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札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6篇一般文章)

看过某一部作品,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体会。是时候写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了。你现在对读书笔记很茫然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国富论读书笔记》范文(一般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国富论》读书笔记1史密斯的《国富论》,全称是《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最早出版于1776年,也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国富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富论》的编辑马克斯·勒纳(Max Lerner)评论说:“这本书是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际计划的奇怪混合体,是由具有渊博知识和洞察力的人写的。

这个人分析能力很强,能把笔记本里的材料全部筛选出来;史密斯对当时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潮极其敏感,因为他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并且能够以新的、引人注目的方式重新组合这些思潮。像他之后的马克思一样,他不是一个孤立在自己家里的学者。他似乎全身都有一根天线,可以接收和吸收他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他写于封建欧洲解体的末期和现代世界的开端。在这个世界上,封建制度仍然顽固地存在着,这是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出来的。他是写信反对这种利益集团的。结果,他的书不仅是为图书馆排架而写的,而且对经济观点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的整个生活环境。"

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感情和“公正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是如何在社会的长期演变中发挥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第五部分找到。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资源缺乏、战争或糟糕的政府政策阻止它们,否则它们将继续下去。这四个阶段分别是:猎人最初的“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农耕”的第三阶段和商业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适应其需求的系统。

比如猎人阶段,“没有财产.....因此没有确定的行政长官或正式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的出现,出现了更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还有不可或缺的治安堡垒。

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来辩护。他说,“平民政府是为了财产安全而设立的,但实际上它是为了保护富人免受穷人的伤害而设立的,即保护那些有一些财产的人免受那些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伤害。”最后,斯密把这种演变描述为从封建制度到新制度的一个社会阶段,它由市场而不是行业协会决定,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后来被称为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材料生产基础的不断完善

变革,必然会带来上层建筑的变革,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个重大区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终极驱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哲学史中,主要的驱动机制是“人性”,是以自我完善的欲望为驱动力,以理性为导向。

《国富论》远非一篇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自由放任,但他的论点更多的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垄断;虽然他赞扬贪婪的结果,但他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动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体系本身完全值得称赞。

国富论札记2《国富论》是亚当。史密斯的著作,其中对经济与国家的关系进行了逐一分析,让我受益匪浅。

亚当。史密斯熟知230年前牛顿的思想,他还写过一篇赞美牛顿的文章。后来他用牛顿的物理原理作为经济体系,通过打地铺创作了《国富论》一书。后来西方出现了大量所谓的经济学经典。所以,世界就像开了一个经济文化大赌场。所谓经济学家,就像赌场里看着别人输赢的玩家,围绕游戏现实经济学的理论凭个人感觉猜测,凭个人主观意愿盲目升值。但是《国富论》并没有介绍输赢和平衡的标准,没有说如何赢,也没有给出如何区分大小的整体思路。它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也就是没有边界。都是一些宏观抽象的概念。无论混乱和秩序如何相互转化,《国富论》并没有给出任何赢得游戏的依据。经过230多年的研究,世界还没有找到任何有效的、示范性的依据。230年来,无数人渴望从书中挖掘出有用的东西,终于找到了《国富论》中只出现过一次的“看不见的手”这句话。众所周知,名著中一个字出现一次,最多只能称之为一种文化信息,偶尔出现一个字。这不是经济思想,更不是理论,亚当?斯密没有定性地解释它的本质特征。人们不理解,几乎每个人的解释都是不言自明的。当它被广泛传播时,“看不见的手”就成了神话。今天我们从游戏圣经的实体和本质的角度来解释“看不见的手”,这就是游戏的实体法则的力量。游戏实体法的成瘾性灵魂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其内在逻辑是道德与游戏的法则。市场经济就是按照一套“游戏规则”,通过道德协调和博弈协调来调节资源配置。亚当。史密斯的“自发秩序”和“看不见的手”都是观察游戏实体时得到的感受。他宣称市场经济应该是自由放任的,一切都应该最大化。他试图维持两个假设,一个是效率,另一个是穷人的生活。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只对追求私利的人特别积极,会导致你死我活的竞争和掠夺。西方经济学家、今天的大政治家和博弈专家都明白,如果两个性质相同的人之间的博弈不是博弈实体,就不存在“看不见的手”,也不存在对个人疯狂掠夺的干预。你能想象230年前的亚当吗?史密斯已经隐约感受到了游戏实体的力量,可惜他还没有认识到游戏实体的本质特征。他觉得“人的行为结果是无意的”,仿佛参与者带来的利益不是上帝,也不是政府,而是吉祥的慈善,是“看不见的手”给的。这是一个赌徒,对赌博结果的无奈,对游戏实体的无知。

