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反措施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勤劳的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质的重要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华民族世代繁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困境,需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本质上是应试教育。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的自学来获得的,但从课堂上接受的知识仍然非常有限。从大学语文教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课文都是古代文学名著,但数量不多,有些还是在读课文。老师一般不会详细告诉他们,所以学生很难掌握自然,在安排上也有一些问题。《蜀道难》《入酒》等许多名篇在中学就已经出现,并将继续出现在大学课本中。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的认知上。在评价传统文化教育时,许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其缺失令人担忧。
2.教育的不科学取向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校注重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未来就业,而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把主要时间花在学习专业知识上,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书,比如四六级外语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忘记了传统文化知识,甚至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现实意义,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脱节,传统与现代割裂。
二,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编写,编写大学生传统文化教材。其次,老师应该鼓励大学生多读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者,教师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网络、电话、论坛等多种形式与他们交流,使他们对古代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加深了解。最后,对传统文化的审视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未来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考核学生的传统文化时,要注意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联系起来,让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大放异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好的大学看的是它的文化底蕴,是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三观”,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君子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形成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不同的时代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它所包含的文化范畴,其内容因不同时代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差距不大。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对接的关键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发展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育手段不科学、教育方向不明确等。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意识,肩负起中华民族现代化复兴的重要使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苏。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1)。
[2]陈小云。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概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