庭在特殊情况下有小行为。
2.2家庭结构对教育投资选择的影响
在毕业后不升学的选择上,多子多女的家庭有28.6%,一子多女的家庭有11.5%选择让孩子回家务农和工作。可见,农村多子女的家庭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愿意让孩子回家种田打工,也可以看出农村还存在一定的重男轻女思想。在为了孩子继续学业不惜一切代价找学校的选择模式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多女38.7%,一子一女35.4%,独生子女30.4%。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虽然农村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但是家庭中的孩子确定之后,人们就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了。他们反而抛开了缺少孩子的遗憾,更加珍惜现有的人力资源,力图让孩子在学业上出人头地。
2.3家庭收入对教育选择的影响
1经济状况的家庭,20%选择让孩子工作或直接工作,2、3、4、5.6经济状况的家庭,6.75%、68%、4.8%、0%、0%选择让孩子回家工作或直接工作。相比之下,家长更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一个继续学业的学校,而不是想办法。如果他们做不到,他们就得回家。在各类入选项目中,比例最高的是送孩子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工艺技术学校。他们不愿意直接把孩子变成劳动力,而是希望孩子经过职业培训后找到出路。
总之,我们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对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没有重要影响。面对被教育体系淘汰的学生,家庭是否会继续投资教育,不是经济能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家庭的首选模式是先送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再找工作,其次是为了孩子能继续学业不惜一切代价找更高一级的学校。可见,农村家庭不会仅仅因为经济状况而忽视孩子的教育。
2.4父母性别差异对教育期望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在高中以下、高中或中专、本科三个方面高于母亲,而母亲读研、出国的比例,以及到什么程度,都高于父亲。这说明在农村,母亲往往对孩子的教育有更高的期望,对孩子学习的选择也更加民主,给孩子留有选择的余地。
2.5父母性别对教育投资选择的影响
当家庭遇到困难时,大多数父母会选择成绩好的孩子继续接受教育,而母亲在这一项上的比例远高于父亲,这说明母亲在选择教育投资时能够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和判断。在不分年级选择女孩和选择幼儿上,父亲站的比例远高于母亲。这说明,在情感上,父亲更喜欢女孩,照顾更小的孩子。这也符合我们的猜测。
2.6父母性别对不能升学的影响
当他们未能进入高中时,他们父母的第一选择是送他们的孩子去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班学习技能。但是,在试图寻找出路方面,父亲的比例明显高于母亲,而在不惜一切代价为他们继续学业寻找学校方面,母亲的比例也远远高于父亲。这说明妈妈更希望孩子学文化,将来找个好工作。而很多父亲认为只要尽力了,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结论
经过这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在思想上,农村家庭普遍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期望自己的孩子至少能读完本科,跳出农场,学到未来生活所需的文化;在行动上,农村家庭也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情感和财力。然而,少数家庭仍然重男轻女。
同时,农村家庭教育的投资行为因家庭结构和家庭收入而异,父母之间存在差异。
第三,经过讨论和分析,笔者认为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本研究属于微观实证分析研究。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的统计数据多于计量经济模型的综合评价。描写多,推理深;现象多,因素多,措施和对策少。因此,结论需要进一步讨论。
2)调查是在一个县进行的,所以研究结论适用于类似地区,在典型性上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资料:
黄蓉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管教态度的关系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7)
[2]李白珍,关英。父母教育理念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5,(4)
[3]刘华山。浅析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生育观。华中师范大学,1997,(2)
[4]李磊。学习障碍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科学,1997,(4)
猜你喜欢:
1.小学农村教育论文
2.论农村教育的发展。
3.农村儿童教育论文
4.农村教育论文范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