从逻辑哲学出发,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博弈实体策略,发现其文化结构复杂宏大,人们难以理解和表达。比《国富论》中描述的“看不见的手”要复杂得多。“看不见的手”只需要几个简单的逻辑步骤就可以实现。尤其是对哲学准备不充分的经济学家,首先感觉“看不见的手”的语言流畅朗朗上口,场景中也有一只形象稳定的“手”。还抽象地、高度地概括了市场运行机制不过是“看不见的手”,于是人们信以为真,学者也信以为真,传播开来,使之成为神话。

马克思恩格斯还讽刺“看不见的手”,“这种关系就像古代的命运之神一样逍遥自在”。

“看不见的手”没有表达政府对市场干预的特殊宏观调控的社会效果,没有谈论政治家追求国家利益的外交机会和政府行为的巨大经济价值,没有陈述官员的行为代表国家实体的战略。这是亚当吗?史密斯理论的不足之处。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演绎不出双赢理论,双赢是政治、经济、外交的常用术语。不讲共赢论,人们对游戏实体社会就缺乏道德、人性和凝聚力。经济学的理论忽略了游戏实体政治的社会特性,只能称之为个体经济学和穷人经济学。不讲共赢论,追求最大化,就会逐渐扩张,掠夺,侵占经济资本,一定会跨越良心和人性。它没有具体阐明游戏实体法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

无视游戏实体政治,追求主体效率最大化,有权力有金钱的人不知道自己与实体的关系,就会蔑视游戏实体法则,就会让人利益透支,权益透支,就会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疯狂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贪婪犯罪,一切追求经济最大化的经济衍生品,如道德、诚信等都会消失,一切浪费、污染、错误都会隐藏起来,呈现出虚拟实体的假象,最终导致经济。纵观游戏圣经和科学发展观定义中两人的制胜原理,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行为才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游戏圣经》开头有一句话:“游戏不关注目的本身,而是关注达到目的的行为,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国富论》读书笔记3这本书买了一年多了,断断续续的看。直到几天前我才看完主要部分。我真的很惭愧。我既没有一气呵成的毅力,也没有空闲的时间。不过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收获的,但不仅仅是对经济学的理解。

朱光潜在谈读书时说,要想学好某一门学科,就得读这门学科的经典。比如你想学经济学,就要看看斯密的《国富论》。现在看了这本书的主要部分,觉得真的不合适。关于《国富论》,我至少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1。斯密的经济理论建立在一个几乎完全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之上,但当今世界几乎没有完全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尤其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了大部分重要领域。政府在经济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这里不谈这两种制度孰优孰劣,但斯密的理论和中国的现实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

2。社会形态不同。斯密的时代大约是65,438+08世纪。当时欧洲以农业为主,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制造业刚刚兴起,各种科技产业几乎没有。当时的社会阶级大概是地主阶级、工农(劳工)阶级、资产阶级、贵族官僚阶级(我感觉斯密属于这个阶级)。此时此刻,地主阶级已经消失,而工人阶级却大量存在,社会形态已经不一致。

3。不同的背景让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史密斯经常以英国地区、城市和英国古代货币单位为例。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往往难以深入理解。4。因为这本书写得比较早,很多书里提出的结论经过仔细讨论,早就被后来的历史证伪了,有些在此刻已经成为常识。比如作者还大谈货币的本质,冗杂混乱。也许《国富论》在

在世界经济史上确实很难有后一种意义,但这本书显然不适合作为200多年后的后来者学习,之前的经典此刻也未必合适。

当然,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经济学知识。异常是经济学中的那种推理,我觉得应该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比如讨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比如劳动产品的阶级分配,比如资产的分割。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以后选什么样的书比较理性,经典,权威推荐。经典未必合适,权威未必正确。可能一个人看一本书觉得开悟了,另一个人看一本书觉得没什么。你读什么书,为什么读?自我是主体。别人的感受可以交流,但不能复制。

但我还是相信,书里包含了别人几十年的经验,或者说包含了之前十年艰苦探索所获得的理论和技术,所以方便易得,不拿就可惜了。所以我坚信读书的力量和努力的力量。

国富论阅读笔记4篇幅太长,几乎没有理财的概念。你只知道赚钱,然后存起来。最多你拿出一小部分做点小生意。这两个月,我开始每天有意识的学习。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可能是因为每天看优秀人士分享的书籍和文章,对金钱有了新的认识,金钱在更大程度上是资本。

第一次看经济学方面的书,感觉有点晦涩。所以阅读的速度比较慢。这周我读了《国富论》的第一部分。

书中提到,每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力的年总产品,或者说所有年产品的价格,自然分为三部分:地租、劳动力工资和资本利润;它们构成了三个不同阶层的收入:靠地租生活的人、靠工资生活的人和靠利润生活的人。这是构成每一个文明社会的三个基本阶层,其他所有阶层的收入最终都来源于这三个阶层的收入。

