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吉镇的旅游业
墓园坐北朝南,大门位于墓园南侧中央,造型古朴典雅。步入陵园大门,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左侧碑亭为鲁西南烈士墓碑,呈方锥形,碑身正面镌刻“雄浑山河”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刻有单位和个人的奉献。亭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黄瓦丹柱,六角六脊。右边的纪念碑亭是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碑”十四个汉字,旁边镌刻着352位烈士的英名。
烈士纪念馆位于陵园中央,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15平方米。室内悬挂着47幅烈士遗像,遗像下陈列着9块卧碑,刻有26位烈士的传记和悼念诗。
二是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的韩吉镇。包括刘岗、亦庄、曹楼等村,呈大头针形状,是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称。1977被省命名为“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公元前381)战国时左氏(今曹县韩集北)人,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
吴起后为吴国皇族,其曾祖父为吴王夫差。吴起少有野心,一心成就功名。在鲁“师”后,弃文从武,学习兵法,被人推荐,被鲁君拜为大夫,前412,齐军攻鲁。吴起统帅卢俊与齐国作战,打败了齐国。战争结束后,由于人们诽谤鲁君,他违背了诺言,离开了鲁国,投奔了魏国。魏文侯命吴起为大将军,命他攻打秦国,攻取五城。魏文侯再次将其作为西河,抵抗秦和南朝鲜。周安十三年的殷晋之战,吴起以十倍于自己的五万魏军击败了秦军,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一战。魏朝“与诸侯战七十六,胜六十四,平其余”,“四面突围,扩千里”。战国初期,魏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侯文死后,武侯听信叔父的谗言,疏远了吴起。吴起离开魏国,到了楚国,被楚王拜为灵隐(即丞相),实行改革:“明法纪,捐不急之官,废异己,以养士卒。”短短一年时间,就南征,北联陈、蔡,抵抗三晋扩张,西征诸侯。公元前381年,楚王哀死,吴起被旧势力射死。
吴起一生侍奉三国。他在鲁鲁生,适应魏伟强,进入楚楚昌,制定了强有力的变法计划,敢于触犯旧章,铤而走险,死而出名。吴起是《伍兹兵法》的作者,该书与《孙子兵法》合称为《孙武兵法》。
苏烟
韩吉镇畔的范村也是苏的出生地。阎肃(961 ~ 1040),字。曾就读于睢阳书院(今河南省商丘县)。在宋春华统治期间,他是一名学者,在凤翔府担任观察官,负责司法事务。淳化五年(996),任省务秘书左郎和林琼知府。由于功绩卓著,宋真宗·赵恒继位后被提升为监督御史和寺中侍郎,并迁到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历任越州、明州知府。宋仁宗天盛四年(1026),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恢复了地方死刑重复执行的制度。阎肃对潮汐规律、机械制造、计时器等都有很深的研究。他花了十年时间在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干兴元年(1022),他写了一篇关于潮汐的论文,画了一幅潮汐图。天盛五年(1027),在李稷成功仿制了南导车和鼓车。天盛八年(1030),他在旧雕的基础上创作了新的漏雕,因其顶部是一朵莲花而被称为“莲花漏”。《莲漏法》颁布实施后,受到各方好评,称“秒无差异”。燕肃也精通音律,擅长诗画。代代相传的诗词有《隐居处》、《惠山庆某大师》等。流传下来的画很多,有《春日渔歌》、《山野雪》、《宣和画谱》等37幅。清代故宫有春山、秋山晚岚、寒岩雪图。他的画也在国外流传。他的作品还有40多部。韩吉镇的麻糖,当地称为“韩吉麻糖”,已有600年历史。以处理刘庄的名义。
韩吉镇刘庄的麻糖,做工精致,厚薄均匀。芝麻是没有皮的。每个芝麻糖中间有129个孔,两端密封不透气。以香、甜、脆、脆四大特点久负盛名。关于汉济大刘庄生产麻糖的历史,村里长辈说,他们加工麻糖已经十几辈子了,是祖传的手艺,什么时候开始的,谁也说不清。这个传说起源于明朝郑德时期,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清朝顺治年间,成为贡品,受到皇帝赏赐。
芝麻糖的主要原料是精选大米、小米、大麦、芝麻,经过严格挑选,制作精良,工艺多样,规则有序。每个过程要恰到好处,火候要控制好。冬天做芝麻糖:第一步是把糖煮薄。先将精选的大麦用温水浸泡一周,温度控制在26-27℃,制成麦芽,用石头磨成芽浆,然后将精选的大米(或小米)像蒸饭一样蒸熟,再与麦芽浆混合搅拌均匀,放入大桶中,倒入开水发酵,两小时后。第二步是做半成品,然后把糖浆熬浓,做成糖浆,冷却到一定温度,再加工成半成品;第三步是加工成品。半成品在30℃的高温加工室中打浆、拉丝、打孔,每颗麻糖需要129个孔,然后盖上精选的去皮芝麻,搓成麻花状,稍冷却成为麻糖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