1.靠地租生活的人——地主。他们的收入并不消耗自己的劳动,也不用自己操心,就像自己来到他们手里一样,不依赖任何自己的规划或设计。他们的安逸和安全感自然造成的懒惰,不仅让他们无知,也让他们缺乏动脑的能力。

2.靠工资生活的人。当劳动力需求持续上升,或者雇佣劳动者数量逐年大幅增加时,劳动者的工资就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这个社会的真实财富处于停滞状态时,劳动者的工资很快就会下降到只能养家糊口或者繁衍后代的地步。当社会不景气时,工人的工资甚至会降到这个水平以下。

地主阶级可能通过社会繁荣获得比劳动者更多的利益,但没有一个阶级会像劳动者那样在社会衰退中遭受更多的损失。虽然劳动者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他既没有能力理解这种利益,也没有能力理解这种利益与自己利益的关系。他的情况使他没有时间接收必要的信息。即使他有足够的信息,他的教育和习惯通常使他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公众讨论中,他的声音很少被听到或者不太被关注,除了在一些特殊场合,他的大嗓门被雇主鼓励、鼓励、支持,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3.靠利润谋生的人——工人的雇主。在每一个社会中,推动最有用劳动的是用于盈利的资本。资本使用者的规划和设计支配和指导着所有最重要的劳动操作,所有这些规划和设计都是以盈利为目标提出来的。但是,与地租和工资不同,利润率并不随着社会的繁荣而上升,也不随着社会的衰落而下降。反之,富国自然低,穷国自然高,而且总是下降最快的国家最高。

因此,第三阶层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不同于其他两个阶层。在这个阶层中,商人和制造业主通常是使用资本最多的两类人,他们因财富而最受大众重视。他们整天从事规划设计,但他们通常考虑的是自己具体业务的利益而不是社会的利益,所以他们的判断更多地取决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社会的利益,即使是出于最大的正义(这种判断并不总是如此)。

(只有这一次我才完全理解了商人是“邪恶的资本家”这句话~)

大多数人属于第二类,靠工资生活的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努力成为第三类呢?既然明白了资本的本质,就要努力摆脱这个阶级。当然,光靠平时的死工资是不够的。

今天刚看了罗振宇写的一篇文章。他曾经讲过一本书,叫《干法》。这是稻盛和夫先生写的一本特别经典的书。稻盛和夫先生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管理学圣人”。他创立了京瓷和JAL。都是世界500强企业。

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将员工分为三类:

第一种叫自燃,就是你划根火柴就能点燃自己。自燃型,没有人管他,他会自己努力。

第二种叫做点火式。你可以给他一份工作,谈一次心里话,然后划根火柴烧了他,然后你就可以烧了他。

第三种叫做阻燃剂。如果用喷火器喷,喷完之后还是一样,就像是陶瓷做的一样。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阻燃的员工。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人,就像职场中的一些人一样,本身就是优秀的人?他们以前高考成绩很好,上了好学校,工作几年了,还在原地踏步,拿着和新人一样的工资生活。他的心态是“我是一个很专业的人,我付出多少就能做多少。”

你的价值不在于老板给你多少钱,而在于你创造了多少价值,你的能力有没有提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一个人的自尊来自内心,尊严感不是来自别人对他的看法,不是来自他和别人的比较,不是来自别人对我的态度,而是来自他应该做的事情。

孔子就是这样的人,用他的话说就是“做你该做的事”,就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所以我对你好,因为对你好是我的需要。

当一个人有了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他就会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别人对他做什么,所以他故意想去做和别人对着干的事。

所以我们应该是自燃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培养尽可能多的新技能来提升自己。只有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领域,才有机会成为第三类人。

赚钱是能力,理财是水平。除了日常开销,我们工作赚的钱有一部分可以用来投资理财。当然,时机很重要。虽然钱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当你缺钱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它有多重要。

就算你现在是小白,也要快速学会理财,努力理财。

如果你钱少,只能覆盖日常开销,那么投资自己才是王道。

巴菲特有一个“最重要的投资”的观点:如果你这辈子只能投资一样东西,那就是你自己。

《国富论》读书笔记5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运用了以微观经济学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将人性论、法律政治论、经济思想论的分析视角融为一体,形成了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称是《国富论的性质和原因研究》。马克斯·勒纳(Max Lerner)评价说:“这本书是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际计划的奇怪混合体,是由知识渊博、见解明亮的人写的。”《国富论》继承了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正是基于他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论述。

从《国富论》的出版日期来看,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摒弃了过去许多错误的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片面强调国家储存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定了重农主义者认为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强调分工会导致生产大量增加,抨击了一套阻碍工业发展的腐朽武断的政治限制。

就本书而言,《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市场调节,即看似混乱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它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急需的商品的数量。如果一种所需产品供不应求,其价格自然会上涨,从而使制造商获得更高的利润。因为利润高,其他厂家也想生产这种产品。产量的增加会缓解原有的供给不足,而随着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供给的增加会使商品的价格降低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比如,对于某些商品,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者的利润,从而吸引其他生产者进入该领域,更多的生产者就会生产更多的商品。产量的增加将缓解之前的供应短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使商品价格下降到更低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通过有目的地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问题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似乎“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一个并非他本意的目标,因为事情并非出于他的本意,所以对社会没有危害。他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常常使他能够比他真正打算的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在我看来,国富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劳动分工。《国富论》从研究分工开始,后面的文章也对分工进行了阐述。可以说,分工的思想是这本书的基石。下面主要讲讲分工。主要分为:分工促进生产力增长,分工使合作高效,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分工与利己的结合是交换的根本。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亚当·斯密和谐地统一了人的自利和公共利益,使我们知道自利和公共利益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天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做出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利的最佳选择。没有哪个政府或个人会取代这只“看不见的手”。如果要换掉这只“看不见的手”,肯定会带来混乱。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虽然斯密没有直接表述,但整本书已经告诉我们,“看不见的手”就是人类的利己主义。

国富论札记6。《国富论》的全称是《关于国家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亚当·斯密于1767年开始写作,历时6年,终于完成了《国富论》的初稿。三年后再次修改,正式出版于1776。《国富论》历经十年磨一剑,构建了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经济体系,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当下,很多人开始通过反思经济危机的来龙去脉,从传统经济学著作中寻找线索。可见,《国富论》等经典著作对现代经济建设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对指导人们走出经济危机大有裨益,这也是经典的永恒魅力所在。

《国富论》由五部分组成:关于分工与分配,关于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关于各国财富增长的方式,关于重商主义与农学,关于国家财政。

第一章:关于分工和分配,亚当·斯密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入手。经过深入研究,他认为分工可以使生产力翻倍,并首次提出了“分工”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分工也促进了劳动生产的专业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打破,劳动产品的交换迫在眉睫,交换所需的媒介——货币也问世了。产品的最终归宿是劳动力资本、资本利润和地租。在《第二章: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中,亚当·斯密创造性地将资产分为用于消费的资产(维持日常生活的产品)、固定资本(机器设备)和流动资本(食物、材料、成品和货币),其深刻透彻的见解是前所未有的。此外,亚当·斯密还划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分析了人们的借贷行为,分析了不同的资本利用方式在促进生产性劳动方面的差异。

第三章:论各国的财富增长方式亚当·斯密从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中,研究了财富增长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生活基本需求刺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农村的崛起推动城市的进步,最终加速国民财富的增长;第二,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使得大面积的土地不利于改良,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革,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地主不愿意改革,因而丧失了权利、地位和财富);第三,首都工商业的增加和繁荣对农村的改良和发展作出了三大贡献——首先,它为农村土地产品提供了一个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从而鼓励了农村土地的开发和进一步改良。其次,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转移为土地改良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还有一件事常常被世人忽视,但却是最重要的:农村居民一直与邻居争斗,依附雇主。工商业的发展使他们逐渐获得了秩序、组织、人身安全和自由。

在《第四章:论重商主义和农学》中,亚当·斯密概括了不同时期两种不同的富国富民的政治经济制度。第一,重商主义是1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政治制度。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建立在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的财富基础上的,即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在相应的重商主义政策下,富国富民的两个主要途径是限制进口(关税壁垒)和鼓励出口(出口退税)。另一方面,亚当·斯密在这本书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其次是重农主义,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重农学派)在五七十年代提出的。重农主义者将自然秩序视为最高信条,将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同样,重农主义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并不是亚当·斯密所提倡的。

财政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此,亚当·斯密在第五章《论国家财政》中对财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他明确了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原则,把政府的职能定义为:抵御外敌入侵,维护社会秩序,建设一些公共工程,教育人民;同时提出了四个著名的税收原则:公平性原则、确定性原则、便利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国富论》共五篇,第一篇和第二篇是经济基础理论(增加国家财富的两种途径),第三篇是经济史(证明的两种途径),第四篇是经济思想史(重商主义和农学),第五篇是金融学专题(一保——经济自由主义)。总的概括就是:两个途径,一个保障。《国富论》的主要思想是富国富民,增加财富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保障”:一是通过分工和交换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通过资本积累和合理使用资本,提高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比重;在实现这两种方式的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